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书同文,车同轨”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78 评论:0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其统治的措施,对文字和交通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我国文字经过长期演变,自西周末年起,逐渐出现文字分歧现象,到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文字和形体极其紊乱。同一字所采用的声符和形符都有很大的差异。“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如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般人都不认识。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母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作小篆,当作标准文字颁行全国使用。后来,程邈又根据当时使用的更为简化的字体,整理出隶书。隶书笔画方折平直,便于书写,因此极受人们喜爱。秦把两种文字均在全国推广,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小篆作为秦颁布的标准文字,隶书作为日用文字,皇帝诏书和政府正式文件一般用小篆书写,非官方文件用隶书抄写。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是用隶书写成的这一点来看,后来隶书也部分地在官方文书中使用。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就是史书所记载的“书同文”。先秦古字经过这次整理后,字体结构得到简化和定形,大大便利了政令的推行;而且隶书的推广流行,为汉字新书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是汉字发展的转折时代,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秦在统一文字的同时,为了清除割据势力,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一方面除壁垒,建川防,另一方面修治驰道,统一车轨。战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各诸侯国在自己边境修筑了不少关塞、堡垒,互相防范,各国间的道路也宽窄不一,严重地影响了交通往来,有碍于中央集权的国家控制各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立即下令拆毁战国时期各国在边境修筑的关塞、堡垒。为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又于公元前220年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其主要干线有两条: 一条向东直到燕、齐,一条向南直达吴、楚。这些驰道宽50步,道旁每隔3丈栽青松一株。公元前212年,为加强对匈奴的防御,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全长1800余里。这条直道的遗迹至今尚可辨识。驰道中间为皇帝御道,用明显标志标出,一般人不得行走。此外,秦始皇还令常频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建“五尺道”,即5尺宽的道路,又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样,通过拆除壁垒、修建驰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全国各地联成一片。秦修驰道的同时,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即“车同轨”,以保证车辆的畅通无阻。秦通过建立庞大的交通网络,使广大地区,除青海、新疆外,都纳入统一的交通网络,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流发展。

在“书同文,车同轨”的同时,秦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确认了土地的私有关系等。所有这些措施,都使秦消除了战国时诸侯割据所造成的后遗症,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体制,同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整个中国以后2000年的经济、文化奠定了基础。

峄山刻石上的小篆(北宋拓本)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7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