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中国禅”的观念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3 评论:0

禅,是梵文的音译,中国古代也曾意译为“思维修”。禅定是印度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广义瑜伽实践的方式之一,是一种通过沉思、冥想来达到心念集中、心神凝聚的修行方法。印度禅学融合了印度佛教的其他理论,流传到中国,又与中国本土的老庄思想、魏晋玄学结合,形成了“中国禅”。中国禅宗有几个特点,首先,有一个关于“梵我合一”的精致周密的世界观理论。在中国禅宗看来,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世界万物、客体主体无非是我心幻化。禅宗有个很经典的故事: 印宗和尚问众人:风吹幡动,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幡动。慧能却在人群中说: 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禅宗要求人们追求的便是达到梵我合一,即心即佛,超然尘世之外又拘守灵府之中的境界。其次,它有一套自心觉悟的方式。要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必须坐禅渐修或者心下顿悟。而无论是渐修还是顿悟,都需要发掘人本来就有的佛性——本心。《坛经》说:“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禅宗,尤其是南宗禅,贵自求而不贵他求,重自我解脱而不仰仗外在力量的帮助解脱。其三,禅宗有一套“以心传心”的直观认识方法。梵我合一的境界,要靠人的内心体验,让人自解自悟。因此,禅宗在原则上恪守“不立文字”的认识方法。

达摩六代祖师像 明 戴进

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它的“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是截然相反的。此岸世界是尘世的一切,这个世界当然是痛苦悲惨、虚幻无常的;彼岸世界则高尚、快乐、永恒。在佛教观念中,这两个世界是对立的,现实世界是被否定的,理想的世界是西天极乐世界。而禅宗却将“彼岸世界”从遥远的西天拉回了尘世,从虚幻的来生拉回了现世,安放在人的内心之中。禅宗强调,在尘世污浊中照样可以参禅悟道,在苦难现实中可以解脱成佛,这就取消了神界与人界、现世与来生的区别;禅宗也不计较世俗眼光中的行善还是作恶,强调只要自心清静,就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就消解了一般的是非善恶的对立; 禅宗的世界观又是不分物我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森林水鸟等等一切,都无非是我心的同一物,这就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差别取消了;禅语说:“一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这就形象地表达了禅宗的宇宙观念和时间观念,所谓前后左右、东南西北,都没什么两样,一切区别都是人心造出来的。不难看出,原本泾渭分明的一些界限在禅宗那里变得含混不清起来。禅宗刻意消解差异的客观性,到后来甚至连佛与心也同样加以否定,这究竟有什么意义?禅宗那些充满机锋的对话和公案,不是想让人得到一种什么特别的理念或知识,它只是给人开悟的契机,使人突破对于有限经验的执着和对于外在规定的盲从,试图以超越经验的内心自悟,向存在的本原问题突进,真正获得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总体性认识。从结果看,中国禅不仅破除了理性的权威,连宗教权威也破除了,可以说唐代中期禅学大盛以后的汉化佛教在宗教势力上也徒有其表;禅宗关于心物关系的思想,同老庄的心灵自由、人生自然的思想几乎合而为一,给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和中国艺术精神以相当大的支撑;禅宗也赋予早期儒家注重内心生活的倾向以新的意义,为宋明时期新儒家的复兴提供了思想借鉴和工具性的帮助;而经历了六朝、隋唐时期的宗教化,禅宗在宗教逻辑上的瓦解作用,则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无序和道德归依的失落,这也为新儒学大行其道预留了空间。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79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