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理”和“心”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6 评论:0

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上,客观唯心主义一派,如朱熹,既承认物质存在的客观性,也坚持精神是独立存在的,同时也认为物质与精神两者不可分离而独存。对两者关系作这样的解决,几乎和康德的二元论一致了。心物二元论因其自身的妥协性,无法从根本上脱离和克服唯心论,所以当朱熹一面临物质性的“气”和精神性的“理”孰先孰后的问题,就最终显示了唯心论的色彩。他认为先有了绝对的理,然后才有气,气化育出天地万物,其中也包括人类。他假设说万一山河大地崩陷了,而理终究是仍陆然存在的,认为抽象的理是宇宙间唯一的真实。但是,中国古代的客观唯心论者并不刻意追求哲学体系上的纯粹性,朱熹在其唯心论里容纳了唯物论的成分,他所说的理,同时也意味着客观事物内在的普遍法则,即万事万物无一不各自具有的“当然之则”。正是由于肯定了理的客观存在以及理在事物之中的具体性,他才提倡“格物致知”这样一种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当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认识论、逻辑学总是和人生论、伦理学混在一起,往往忽视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之间的不同,因而理在事中就可以变成理在心中,格物致知就成了涵养省察或居敬修养了。造化之原既然就在吾心,事物之理既然就在吾身,这样一来,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就和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只相距一步之遥了。主观唯心论者的代表人物是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和以后的王守仁,史称陆王心学。他们无非是要剔除程朱客观唯心思想中的唯物论因素,使之成为纯粹的唯心论。

九渊像

陆九渊和朱熹有两次大辩论。一次是本体论方面的,其具体的问题是“无极而太极”;另一次是人生论方面的,其具体的问题是修养方法。本体论和人生论是道学的两个主要方面,也是哲学的两个主要方面,所以他们的这两次大辩论牵涉到道学中的全部重要问题,也牵涉到哲学中的全部重要问题。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反对到客观事物中去寻求事理,认为要“先立乎其大者”,学者的修养是要把这种觉悟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境界。其主要的工夫就是消除个人和宇宙之间的“限隔”。“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就是说,个人的心和宇宙本来是一体的,只是人自己把自己同宇宙隔开了。这种限隔的根源是“私”,私把个人从宇宙中分割出来,束缚起来。学者自我解放的过程就是去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所谓宇宙并不是一个空架子,相反,其中充满了一切事物和一切原理、原则,这就是所谓“道”。这样就解说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话。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是理学家们所谓的“圣人”,成为这样的“圣人”是理学和心学的共同目标。但是他们在达到这个目标的修养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心学的方法完全是主观的,理学即物穷理、格物致知毕竟有些唯物论倾向。心学一派承认“心外无理”,可是他们所说的“心”是宇宙的心,不是个体的心。关于理学与心学“性即理”和“心即理”的辩论,其中心问题在于理究竟是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而不是辩论理是不是普遍有效的问题。王阳明强调“良知”,从经验体会上讲,人的确是有分辨善恶的能力的,但是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这并不是由于“本心的灵明”,而是由于文化的积累。人生在社会之中,长期受到风俗习惯各方面的影响,不知不觉就有了一种见解,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良知”。心学和理学虽有许多不同,但在道德的基本问题上它们还是一致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77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