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以美育代宗教”的人道教思想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4 评论:0

近代无神论者是以科学和理性为主要武器来反对宗教迷信的。他们根据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成果和理性主义思潮,对宗教的起源、实质及其危害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宗教乃是由于科学还不够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社会现象无法作出正确解释时所产生的一种对神秘力量的盲目敬畏和信仰。统治者后来利用了这种盲目崇拜,把宗教变成了教化和统治的工具,以愚弄民众,对民众实行专制统治。因此,宗教总是和迷信、愚昧及专制联系在一起,它在本质上是同科学、理性和民主相对立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它将会日趋衰落,它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会不断减小,它的地位将被其他东西所取代。基于这一点,许多无神论者提出要以科学、或教育、或美育、或哲学等来代替宗教。其中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一说最有代表性。

蔡元培像

蔡元培作为一个教育家、美学家和哲学家,对宗教神学作了非常深刻的批判。他分析了宗教与教育、政治、道德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宗教只会导致迷信和专制,应该把它从它原来所掌握的领域里排除出去,“以美育代宗教”。在他看来,宗教把现实世界看作是罪恶的、苦难的世界,要人们摆脱现实世界而到一个彼岸世界——天国里去寻找永恒的幸福与快乐,使人们脱离现实而耽于虚幻,不利于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宗教也不允许有信仰的自由,它把本宗教或本教派以外的各种思想都视为异端,一律加以仇视和排斥。教徒对它的教主、教规必须绝对服从,而不准有任何批评,这完全是一种专制主义。蔡元培认为,教育应该立足于现实世界,以传授知识、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为己任,还应该以学术自由促进学术发展,以人权平等增进民主意识。因此,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就必须排除宗教对教育的控制,实行人道主义的教育。就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而言,政治是对人事的管理,它涉及的是人们在现实中的切身利益,讲究如何运用合理的方法来组织社会、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宗教是排斥现实利益和现世幸福的,从这点上讲,它和政治不但毫不相干,而且正好互相反对,所以应该实行政教分离,反对宗教对政治的干预。就道德而言,蔡元培认为,在科学不发达、宗教势力强盛的时候,道德规范往往隶属于宗教教义,宗教为人们规定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这种规定因缺乏科学的依据而往往是任意的、武断的,而且由于宗教的出世精神,这些规定又往往是禁欲的,违反人的本性。因此在科学发达以后就必须改变这 一点,用科学来说明道德问题,把宗教排除在道德领域之外。不过,道德问题光靠科学来说明是不够的,科学涉及的主要是客观的知识,而道德还牵涉到一个人如何才能培养起高尚的品行和情操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通过人的主观方面的情感熏陶才能得以解决。为了彻底扫除宗教的影响,蔡元培进一步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他指出,宗教由于本身固有的排他性和保守性,不能把人们的信仰引向真正自由、平等、博爱的崇高境界,只有美育才能做到这一点。所谓美育,是指人们运用各种活泼自由的美术、文学、音乐和舞蹈等形式来陶冶自己的情感,培养起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使自己摆脱对一己私利的追求,达到一种天下大同、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这种美育之所以可能,在于人们都具有一种普遍的美感,这个美感是超功利的、纯粹情感上的愉悦。

蔡元培在反宗教神学之后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和以哲学代替宗教信仰的主张,反映了近代思想家强烈的反宗教的愿望。他对各种有神论思想作出了具体合理的分析和抨击,他对宗教的分析全面细致,比较客观,在反对神学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它在道德、美学方面的作用。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与胡适的建立理智化、人化、社会化的“新宗教”的倡导,均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方科学、反对宗教神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他们试图构想出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建设性的宗教建议,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着进步的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79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