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言不尽意”的语言哲学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1 评论:0

在中国古代对语言问题的探讨中,名、实、言、象、意、道是儿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中名指名称、概念,实指事实存在。魏晋之前,名、实的关系问题更为人们关注。到了魏晋,这个问题演化为言意之辩。在言意之辩上,有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即“言尽意”与“言不尽意”。“言不尽意”的思想可以追溯至老庄对名、实的讨论。老子否认名称、概念能正确反映实在,认为可以命名的名,不是真正的名,可以言说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庄子也认为名是从属于实,由实派生的,不能完全合乎实。《周易》最早提出言象意道的关系。它认为,人们对卦爻的解释(言)不能穷尽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意),所以要立卦象(用来仿效事物的具体象征,它不同于一般的具象,而是一种特殊的类概念),用象来表明圣人之意。后来,言象意道的含义发展得更具有一般性:道象体现的是世界的本质、规律,意是对这种本质、规律的认识,言是对这种认识的表达。《周易》虽提出言不尽意,但又认为圣人可以立象以尽意,言象仍是把握意、道的唯一工具。

魏晋时期的王弼等人,则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出发,认为圣人智慧自备,认识就等于反省,道、意是可以脱离言象而独立自存的东西。象的主要作用是出意,言的主要作用是明象,但它们却不一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只不过如同捕鱼的筌、捉兔子的工具而已,一旦达到目的,就可将之舍弃。我们用马(象)来解释乾的“健”之意,用牛(象)来解释“坤”的“顺”之意,但如果真正掌握乾坤的原理,就可触类旁通,何必“坤乃为牛,乾乃为马”?同一时期的荀粲则比王弼更走极端,他认为意在言象之外,不能借言象以道意,把意与言象完全割裂开来,使交流思想、表达思想成为不可能的事。王弼、荀粲等一些主张言不尽意的学者,具体揭示了名、言、概念把握世界统一原理的困难。他们指出,事物深处的精微之理,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也非象所能模拟。因为名言概念用于指称事物,就应当与事物性质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也就是把对象分解开来,使之成为片面的东西,而道是混成之物,一经分析,就不是原来的道了,如我们称本体为道、玄、深、大、微、远,这都是对道的分别描述,不能尽其极; 另一方面,名、言是用来指称对象的,而对象是运动变化的,名言则相对静止,所以它不能完全把握道。

针对言不尽意说,西晋哲学家欧阳建写了《言尽意论》,认为意总是要靠言来表达,名言确实要把事物固定下来、分割开来加以把握,但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名言也会随之变迁,就像形与影一样,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欧阳建的言尽意论虽对言不尽意论有一定的纠偏作用,但他的观点更多地带有形式逻辑的色彩,没有深刻揭示出名言与事物运动之间的辩证矛盾;而言不尽意论因其揭示了逻辑思维的矛盾(虽未解决),成为后来学者们进一步探讨研究的对象,因而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更为深远。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而且对中国美学思想也极有影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78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