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北曲的渊源与体制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1 评论:0

北曲萌生于宋金之际,金末趋于成熟,至元代进入兴盛时期。它流行于北方,与宋元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对而言。

北曲的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唐宋以来的大曲、词、诸宫调、转踏、唱赚等传统艺术。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所录北曲曲牌有335种,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即来自上述传统艺术。据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考证,335种中,出于大曲者为11种,出于唐宋词者为75种,出于诸宫调者为28种。实际数目尚不止于此。二是融合金、元时期北方流行的民间音乐,包括汉民族的民歌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前者如[醋葫芦]、[初生月儿]、[穷河西]、[山坡羊]等,后者如[阿纳忽]、[相公爱]、[胡十八]、[六国朝]等。在融合过程中,北曲对以往的音乐形式有所改造和发展。如词多分为上、下两阕,而北曲则为单阕,但必要时,单阕的北曲又可以重复使用,这就是[幺篇]。北曲用韵以《中原音韵》为准,分为平、上、去三声,入声字则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之中,即所谓“入派三声”。北曲音乐为七声音阶,主要以弦乐伴奏,旋律急促,唱词安排较密,因此明人王世贞《曲藻》中指出北曲是“字多而调促”,“辞情多而声情少”,其风格为“劲切雄丽”。徐渭也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态。”(《南词叙录》)

北曲有小令,有套数。小令又称叶儿。一般说来,小令是单支曲子,相当于一首单调的令词,因此它是曲中最小的独立单位。小令就其定格而言,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但也有变通,如可以使用衬字。小令一般句句入韵,各声通押。如果作者创作一支小令感到意犹未尽,可以采用重头或带过曲的形式。重头又称联章,它是围绕一个中心,用同一曲调所填写的若干支小令(支数不限)。每首可以各押一韵,而且各首可以单独成立。如白朴的[越调·天净沙]四首,分写春、夏、秋、冬四时景色; 马致远的[双调·寿阳曲]八首,分写洞庭八景等。带过曲是两支或三支曲子的连用,这些曲子通常必须属于同一宫调,而且旋律恰能衔接,还必须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常见的带过曲有正宫的[脱布衫]带[小凉州],南吕的[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双调的[水仙子]带[折桂令],[雁儿落]带[得胜令],[沽美酒]带[太平令],[对玉环]带[清江引]等。重头及带过曲是小令的变体,按照传统的分类法,它们仍属于小令的范围。

套数也叫套曲。其体制主要有如下特征: (1)必须有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如宫调虽异,但管色相同者也可互借入套,叫做借宫。(2)全套无论长短,必须首尾一韵,不可换韵。(3)一般来说每套末应有尾声。套数视内容需要,可长可短,长的可达三四十曲,短的可以只用三曲,但其曲调排列次序大致有规律可寻,如[仙吕·点绛唇]套曲,以“[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赚煞]”的格式为常用。有些曲调还经常相互搭配,在套数中循环使用,如正宫中的[滚绣球]、[倘务才],仙吕中的[金盏儿]、[醉中天],商调中的[金菊香]、[醋葫芦]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83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北朝的兴衰
下一篇:北宋经济的发达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