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中国古代渔业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278 评论:0

①捕鱼。最初是在内陆的江河湖泽中捕捞。用木棍、石块打鱼,或者将河浜的水戽干来捉鱼。后来进一步发展到使用鱼网、鱼钩、鱼叉等工具来捕鱼。考古资料表明,早在6 000年前,鱼网、鱼钩、鱼叉就已出现了。《易·系辞下》中就有伏羲氏“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记载。到了夏代,即距今4 000年左右,这些渔具就用于海洋捕捞了。沿海地区遗址和其他遗址,出土了不少纺轮、网坠、鱼钩、鱼叉,说明了这一点。到了周代,捕鱼方法又有了新的改进。出现了罛、九罭、讪、罩、笱、潜等捕鱼工具和捕鱼方法。罛,是捕大鱼的网。九罭,是捕小鱼的网。讪,是撩网。罩,是鱼笼。笱,是能入不能出的捕鱼工具。潜,即后世的人工渔礁。捕捉较大的鱼类是用箭或带索标射杀。内陆捕捞的同时,先民们已开始把目标指向海洋。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就已开始利用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了。考古工作者在我国沿海的广大地区,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人类留下的贝壳堆。如旅顺大连市郊的小磨盘山贝丘,发现于1939年,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5米,厚0.5米,贝丘堆积内的贝壳以长牡蛎为最多,蛤仔次之,还有一些蝾螺。螺壳的尾端大部分被击掉,是食用的结果。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些“贝丘是原始人类在各岛居住时将吃剩下的海产牡蛎、鲍鱼、蛤仔、海螺等各种贝壳介壳堆积而成”。商周时代,我国海洋渔业有了初步的发展。海洋渔船的出现,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进步。在渔船出现之前,渔民只能在滩涂和浅海活动。渔船出现之后,才可以进入较深的水域,捕捉较大的鱼类。《管子·禁藏篇》记载:“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海也。”能够到“万仞”深海过夜和捕鱼,并有收获,说明船只网具和捕捞方法都已相当进步了。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这个时期,海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品。安阳殷墟出土了产于南海和印度洋的大龟、鲸鱼骨,以及鲻鱼骨。这说明,早在商代,中原地区已经能够吃到海产品了。秦代以后,我国海洋渔业有了进步。渔场开发是这一时期渔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我国沿海渔民,经过长期的实践,陆续开发了各海区的沿岸和近海渔场。据记载,我国渔场在清代以后被发现的是极少数,多数在清代以前被发现,并加以利用。而且,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各地渔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适合本地区的捕鱼工具和方法。捕获的品种众多,数量极为可观。

②养鱼。在天然的水域中捕捞鱼类是没有保证的,人们为了满足宴飨、祭神之需,渐渐地开始捕捉鱼类来饲养,这便促进了我国养渔业的发生。殷墟的卜辞中有“才圃渔”的记载。殷代的圃,是一个人工圈围的保护、繁殖、利用野生动植物的地方,圃中的鱼是人工保护的。这说明我国渔业已从捕捞开始向养殖前进。到了西周初年,我国出现了人工养鱼。《诗经·大雅·灵台》中有“王在灵沼,于牣鱼跃”的记载。灵沼,水池,当时是用来养鱼的。但是这时的养鱼是为了观赏游乐或者进行祭祀的需要,还不是生产性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才从观赏性的养殖,发展到了生产性的养殖。《吴越春秋》记载,当时的越国在会稽(今绍兴)有两口鱼池,“畜鱼三年,其利可数千万,越国当富盈。”西汉时期,我国挖池养鱼的规模扩大,池塘养鱼已相当发达。《史记·货殖列传》说,当时“水居千石陂,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正义》一书解释说:“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鱼卖也。”但古人刚刚学会养鱼的时候,养的都是成鱼。这种养鱼的方法直到北魏时期还是如此。用这种方法养鱼,虽然比较简便,但有很多缺点,如大小混养,容易产生大鱼吃小鱼的毛病;喂饲料时小鱼争不过大鱼,小鱼生长慢等等。由于这种方法有上述这些缺点,因而逐渐被采集鱼卵作种所代替,方法是在深薮大泽岸边取泥,利用散落在泥中的鱼卵,在池塘中自然孵化。到了宋代,人们又从捞取鱼卵孵化鱼苗,发展为在江河中直接捞取鱼苗来养殖。这样,不但鱼苗来之现成,而且也扩大了鱼苗的来源。当时,长江流域鱼苗的主要产地是江州。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对此曾有过详细的记载:“江州等处水滨,产鱼苗,地主至初夏,皆取之出售,以此为利。贩子辏集,多至建昌,次至福建、衢、婺……至家,用大布兜于广水中,以竹挂其四角,布之四边,出水面,出水面尺余,尽纵苗鱼于布兜中,其鱼苗时见风波微动,则为陈,顺水旋转而游戏,养之一月或半月,不觉渐大而货之。”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养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已经积累了养鱼的许多经验。他们认识到,多种鱼混养,能有效地充分地利用水体,而且他们对家鱼混养的比例有了一定的掌握。《湖雅》记载江浙地区的混养方法是:“一池中畜青鱼、草鱼七分,则鲢鱼二分,鲫鱼、鳊鱼一分,未有不长养者。”这种以鲢、草为主,配以鲫、鳊的多品种鱼混养的方式,直到今天仍被我国的一些地区沿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167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