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荀子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31 评论:0

战国末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况,时人又尊称其为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人。15岁时游学于齐,到当时以学术闻名于天下的稷下学宫学习,广泛接触了各主要学派的学说。经过分析比较,最后尊孔而学《诗》、《书》。之后,他曾游历于楚,考察于秦,议兵于赵。齐襄王即位后,再次回稷下讲学,成为一时大师,三次被推选为“祭酒”(学长)。后来,因受谗言所害,离齐之楚,被春申君任为兰陵令。春申君被害,他被免职,并以着书终老其间。门下弟子不多,韩非、李斯很有盛名。

荀子的学术源于儒家,但又吸收和总结了先秦的进步思想,建立了一个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他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说”相反的“性恶说”。这是他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认为人初生出来就有利欲之心,本性都很坏,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带来不可收拾的恶果。由恶到善,是后天学习、改造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他站在唯物论的立场上,反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错误思想,强调“制天命而用之”。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这个人定胜天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行贵于知”的观点,认为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在政治上,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强调尚贤使能,唯材是举。反对复古倒退的“治先王”,而要“法后王”即效法当今的文武周公之道。在君民关系方面,他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在经济上,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众农夫”等主张,用法治来约束国家财政、徭役等事务,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和限制工商业,打击工商业的欺诈投机行为,从而实现民富国强的愿望。《汉书·艺文志》着录《孙卿子》32篇,其中《大略》、《宥坐》以下6篇,可能是他的门人弟子所记录整理,也可能是后人伪托,今并存。荀子的学说博大精深,在战国诸家中首屈一指,汉初儒学诸家大多与他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荀子不仅在儒家学派的发展中承前启后,而且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136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迅雷铳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