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戊戌变法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15 评论:0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19世纪9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制度的压迫,又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于1898年(农历戊戌年)领导和发动了一场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它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康有为(1858~1927)的变法主张,主要是通过给皇帝上书来说服皇帝,以达到变法维新的目的。从1888年到1898年这十年间,他先后七次上书皇帝,反复陈述维新派的变法主张。他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提出:在政治上,要求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在经济上,要求兴办民族工商业,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在思想文化上,要求废除封建的八股、科举,提倡西学,改造儒学,办报纸、兴学堂、开民智、讲民权、自由、平等。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就是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着作。当时在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民族救亡的呼声中,维新派的主张得到了社会上层中比较开明人士的拥护,而他们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中又造成了很大的声势,形成了一股变法维新的潮流,促成了光绪皇帝变法的决心,维新派和光绪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改良派的大力支持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在短短的103天内颁发了一百多件关于新政的诏书和训令,制定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一些改良措施。主要内容有:

在政治方面,第一,针对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维新派把准民上书言事作为民主政治的开端而列入新政改革的总纲。第二,仿照日本明治维新,把建立君主立宪制作为奋斗目标,从“变官制”入手,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央设制度局,在地方设新政局和民政局以推行新政。同时改革旧官僚体制,裁减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作风。第三,删改则例。所谓则例就是通常所说的成规,各衙门治事的详细准则。则例是《大清会典》的新例、疑义、补足的汇集,由于是“钦定”,所以具有法律效力。清朝的会典从康熙时开始制定,几经修改,至光绪时会典正文已有100卷。则例也几经修改,繁琐至极。删改则例,使其简化,光绪明谕“仿照史表”的规格,将则例“分门别类,列为一表”。(《上谕》,《戊戌变法》(二))删改则例虽然没有涉及整个法制的变更,但对行政法也是有意义的变革。第四,免除旗人特权。八旗兵制在沿袭二百多年以后,到了清末,旗人的战斗力完全丧失,成为坐食口粮、懒惰成性的寄生虫。针对这一问题,康有为建议将旗丁改为民籍,“听其所好,择业而从”。要求“准旗人自谋生计”。光绪采纳了这一意见,令旗人“各习四民(士、农、工、商)之业,以资治生”。这项改革终于结束了二百多年旗人享有寄生特权的局面。

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有:第一,设立农工商总局和商务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为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以下一些办法。①提倡同时振兴农工商业,重点在强调机器生产。总的原则是改变以往自然经济造成的闭关、落后状况,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工商业。②就地取材、因地制宜。③行政措施与舆论提倡同时进行。④严禁胥吏勒索。⑤整顿赋税,减轻工商业者的负担。第二,兴修铁路,开采矿产。设立矿务铁路总局,派总理衙门王文韶、张荫桓专理,统辖全国开矿、筑铁路事务。成立铁路总公司,派直隶津海关道盛宣怀督办,修筑芦汉铁路。鼓励商人投资开矿,修铁路。第三,奖励创造发明,重视科技人才。光绪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新政诏书,对着有新书,制成新机器及创作新法而确有实用的予以奖赏。并令总理衙门拟定《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十二条。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主张兴学堂,建立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维新派主张以新学为学堂的教学内容,新学的核心是西学,同时包含属于封建思想体系的经世致用之学。维新派是通过两方面的实践活动建立资产阶级文化教育体制的,一方面他们大力开展兴学堂、办报纸、倡学会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废八股、变科举、兴学堂的资产阶级文化教育改革。

在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有:第一,继续裁汰旧军,用洋操训练新军,统一全国兵制。第二,通令各省机器局酌定快枪快炮式样及子弹分量造法,“以期利用”。谕令下达后,山东、湖南两省购买了制造新式快枪、快炮及子弹的机器,并新建枪炮厂。第三,根据臣工仿西法练民兵的建议,谕令以民团为民兵,加强民兵建设。第四,开武备特科,以选拔将才,并谕令各省筹办武备学堂。第五,谕令各省筹款以“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戊戌变法的军事改革,为建立全国性的近代化海陆军创造了条件。

由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戊戌变法,不但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而且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同时也是早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图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戊戌变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他们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助于民主思想和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从而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由于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这次改革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极力反对,从而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变法从6月11日到9月21日慈禧发动反动政变,共计103天,历史上称为“百日维新”。所有新政措施除保留一个京师大学堂外,全部被废除。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往香港和日本,其它改革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杨深秀、林旭、康广仁等“六君子”惨遭杀害。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推翻封建制度才能救中国。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125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舞蹈纹彩陶盆
下一篇:坞壁形制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