“边塞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举凡写从军征战,抒报国壮志,揭军中不平,发反战呼声,记民族交往,颂域外风情,摹塞上风光,上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下及朋友之情、戍卒之思、思妇之念,只要是反映同边塞生活有关的人、事、情景的诗歌,都可视为边塞诗。
边塞诗出现很早,但大盛于盛唐且形成流派,是有其特定的时代和社会原因的。李唐自太宗迄玄宗,对外频繁用兵,其性质,有抵御外患的反侵略之战,也有扩张版图的不义之战。战争的一次次胜利提高了唐王朝的声威,使征戍成为国人瞩目的大事,这既激发了诗人们从军报国的自豪感和马上封侯的功名心,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涉足边塞、深入征戍生活的机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功名只向马上取,直是英雄一丈夫”,这些豪言壮语,正表达了那一时代的诗人们的共同心声。他们有的获得了从军戍边的机会,在鞍马烽尘中,体验了征戍的生活,饱览了边塞的风光,体察了边疆的民情风俗,也感受了战争的残酷及给各族人民带来的灾难。把这些形之于诗,对他们来说势在必发。有的虽没有到过边塞,但也在时代气氛、风尚的熏染下,或凭想象抒怀,或借咏史寄意,表达了对边塞主题的关注。边塞诗派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
岑参和高适是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岑参中年曾两次出塞,是盛唐时期最富有边塞征战生活体验的诗人。他所到的西部疆域,广袤而神奇,为当时其他边塞诗人所未曾涉足。这使他的边塞诗一改传统的表现方法,很少虚拟想象,不从理念出发,也很少靠使典用事以表情达意,而是直接表现诗人耳闻目睹的西部地域的景物、生活,直接表现诗人真切的内心体验。相对而言,高适的边塞诗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边防问题,以政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意见。他在诗中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谴责军中的苦乐不均,讽刺将帅的腐败无能,哀伤戍卒的无谓牺牲,并倾诉自己对边防的设想,扩大了边塞诗的表现范围,深化了边塞诗的主题。从表现体貌上看,岑参诗奇峭高逸,高适诗重实浑厚。对此种差异,明清时期已有评议,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云:“高岑一时不易上下,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缛过之。”王士禛《师友诗传续录》则云: “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
盛唐边塞诗派的成员一般认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等人。其中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均声名昭着。此外,不列在边塞诗派中的盛唐诗人,如李白、王维、常建、崔颢等,也写了一些边塞诗,并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83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