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蔡齐(事迹简介_哪个朝代状元_历史评价)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9日 阅读:277 评论:0


一、祥符状元


蔡齐(988—1039),字子思。据说其先祖为周朝子孙,自武王之侄蔡仲始,累封于蔡(今属河南),世为着姓望族。春秋战国纷乱,多次迁移,后迁至洛阳,因此人称其先祖为洛阳人。自秦汉以来,蔡姓家族中代代有伟才名誉之人。蔡齐曾祖蔡绾,曾为胶水(今山东平度)令,居官9年,卒于任上。为官期间,深察民情,注重安抚,尤得胶莱民众爱戴,其子孙也因此籍家胶水。蔡绾卒后,官赠太保。祖父蔡邻,长期隐居丘园,谢官拒禄,以闲赋作文为乐,卒赠太傅。父蔡梦臣,博通经史,尤擅诗文,以孝友闻誉于时,官赠中书令。生母张氏,得封楚国太夫人,对蔡齐疼爱备至,但不溺爱,尤重家教,常常谆谆告诫蔡齐,要以善待人,视宾客如亲人。幼年的家教与母爱,予蔡齐性格以极大影响。
蔡齐幼孤,寄居舅舅刘氏家中。他自幼聪慧,长得眉清目秀,状貌俊伟,举止端重,深得乡人喜爱。蔡齐自幼好学,孜孜于经籍,得助于刘氏,就学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初学吟诗作赋,便有动人之语,为时人所赞。后为辅臣的李迪,当时判监彭城,曾读过蔡齐的诗赋,深为其文语所惊诧。为此,李迪曾见蔡齐曾祖,说: “此儿有大志,应善待他,不可轻视。”蔡齐因此名声大噪。
大中祥符八年(1015),蔡齐以乡试第二名至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参加礼部省试,榜上题名。接着,参加殿试。殿试仅确定进士的名次,例不黜落。据记载,殿试前夕,当朝天子宋真宗梦见龙床上生出青菜,其中一株长得很茂盛,与殿基一般高。真宗大为惊异。次日,读了蔡齐的对策,大为欣赏,对左右的人说: “此人乃宰相辅佐之才也! ”按照宋制,凡殿试必须召见高第数人,而后选择其中材质优秀者赐为甲第,排列名次,张榜公布。及蔡齐被召对,从容而入,不慌不忙,落落大方,进对得体,举止端雅。真宗皇帝大悦,回头对宰相寇准等人说:“得人才啦,再无人能超过他。”遂钦定为第一甲第一名。真宗特赐7名金吾卫士为蔡齐回馆舍清道。
至此,真宗方明白了那棵高与殿齐的菜的意蕴。
蔡齐大魁天下,中了状元,光宗耀祖,拜谒者纷至沓来,宴请不绝,其本人亦得意非凡,一时沉醉于觚光杯影之中。当时,山东人贾同亦金榜题名,因为同籍,数次拜见,均因蔡齐宴请酣饮,未曾谋面,于是留诗为记:


圣君宠厚龙头选,老母恩深鹤发垂;
君宠母恩俱未报,酒如为患悔何追?


蔡齐见诗,幡然醒悟,从此戒酒。

二、初入仕途


宋代科举省去吏部选,一经中第,便可直接为官。名列前茅者,可很快得到高官显位。因此,蔡齐直接受官将作监丞、通判兖州(今属山东)。
当时,兖州判官王臻为政严急,虽然喜用明察暗访的方法来辨明是非,但政苛律繁,兖州民众动辄触条,人人自危。蔡齐上任后,一反王臻之法,务行宽政,省简繁条,损济有度,狱讼无冤,民风大变。蔡齐入仕,初露锋芒,以政名起于时世。
一年后,蔡齐改判维州(今四川理县),上任不久,便有人告发集氏私刻税印,获取厚利,时间长达10年之久,参预和受牵连者已达数百人。蔡齐闻言,感叹不已,说: “尽利于民,民无所逃,此所谓法出而奸生者邪? 实在是当政者的过错。”于是,将其中十几个重犯减免死刑,其余数百人皆释放回乡,不加责问。对此,维州人感激不尽,说: “蔡公有德于维州人,是他让我们重新做人,此恩不能不报。”从此,维州社会风气大变,民众安居乐业,盗掠不行,奸利不存,社会秩序井然。
天禧二年(1018),蔡齐职满还京。按宋朝制度,应召试改任他职; 因有妒嫉臣僚从中用事,竟使蔡齐居京数月不得应召。后来,真宗赵恒想起蔡齐姓名,派人召试,才拜秘书省着作郎、直集贤院、主判三司开拆司,赐绯衣银鱼(五品官级),寻迁右正言,居言职。
乾兴元年(1022)二月,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年仅13岁的皇太子赵祯继位,是为仁宗,军国大权握于刘太后手中。蔡齐因前誉,得迁右司谏、修起居注,寻改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吴越王钱俶之子钱惟演,善文辞,博学多闻,入为翰林学士,又与刘太后攀亲,位列外戚。他见丁谓权势日盛,不惜屈身附阿,与结姻好。因此,钱惟演守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时,竟奏请朝廷拨给镇兵钱,刘太后准备答应。蔡齐闻讯,即刻上疏,说: “皇太子刚刚继位,钱惟演又为外戚,若满足其请求,就是偏赏以示私恩,决不可应许。”同时,蔡齐又上疏弹劾钱惟演,因而得罪丁钱党徒。
自大中祥符年间,丁谓、曹利用、钱惟演等人便内结刘皇后,沆瀣一气,联党固权,专权干政。丁谓曾派人拉拢蔡齐,欲许以知制诰,使其归附,蔡齐断然拒绝。不久,寇准遭谗言,罢相出贬道州(今湖南道县),其他正直不阿附丁谓的官员,均以“寇党”之名,轻者贬官,重者流放。后来,将寇准再贬雷州(今广东湛江)司户参军。蔡齐异常愤慨,感叹不已,说: “蒙先帝厚恩,岂能为权臣所协迫而迁罪于人?并非我惧怕谁,天理不容啊。”遂上奏仁宗赵祯: “寇准以忠义闻名于天下,实乃社稷之臣,岂可为奸党所诬陷?”仁宗阅疏,表示理解。
丁谓党徒所为,很快激起朝野上下愤慨。当时,京师开封流行一语:


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丁;
欲要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此话传至刘太后耳朵,开始对丁党有所不满。不久,王曾奏明刘太后,说丁谓与内宦雷允恭勾结,欲为不轨,丁谓被贬,初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再贬崖州(今海南崖县)。王曾、冯拯、吕夷简、鲁宗道等人俱被重用。蔡齐改判流内铨,赐金紫服,奉诏出使契丹。天圣八年(1030),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同知审官院、会灵宫判官,充翰林学士,加侍读学士,赐爵汝南县开国子,食邑500户。
刘太后临终前,曾出资修建景德寺,由内侍罗崇勋主持修筑。修成后,刘太后令蔡齐撰文记叙,蔡齐奉命属文。待奏之日,罗崇勋暗中派人诱使蔡齐,说: “尽快属文上奏太后,太后必喜,你便可位至参知政事。”蔡齐鄙其言而久不上奏,罗崇勋数次派人催促,蔡齐始终不为之动,不奏其文。罗崇勋十分恼火,便谗言于刘太后; 刘太后亦十分不悦,诏罢蔡齐,迁礼部郎中,改为龙图阁学士,出知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参知政事鲁宗道数次奏请刘太后收回成命,留蔡齐任职京师,未果。因其母年事已高,便改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蔡齐任职密州时,正值旱灾,田地干裂,颗粒不收,饿遍地,民不聊生。蔡齐数次上疏,奏请减免密州及受灾诸州百姓租赋; 又力请开放渔利,弛解盐课,使京东民众得利于海,以此换取食物,救其饥荒。朝廷权衡利弊,批准实行,使京东数百万民众得生,避免了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京东民众深感蔡齐之恩,皆曰: “我京东数百万人得以生存,实赖于蔡公,此恩须铭记不忘。”不久,蔡齐徙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晋爵侯,增食邑500户。旋召还京师,拜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判吏部流内铨,增食邑为1500户。
史载,蔡齐两次入居宪台,未曾屈阿; 执法严明,百官畏惧; 即使权臣、亲戚有过,也一样弹劾,深为士人称道。

三、执政大臣


明道二年(1033)三月,刘太后病卒,遗命亲政的仁宗赵祯尊真宗宠妃、皇太妃杨氏为皇太后,像她一样垂帘听政,军国大政与杨氏一起裁处。杨氏极想步刘太后之后尘,染指朝政。但是,朝廷中百官围绕刘太后的遗命,就要不要垂帘听政,展开激烈的论争,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蔡齐明确表示反对,他说: “天子明圣,已尊奉刘太后听政十余年; 如今,既然陛下已经亲政,完全可以独立处置军政要事,何必再由女后称制呢?况且亘古无有此制。望执政明鉴,以慰天下之心。”又严禁台谏官员随波附势,前往门向杨太后致贺。宰臣们经过反复辩难,多数人认为蔡齐之言为是。最后,在宣布刘太后遗命时,删去了“皇帝与太后裁处军国大事”一语,只存后号。杨太后退居保庆宫,称保庆皇太后,终未预政。蔡齐因此受到仁宗赵祯器重,迁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
还在宋真宗赵恒弥留之际,曾用手指胸,又伸五指,再展三指,示意叩榻问疾的诸大臣,以其弟“八大王”元俨为摄政王,辅佐年幼的仁宗赵祯。早已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却在诸太臣离开后,派人对大臣们解释说: 适才皇帝所为,是说三五天内即可病愈,别无他意。诸大臣因畏惧刘太后的权势,无人敢反对。荆王元俨闻知,恐招来杀身之祸,便闭门谢客,装疯卖傻,直至刘太后病卒。仁宗亲政后,京师谣传荆王元俨要做天下兵马都元帅。仁宗赵祯闻讯大怒,派人追捕传言者,乃三司一小吏,而受牵连者达数百人之多,皆下大狱,京师骚动,官民惊恐不已。蔡齐认为这不过谬妄之论而已,不可小题大做,便上奏仁宗,说: “此小人无知,不足穷治,何况如此兴师动众,又无以安抚荆王,徒劳无益。”一夕三奏,仁宗赵祯大悟,同意其奏,仅笞数人,余者尽释放归。不久,此事平息,朝野上下安然。蔡齐因此拜枢密副使,进爵公,增食邑为2000户,升入执政行列。
四川大姓王齐雄,是杨太后姻亲,为官期间,因杀人坐罪被除名。杨氏称后不久,王齐雄复官。有人告知蔡齐,蔡齐深表惊异,说: “果真如此,必当以法阻止。”次日,蔡齐入奏仁宗赵祯,说: “王齐雄依恃权势杀人,不仅未绳之以法,处以极刑,反而因势复官,此乃朝廷以恩废法,臣为陛下忧虑啊。”仁宗道: “降一级官职如何?”蔡齐答曰: “以恩废法,对朝廷有何益处呢! ”仁宗思量再三,遂治王齐雄罪。
仁宗时,交趾酋长为政严苛,残酷勒索其民,民怨载道,有800余人北迁宜州(今广西宜山)。如何对待此事,宋朝内部意见不一,多数官员认为不可让其内迁,因为他们是交趾叛民,应当遣返,以免生边事。惟有蔡齐独树己见,上疏仁宗,说: “交趾部民去暴归我,不过求生而已; 朝廷应将他们内迁荆湖地区,给他们田地,令其自营; 若遣返,他们必不愿; 若强迫他们回返,不仅不成,会适得其反,使他们散聚山林,落草为寇,其后患无穷,望陛下明鉴。”仁宗未听,强行遣返。其后数年,果生乱事,他们驱杀宋朝地方官吏10余人,聚众起事,宜州、桂州以西地区顿时形势紧张,宋廷深以为忧。蔡齐闻讯,面有愧色,悔前时未能力谏阻止。

四、贬谪颍州


景佑元年(1034),蔡齐迁官礼部侍郎、参知政事。
早在刘太后听政之时,便由太后做主,立郭氏为皇后,赵祯十分不满,始终耿耿于怀。亲政后,仍极力疏远郭皇后,宠爱后宫尚氏等嫔妃。为此,郭皇后心怀愤懑,曾当着仁宗赵祯的面,与尚氏对骂厮打。仁宗袒护尚氏,竟挨了郭皇后一个耳光。仁宗不禁恼怒,不久便以郭后无子为借口,废黜郭氏,削发为尼,幽居长宁宫。寻又宠幸寿州(今安徽凤台)茶商陈氏之女,欲立为后,从而引发一场废立皇后的论争。宰相吕夷简、宋绶极力反对,蔡齐也认为不可,屡屡上奏,其意甚坚。仁宗稍悟,终未立陈氏为后,并送其归里。不久,于景佑元年(1034)九月诏立刚刚入宫的前勋臣曹彬的孙女为皇后,立后之争暂告平息。
在朝中,蔡齐与王曾友善,往来密切。当时,王曾身居亚相,极受首相吕夷简排斥。吕夷简专权跋扈,王曾极为反感,二人日益不和,时有角争。王曾以吕夷简纳赂市恩,暗奏仁宗; 吕夷简极力推脱,二人当着仁宗的面,吵得面红耳赤。盛怒之下,仁宗将吕夷简、王曾俱罢相职,贬为外官; 参知政事宋绶和蔡齐被认为各自党附吕、王,同时被贬。景佑四年(1037),蔡齐以户部侍郎归班,赐推诚保德功臣,勋上柱国。不久,出知颍州(今安徽阜阳)。
知颍州期间,蔡齐注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政简刑宽,盗掠不行,社会安定,恩惠于民,吏民视之如父母。当时,正值宋夏战争,蔡齐十分关心,因其待罪出职,不能直言征战,便让其弟蔡禀详言西北边事,上奏朝廷。宝元二年(1039)四月四日,蔡齐因病而死,享年52岁。仁宗诏命三公举行典礼,赠兵部尚书,谥曰“文忠”。康定二年(1041)十一月,葬于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颍州吏民痛不欲生,深切悼念。后来,其故吏朱寀赴颍州会丧,颍州吏民面见朱寀,跪拜于马前,号泣不止,纷纷指点,说: “此蔡公之迹也。”
蔡齐早年无子,以从子延庆为后。延庆官至太常寺太祝,历任地方,多有惠政,以政名着于时。蔡齐卒后,有遗腹子,名叫延嗣,后中进士第,历职地方,曾出知西北,亦以政名闻于世。长女,嫁给其生前好友刘颜之子、将作监主簿刘庠。次女尚幼,在室。
蔡齐平生不喜自表功德,善知人,喜荐举贤士,其所荐如杨偕、郭劝、刘随、庞籍、段少连等人,俱为北宋中期名臣。所以,范仲淹赞曰:
“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 见佞色则嫉,闻善言必谢,孜孜论道”,“与大臣居,和而不倚,正而不讦,无亲疏之间,有方大之量,朝廷为之重,刑赏为之平。”
“呜呼! 公之生也,天有意也; 公之亡也,天有意乎?使在位而寿,则道德功名,非竹帛可胜也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793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