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王伯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322 评论:0

明代思想家、教育家。名守仁,别号姚江,因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二十八岁举进士,任刑部、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后以镇压江西农民起义、西南少数民族起义,及平定宁王宸濠叛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死后谥文成,后人称为王文成公。三十四岁开始授徒讲学,前后达二十五年之久。每到一处任职,都修建书院,倡办社学,利用从政之余讲学,先后创建龙冈书院,主讲贵阳书院,修濂溪书院。又集门人于白鹿洞书院讲学。在南赣、广西等地,举办社学。对明代书院、社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守仁像

王守仁的教育观与其哲学观分不开。他初潜心于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信陆九渊心学,是明中叶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继承、发展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思想,把“心”看成天地万物的本源,提出“心即理”说,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与王纯甫书》)又创“致良知”说,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答欧阳崇一》),“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传习录》下)。据此,他提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致良知”。具体内容是“明人伦”。把封建道德规范说成是先天的良知,以封建道德灌输作为教育的中心任务。道德修养的关键在“存天理,灭人欲”。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和“行”是互相渗透的同一过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强调封建道德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要人们在道德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功夫。学习上反对朱熹“穷理之要在读书”的观点,认为为学在“明白自家本体”,读书只是寻求工具、方法而已。强调“六经之实”在“吾心”中,要求用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达到对“良知”的体认。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典籍,“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传习录》中)。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反对一味督责鞭挞,使儿童“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传统的教育方法,主张要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捡”(《王文成公全书·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的心理特点出发,像园丁栽培花木一样,通过歌诗、习礼、读书、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儿童的智慧,增进儿童的身体发育,使儿童“乐习不倦”、“日长月化”。着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的学说及其关于道德教育、教学思想、社会和儿童教育等思想在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并流传到日本等很多国家。(参见“王守仁”条。)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11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王安石变法
下一篇:王昌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