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杨慎(事迹简介_哪个朝代状元_历史评价)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9日 阅读:193 评论:0


巴蜀之地,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历代不乏; 文学家、艺术家更是独领风骚。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曾说: “岷江不出则已,一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这里所说的“李谪仙”,就是大诗人李白;“苏坡仙”,便是大词人苏东坡; 而“杨戍仙”则是明代状元杨慎。

一、家学渊源


杨慎的先祖原本居住在庐陵(今江西吉安)。在元末发生战乱时,杨慎的六世祖杨世贤举家迁到湖北麻城,不久又迁到四川新都,并在新都定居下来。新都离成都18公里,号称天府之国的膏腴之地,是历史古城,也是当时的名城。在这样一个充满灵气的地方,杨氏家族迅速崛起。
杨慎的曾祖父杨玟,为当朝贡生,精研《春秋》,擅长欧书,而且为人清廉耿直,替百姓办了一些好事。杨玟在贵州水宁做吏目时,死于任上。杨慎的曾祖母熊氏(杨玟的继室)是位非常贤能的女人,她不仅亲手纺线织布,喂猪养鸡,维持全家生计,而且卖掉身上的玉簪耳环,供儿子读书,结果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后来儿子金榜高中时,竟又复明,一时被传为佳话)。
杨慎的祖父杨春,为母亲的操行所激励,勤奋好学,成化年间(1465~ 1487)考取进士,曾任行人司司正(掌管册封、传旨)等要职。杨春晚年辞官,回乡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是当朝有定策之功的政治家。他4岁学声律,过目不忘,人称“神童”; 12岁举于乡,19岁中进士,被传为美谈。入仕后,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历任武宗、世宗两朝首辅(即宰相)。他曾针对明代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的危亡局势,进行了一系列整饬和革新。有史家评价他是“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而且杨廷和还能诗能文,工于书法,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
到了杨慎这一辈,杨氏家族已产生了7个进士、4个举人、一个贡生,是一个真正的书香门第、显宦之家。
只可惜,杨氏家族兴起之日,正是明王朝没落之时。明王朝从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政权,历经惠帝、成祖、仁宗,直到宣宗朱瞻基时期(1425~ 1435),国力呈上升势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也较快。但到了代宗、英宗时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英宗、宪宗时期,朝政逐渐被宦官把持,宫廷之内,乌烟瘴气,以致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孝宗时期,起用杨廷和等人,进行了一些改良,矛盾有所缓和。但武宗朱厚照(1506~ 1520)一登基,便重用太监刘瑾等人,沉迷声色,不问政事。刘瑾等人权倾天下,肆意妄为,朝政腐败,人民怨恨。因此,明王朝危机四伏,江河日下,呈现摇摇欲坠的迹象。这种社会环境,使知书达礼、忠于职守的杨氏家族无用武之地,也注定了一代天才杨慎的悲剧命运。

二、少年天才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十一月初六,杨慎出生于其父杨廷和在北京孝顺胡同的官宅。
杨慎的出生,是杨氏家族的一件大喜事。因为杨慎的父亲杨廷和身居长房,19岁娶妻黄氏,夫妻虽然恩爱,但十多年没有生儿育女,全家人很着急,整日求神问卜。所以,杨慎一出生,便被全家人当成了宝贝,对他寄予厚望,准备着力培养。杨廷和夫妇为儿子取名杨慎,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意思; 取字用修,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后来,杨慎因爱坐形状如“升”字的小轿,便自取别号为升庵。
从幼年起,杨廷和夫妇便对杨慎开始了有目的的教育。杨慎的母亲黄氏,是眉州名士黄明善的女儿,有很深的文化素养。她亲自教杨慎学习唐诗宋词,并用竹笔筒在纸上印上整齐的圆圈,教杨慎一丝不苟地练习写字。杨慎很听母亲的话,学习刻苦,长进很快,10岁左右,写诗作文,便能一挥而就,在京城小有名气。作为父亲的杨廷和,看到儿子的进步,心中自然十分高兴,但他怕儿子在成绩面前,滋生自满情绪,便对儿子要求更加严格了。一次,杨慎写了首诗请他指正,当他发现诗中有“一盏孤灯照玉堂”的句子时,禁不住想拍案称奇,因为才10岁出头的孩子能有如此意境,实在难得,但他没有流露出兴奋情绪,而是严肃地说: “此诗感情有些孤寂,气氛过于清冷,今后一定要像唐人那样,不仅炼字,更要炼意。”杨慎铭记于心,更加刻苦学习。
杨慎12岁时,母亲黄氏不幸病逝。少年丧母,这对杨慎是一个沉重打击,他几日茶饭不动,神智不清。不久,在新都养老的祖母也去世了,更增加了他的痛苦。这一年,他随父亲由京回蜀守孝。这是他第一次回故乡,使他有机会接受祖父杨春的亲自教导,学业得到进一步深造; 更使他领略到了故乡的山水人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东西。
祖父杨春对杨慎的教育,始终把握两点: 一是培养才思,二是培养操行。他一方面教杨慎学习《易经》,练习散文; 另一方面,经常给杨慎讲古代仁人志士立功报国的故事,让杨慎学习屈原、贾谊、班超、苏轼等人的懿言嘉行。所以,杨慎不仅学业进步很快,两个月便能背诵《易经》全文,在散文中写出了“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奇句,而且立定了“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忘身,虽无补于事业,不忘乎君亲”的志向。
在故乡新都,杨慎除了接受家庭教育以外,还上了1年多的县学,接受了正规教育。后来,杨春还专门为他聘请了一名进士,教他学习儒家经典,希望为他今后登科入仕打下基础。
在家庭的培养和熏陶下,少年时的杨慎便以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而闻名。一年过春节,杨慎邀几个本家兄弟到郊外赏梅,梅花万点,香气沁人,令人陶醉。他们白天未尽兴,晚上便点灯赏玩。梅树上悬着灯,梅树下饮着酒,灯花梅花,相映成趣,此情此景,令杨慎诗兴大发,脱口咏出一首《赏梅》诗: “疏梅悬高灯,照此花下酌。只疑梅花燃,不觉灯花落。”此诗传扬出去,长辈们称赞说: “奇事奇句,古今少有啊!”
有一天晚上,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在客厅里与友人下棋至深夜,杀得难解难分,围观的人很多,个个兴致高昂。刚学完习、正想去睡觉的杨慎被这个场面吸引过来。他一过来,立即有人提议: “杨公子才思过人,名声远播,何不以今夜下棋为题,作诗一首,以助雅兴呢?”人们齐声赞同,杨廷和也不置可否。这下,杨慎睡意顿时消却,他稍加思虑便打好腹稿,然后展纸挥笔,一首五言律诗便呈现在大家眼前: “兵卒冲千里,将军坐九宫。追风看马跃,吉日想车攻。士相围城固,江河天堑雄。笑谈番几局,月白映灯红。”如此诗才,若非亲眼所见,定难相信,人们交口称赞,再也无心思观棋了。
还有一次,杨慎看到父亲正和三叔杨廷仪评论一幅山水画,便走上前发表自己的看法。三叔有意考他,便让他以诗评画。他认为,以诗评画,唐代诗人元稹有许多名句,便顺口吟出来作答,但三叔坚持要他自己作一首。于是,他凝思片刻,吟出一首诗来: “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形影相赠晋诗人。”这首诗恰当地表达了美景如画、画如其景的意思,实虚相衬,耐人寻味。他父亲和三叔听后,相视而笑。三叔感慨地说: “你这四句,并不在元稹之下啊! ”

三、得中状元


弘治十五年(1502),杨慎在新都守孝3年期满,便要返回京城。他对故乡的一切都十分留恋,这里的山水人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令他终生难忘。在由蜀返京的路上,父亲有意陶冶他的情操,带他游历了一些名山大川。每到一处,他便即景赋诗,写出了许多咏史吟物的佳句。其中,《马嵬坡》一诗嘲讽了唐玄宗误国的行径,表现了少年杨慎爱国爱民的情怀,为后人称道。
杨慎回京后,没有满足自己的成就,更加虚心求教,以期在诗文上有更深的造诣。他拜当朝大诗人、学者李东阳为师,与之结成忘年诗友; 并多次向当朝名士杨一清等人请教问题。人们非常赞许他的虚心好学精神,愿意指教,所以他进步自然很快。
弘治十八年(1505),杨慎18岁。这一年,朝廷开科取士,他随父亲到礼部观看考试现场,看到参加考试的众多举子中,既有少年郎,也有白头翁,个个都孜孜以求,更激发了他发愤进取的热情。他下定决心,打算下次开考时一展雄姿。
明朝科举采取的是四级考试制,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生一般先参加县试,及格后称“童生”,这时只是预备阶段,尚未踏上正式考试征途。童生再参加由各省提学主持的考试,即院试,及格后称“生员”,也就是通常说的秀才。然后,再参加3年一度的乡试。乡试由皇帝钦命主考官主持,考中者称“举人”,其中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在乡试的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再参加皇帝在奉天殿亲自主持的策试,即殿试,考中者称“进士”。进士又分为三甲,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分状元、榜眼和探花3个等级。明朝统治者很重视知识,一般是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非翰林不能入内阁,就连一般的秀才、举人,也有见官不跪、免除差税的特权。
武宗正德二年(1507)秋天,年方20岁的杨慎再度回到老家四川,参加乡试。他踌躇满志,挥洒自如,顺利完成答卷。主考官在审阅他的答卷时,为之吸引,高兴地认为自己发现了当代苏东坡。揭榜一看,杨慎名列前茅,考得第三名举人。第二年春天,杨慎由四川返京参加礼部会试。由于他对环境熟悉,胸有成竹,所以考试中文思泉涌,笔走龙蛇,并未费大力气。答卷很顺利地通过了各位考官的判阅,一致认为是“上上卷”,实属难得; 又经主考官审阅,列为首选。但是,由于主考官不慎,考卷竟被火烧毁,致使杨慎功败垂成,可惜之至。
在当时的社会里,十年寒窗,为的就是一朝金榜题名。能够跻身于进士之列,这是多少人可望难即的事情啊! 而杨慎将要到身的桂冠,却由于别人的过失而失去,这对于一个一心上进的青年人来说,是何等强烈的打击! 杨慎一度很愤怒,很苦恼,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坚定信心,积蓄力量,做好来年再战的准备。抱着这种想法,他入国子监深造,一切从头开始,以图他日夺魁。
武宗正德六年(1511),杨慎先入礼部会试,名列第二名贡士,接着便参加了殿试。他展纸疾笔,汪洋恣肆,很潇洒地完成了答卷。答卷一到读卷官手中,立即引起注意; 然后经李东阳等人传阅,一致给予好评; 最后由武宗皇帝定夺,武宗看后,满心欢喜,立即御笔点为一甲状元。这一切,都是在名字弥封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大家并不清楚答卷者就是杨慎。待到弥封揭开、金榜公布时,大家才知道果然是杨慎。一时间,从京城到四川,张灯结彩,大加庆贺。四川的百姓,更是把杨慎与司马相如、杨雄、李白、苏轼相提并论,引以自豪。

四、直言谏诤


杨慎得中状元后,皇帝即授其为翰林修撰。但他没来得及上任,便因继母喻夫人去世,又回新都守孝3年。直到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才返京入翰林院,充任经筵展书官,点校宋末元初大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参与纂修《武宗实录》。杨慎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敢作敢当,坚持秉笔直书,不畏权势。当时负责考核大臣政绩的吏部,对他有如下的评语: “文章不愧出自状元之笔,工作与‘慎修’名副其实。”但是,正当杨慎雄心勃勃准备施展政治抱负的时候,一场毁灭他前程的政治斗争已经在等着他了。
武宗是一位昏庸无道的皇帝,喜欢搜罗珍宝重器,沉溺于声色犬马,置国事朝政于不顾,多次私入民家,玩弄民女,肆无忌惮。再加上一些权奸推波助澜,乘机搜劫百姓,以致民怨沸腾,江山濒危。这时候,一些忠臣直言谏诤,晓以利害,希望武宗能有改过之意。但武宗执迷不悟,不仅不听劝阻,反而迫害忠良之士。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曾几番进谏,武宗虽不敢公开难为这位当朝首辅,但对他的意见充耳不闻,而且内心充满忌恨。这时候,血气方刚、初入仕途的杨慎,挺身而出,大胆谏诤,表现出一副不避淫威、为民请命的气慨。他在一份奏折中,直接指出武宗的“偏听偏信”、“轻率妄动”、“非事之游”等缺点,认为这不是为人君者应有的品德。同时,他还写了一些诗,揭露武宗迷恋声色、荒废朝政的行为,表达自己关注社稷安危的急切心情。但武宗根本没把杨慎放在眼里,把他的批评只当耳旁风而已。刚直不阿的杨慎感到报国无门,便告病回乡。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因荒淫过度而一命呜呼,其堂弟朱厚熜即位,是为世宗。世宗原本是武宗堂叔兴献王的长子,只因武宗无嗣而得到了皇位。他即位后第6天,便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下诏礼部,命令大臣们商议给他父亲兴献王加一个什么样的尊号。以杨廷和为首的绝大部分朝廷大臣,主张按帝系继承制度办理,即世宗继位继嗣,称武宗的父亲(孝宗)为皇考,称自己的父亲(兴献王)为叔父。但世宗早有继位不继嗣的想法,打算尊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借此提高本家的地位。因此,杨廷和等人的意见,违背了世宗的意愿,双方出现僵峙的局面。杨廷和等人为了缓和矛盾,便做了些让步,即同意世宗称孝宗为皇考,称兴献王为本生父亲。但世宗对这种让步并不买账,只是因为敌对势力太强,自己羽毛未丰,决定暂时将此事撂置一旁,内心充满了对杨廷和等人的仇恨。
嘉靖三年(1524),一些投机分子为取宠于世宗,重提给兴献王加尊一事,他们与一些仕途失意者结成集团,得到了世宗的支持。不得已,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要求集体辞职,世宗不答应,杨廷和毅然弃官归乡。世宗并未因此而罢手,而是一意孤行,一方面大肆迫害持不同意见的人,一方面下诏称兴献王为“恭穆皇帝”。在这种局势下,养病归任的杨慎领头上疏,反对世宗的诏令,而且提出不与那些阿谀之士为伍,被世宗停了薪俸。但他没有屈服,在群臣议事时振臂高呼: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在杨慎的感召下,各部大臣共229人,一起拥到左顺门跪地大哭。一时间,悲声动地,情遏行云,造成极大影响。世宗大怒,派锦衣卫前去镇压,先后逮捕140余人下狱,杨慎等180余人遭到杖击,其中17人生生被打死。与此同时,世宗将兴献王的牌位迎到观德殿,隆重地供奉起来,以向反对者示威。几天以后,世宗再次命人杖击杨慎等人。杨慎被打得几番死去活来,最后被削籍谪戍云南永昌卫,赶出了朝廷。一代才子,从此开始了屈辱、悲惨的生活。

五、凄惨谪边


嘉靖三年七月末的一天,杨慎身着罪服,乘坐囚车,被押出京城。京城是政治文化的中心,杨慎本应在这里纵横驰骋,大有作为,现实却残酷地毁灭了一切。37岁,就成了朝廷的“罪人”。回望京城,一股从未有过的孤寂感袭上杨慎的心头。昔日里,他是宰相之子,一甲状元,名满天下,才压众儒; 现如今,他身陷囹圄,解差押送,没有人敢来送行,他也无法向别人一诉离情别意。牛车在秋风中踽踽而行,尘土随着车轮飞动。杨慎仰天长吟: “高秋凉风发,吹我出京华。赭衣裹病体,红尘蔽行车。弱侄当门啼,怪我不过家。行行日已夕,扁舟歙潞沙。”这是一幅多么催人泪下的流放景象! 此时此刻,他内心充满了凄凉,充满了未能济世扶危的遗憾,但他并不后悔,他坚信自己保持了气节。这种信念,支持他活下去。而且,这时候有一颗心与他的心一起跳动,对他是莫大的鼓舞,那就是他的忠实伴侣黄娥夫人。
黄娥, 字秀眉, 四川遂宁人, 生于明孝宗弘治十年(1498)。父亲黄珂乃当朝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母亲亦出身名门,颇有教养。因此,黄娥受到良好教育,思维敏捷,诗文出众,为巾帼中的佼佼者。杨慎20岁时,与王安人结婚,但31岁时,王安人不幸病故; 32岁时,娶黄娥为妻。志同道合的才子、才女的结合,一时传为佳话。婚后,两人诗歌唱和,度过了一段诗情画意的美妙时光。但好景不长,婚后第5年,杨慎便要远谪边疆,黄娥的悲痛是可以想像的。她理解丈夫,关心丈夫,毅然伴夫远行。一路上处处对丈夫体贴入微,陪丈夫欣赏沿途风光,寄情山水,淡漠痛楚,这给杨慎受伤的心灵以莫大慰藉。按黄娥的意愿,她要陪伴杨慎到云南,生死与共,但杨慎坚决不答应,他不忍心让爱妻跟自己受罪,让她回新都老家。行至古城江陵,夫妻就此饮泪而别。多情人儿,心似刀绞一般。杨慎挥笔写下一首诗,以寄心境: “同泛洞庭波,独上西陵渡; 孤棹溯寒流,天涯岁将暮。此际话离情,羁心忽自惊; 佳期在何许,别恨转难平。萧条滇海曲,相思隔寒燠; 薰风悲摇心,菵露愁沾足。山高瘴疠多,鸿雁少经过; 故园千万里,夜夜梦烟萝。”
嘉靖四年正月,杨慎抵达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身体的创伤,精神的磨难,使他形容枯槁,卧床难起。但人们对这个谪臣并没有冷落和歧视,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景仰、对才子的爱护和对落难之人的怜悯,给予了极大的照顾与关怀。云南巡按郭楠等人,不顾冒犯皇帝,得罪奸宄,为刚刚到来的杨慎选择良居,安排生活,请医问药。郭楠直接向嘉靖皇帝上疏,要求赦免杨慎等人。杨慎身心逐渐康复,生活逐渐安顿下来。
嘉靖五年,杨慎因父亲患病,获准回新都探望。杨廷和因“兴献加尊”一事得罪皇帝,虽告病回乡,亦没有逃脱迫害,被指责为“罪魁”,先被定为“杀头暴尸”之罪,后“特予宽宥”发落为削籍为民。父子相见,自是格外伤感。父亲病情好转后,杨慎在黄娥陪伴下回到云南。嘉靖八年,杨廷和去世,杨慎夫妇回新都奔丧。办完丧事,夫妻再次分离。黄娥极力压抑住内心的痛楚,劝导杨慎再找一位伴侣,代为照料生活。杨慎走后,黄娥更加凄苦,写下了一连串感人肺腑的诗词散曲,以真实的感情和文笔,在女性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她的《寄外》一诗,令众多须眉自叹弗如: “雁飞曾不渡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她的散曲: “不明不暗唱《阳关》,无语无言倚画阑,多情多恨肠空断。那人儿甚日还?相思担其实难担! 独树山头路,皋桥渡口船,眼睁睁面北眉南……”令人同情不已。
杨慎远谪边陲,虽然身心受辱,仕途阻塞,却为他提供了一个苦心锻骨、接触下层人民的绝好机会,使他得以潜心治学、感悟人生,终于成为雄视一代的大学问家。

六、学问大成


杨慎11岁开始作诗,去世前也未辍笔。但真正着书立说,主要集中于在云南的几十年间。杨慎的着述极为丰富,据《明史·杨慎传》记载: “明世记诵之博,着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诗之外,杂着至100余种,并行于世。”他的着述究竟有多少种,说法历来不一,但在朋友和后人的评价或追忆中,多见“冠绝前儒”、“罕有匹比”和“学者恨难睹全”一类的字眼。清代学者李调元在辑刻《函海》一书时,于序中写道:“新都升庵,博学鸿文,为古来着书最富第一人。”从现存的文稿看,有为亲朋好友写的赞词、祭文、铭文、碑文、墓志;也有序跋、评注、考证、笔记、学术论文; 还有对花鸟鱼虫、山川风物、天文地理、书法绘画的研究; 最多的是散曲和各种体裁的诗词; 对戏曲也有一定造诣,像《兰亭会》、《太和记》等,在当时便已脍炙人口。
嘉靖九年(1530),杨慎约好友李元阳游名胜古迹。一天晚上,他们投宿感通寺,听到和尚念经时一些字读错了音,李元阳便建议杨慎对音韵做些考证,写一部专着。杨慎接受建议,在寺内住了20余天,写成了《转注古音略》一书,成为我国古韵学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名着。后来,杨慎又给李元阳写了一封长信,再次阐述了音韵方面的几个重要问题,这封长信,也成了古音韵学史上一部重要学术论着。
嘉靖二十年(1541),杨慎服戍役路过成都,恰逢巡抚刘大谟正组织人员纂修《蜀志》。刘大谟倾慕杨慎的才志,特聘杨慎主编《全蜀艺文志》。于是,杨慎等人收集了自汉初到明代中叶1600年间共644人的1795篇诗文,选材得当,排列合理,为后代研究四川古代文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杨慎最大的成就,还是在诗词上的独树一帜。明代诗词很多,但成就不如汉唐。特别是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模拟前人,形式主义很严重。杨慎生活在那个时代,自然会受到影响,但他没有依傍于哪家哪派,而是以自己的“高明伉爽之才,宏博绝丽之学,随题赋形,拔戟自成一队”。他的诗作极丰,在《升庵全集》81卷中,单是各种体裁的诗就达28卷,计2300余首。在早期,他受李东阳影响较大,刻意追踪前人,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贬谪云南以后,环境变了,心境变了,诗词有了丰富的内涵,特色便展现出来。清代编的《明诗别裁集》,选了他15首诗,都可看出作者有很高的水平。其中,《三岔驿》: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消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武侯庙》: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清新沉重,感人至深。在他的诗作中,有一部分是描绘祖国边疆风光人情的,填补了我国诗歌史上一大空白。
杨慎在治学方面也给后人树立了楷模。他治学有3个特点: 一是不拘成见,融会贯通; 二是先博后精,由精至成; 三是注重实际,躬身力行。他反对把经书当教条,盲目尊崇先师,不敢畅抒己见的风气,提出了“圣贤师弟子亦不苟同”、“文章宜经世致用”的观点。他主张博学多闻,认为“博则精,精则神,神则化”。他特别注重身体力行,用实践来检验学问。他常对学生说: “见睫者不若身历,滕口者不若目击。”他的足迹遍及云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他学业大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广交朋友


杨慎谪戍云南35年,云南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这个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这个被称为“蛮荒之地”的地方,扎下根来,与广大人民群众、众多文人志士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和真挚的友谊。
杨慎十分关心当地人民的疾苦。面对贪官污吏的横行霸道,他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不畏强暴,奋力抗争。嘉靖二十八年(1549),一些官吏豪绅利用疏浚昆明县内滇池泄水处的海口为由,搜刮民财。杨慎对此非常气愤,他一方面写诗揭露官吏豪绅的罪行,指出“利在数家害百万”,“民命讵比鱼鳖轻”; 另一方面致书巡按,指责此役乃是误听误信、不顾恤百姓生命的举动,希望尽快终止。
在长期的谪戍生涯中,杨慎与少数民族人民朝夕相处,大汉族主义观念逐渐淡薄,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思想逐渐坚定。他与少数民族的一位将军交往很深,他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是少数民族。在云南几十年间,他的足迹遍及昆明、大理、保山、巍山等地。每到一地,他都深入田间坝上、茅前舍内,向少数民族传播中原文化,了解少数民族历史掌故、风土人情,没有一点儿状元公的架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写出了记载少数民族历史的典籍《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为研究少数民族,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留下了宝贵财富。为了向少数民族人民传播文化,他学会了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并且兴学收徒,特意教授。因此,400余年后的今天,云南人民对杨慎仍十分怀念,把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共同祭祀。
杨慎在云南以文会友,结交了大批文学知己。其中,过从最密的有张含、王廷表、李元阳、唐、杨士云、吴懋、胡廷禄七人,被称为“杨门七子”。张含(1479~ 1566),是杨慎少年时期的同窗诗友,因仕途不畅,便回到老家云南,肆力为诗。杨慎谪戍云南后,老友相逢,更加亲近。两人经常吃居一处,诗歌问答,成为当时诗坛佳话。张含很推崇杨慎,平生单写“亿升庵”、“寄升庵”一类的诗多达200余首,其中“严陵不必逢光武,贾谊何须吊屈平”等句,明显表达了这种感情。王廷表(1490~ 1554),当朝进士,因受人诬陷而丢官还乡。他与杨慎也是少年相识,在云南又相遇。他俩一同切磋学业,题咏着书,也留下不少佳话。传说一天晚上,以梅花为题,二人比赛作诗,竟达百首。王廷表还不顾杨慎罪犯身份,为之修建状元馆,塑像纪念。李元阳(1496~ 1580),当朝进士,曾任户部主事等职,为民兴利除弊,颇有政声。他多与杨慎一道出游,切磋诗文,即景题诗,然后汇集成册。杨慎逝世后,李元阳大为悲痛,写下《哭杨修撰升庵》长诗痛悼,一字一泪,痛彻心腑,其中“天边文曜坠,地下不能留。文章推一代,未足羡公优”等句,表达他对杨慎的崇敬之情。另外,唐、杨士云、吴懋、胡廷禄等人,也都是杨慎学问上的知己,生活中的密友,交情非常深厚。这七人,有2名举人,5名进士,多是科举场上的胜利者,仕途上的失意者,与杨慎有共同的心境和语言。他们相互影响,长进很快,后来都成为云南文化史上值得一提的重要人物。
杨慎至交中,也有少数民族人氏,“杨门七子”的杨士云就是白族人。除杨士云以外,还有另一个白族人董难,还有一个纳西族世袭丽江土知府木公等等。他们很崇拜杨慎,经常请教问题。杨慎对他们特别扶掖,以至多有所成。
杨慎在云南广交朋友,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他和他的朋友们,题咏唱和,考究探寻,着书立论,对促进云南各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云南在元代以前,着书立说者甚为了了; 整个元代,着述也不过10种。但从明代嘉靖至明末,区区120余年,着书者达150余人,着述达260余种。这种巨大变化,与杨慎等人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八、遗恨终生


杨慎虽然受到朝廷的迫害和侮辱,长期流放边疆,但他的爱国热忱并未冷却,报国志向并未消沉。嘉靖六年十一月,云南一些土司发动叛乱,滥杀无辜。杨慎目睹百姓遭殃、民族分裂的现状,不顾罪犯身份,临危赴难。他率领戍卒什从,奋力与叛军作战,披甲挥剑,置生死于度外,在士兵中产生很大影响。叛乱平息后,他写了长诗《恶氛行》记载这一事件。在诗中,他谴责了朝廷用人不当,汉官压榨少数民族人民等行为,表达了英雄志士报国无门的心情。
多才多情的杨慎,风华之年遭受贬谪,壮志未酬的悲愤时刻撞击着他的心扉。嘉靖十一年,他登临遥岑楼,一连吟出《春兴》诗8首,爱国报国的感情溢于言表: “诸葛提兵大渡津,河流禹凿迥如新”,“宣室鬼神思贾谊,中原将帅用廉颇。”嘉靖十九年春,杨慎在重庆服役时,凭吊钓鱼城,这是一座有着爱国历史事迹的名城,杨慎抚今追昔,感情澎湃,挥笔写下《钓鱼城张王二忠臣祠》一诗: “钓鱼城下江水清,荒烟古垒气犹生。睢阳百战有健将,墨翟九守无降兵。犀舟曾挥白羽扇,雄剑几断曼胡缨。西湖日夜尚歌舞,只待崖山航海行。”即使到了晚年,他的满腔热情仍未减退。面对国事多艰,边患迭起,他忧患重重,在《病中秋怀》一诗中,他写道: “炎荒避地廿年过,杞国忧天奈尔何”,“安得班超投笔起,戎州暂得破愁颜。”
但是,当朝统治者并不理会杨慎的心迹,不仅对他的报国之志、爱国之举漠然不视,而且一直把他当做眼中钉,欲置于死地而后快。杨慎在云南谪戍38年,其间,不断有人上疏嘉靖,请求赦免他,但始终未被准许,而且有不少人因此而获罪。到了嘉靖中期,朝中人士有较大变动,140余名谪戍人员先后被赦免,却惟独没有杨慎。不但不赦免,而且世宗皇帝很“关心”杨慎的言行,时时过问。为此,杨慎不得不装出痴傻的样子来掩人耳目。
根据明代法律,谪戍者65岁以上便可以由子侄后辈代替服役; 年过70岁者,可以用钱赎身。但这些法律条文,并没有救杨慎,朝廷对他法外施刑,坚持要他服役至死。对此,杨慎十分气愤,他在《感怀诗》中写道: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故国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这正义的呼唤,血泪的控诉,发自一位老者内心,谁听了都会心颤。
嘉靖三十八年(1559)秋天,杨慎这位多才多难的状元在祖国边陲云南与世长辞,终年72岁。他带着满腔仇恨、满腔壮志离开了这个世界。用他的挚友李元阳的诗来形容,真是“点苍山上月,千古恨悠悠”。
人民怀念这位大才子,用各种方法纪念他。他曾在四川泸州服役,为当地人民做过一些好事。他死后,人们把他与另一位遭贬的名人黄庭坚相提并论,至今在泸州城外玉蟾山上,还留有一副对联: “峭壁一孤峰,访黄太史来游,石上已曾留墨迹; 历年四百载,问杨状元去后,山中谁更唱诗回。”在云南,人们把他当成传播文化、开启风化的圣人,称他为“杨夫子”。他的故事、他的名字,在云南妇孺皆知; 他住过的地方,他与朋友诗歌唱和的地方,后来都成了历史名胜,瞻客不绝。有人在他的旧居题诗曰: “先生旧栖此,遗迹空莓苔。滇池一片月,犹为前贤来。”在他故乡新都,人们更以家乡出了这么位才子而自豪。有以他命名的“状元街”,有他居住过的“状元府”; 他当年栽植的桂树,如今已成为新都的象征; 新都的升庵祠,是四川省的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公正的,杨慎的功绩才学不会被人民遗忘,不会被历史湮没。苦难天才杨慎,人民永远怀念他。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823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