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通宝钱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57 评论:0

“通宝”,即流通的宝货之意。通宝钱改变了过去以重量为钱名的旧制,而是以通宝(或元宝、重宝)为钱名,以帝王年号为主要标志的铜质钱币。这种钱币的发行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止于清朝末年,共流通了1 290年。最早的通宝钱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时铸造的开元通宝,在这里,“开元”不是年号,而有开辟新纪元的含义。其形状为外圆内方,肉好皆有周郭(钱体为“肉”,钱孔为“好”,钱周圈加厚的部分称为“郭”),钱的直径为2.4厘米,币材以铜为主,另加少量铅、锡合金,其比例为:铜占83.33%,白蜡占14.56%,黑锡占2.11%。每枚通宝钱重约4克,一千文重合唐衡制六斤四两。开元通宝发行以后,法律规定每枚钱币的重量为“一钱”,钱成为一个新的衡制单位,十钱等于一两,开创了两以下十进位的衡法,以后历代铸钱大小轻重都以开元通宝为标准,“钱”这一重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开元通宝产生以后,各朝所铸通宝多数是年号钱,表明它是某个朝代某个皇帝统治时期权力的象征,为后世研究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参证资料。与宋同时的辽、金、西夏以及后来的元代钱币也属通宝钱体系。开元通宝以及后世的通宝钱,也反映了中国书法的演变,为后世钱文书法提供了榜样。

总的说来,中国钱币上的文字先秦为大篆,秦至隋以小篆为主,通宝钱在唐代多为隶书,五代十国的南唐时开始采用真书,两宋时采用真、草、行书与隶、篆书并用。宋代通宝钱的一大特色,就是出现了“对子钱”,即同一种年号钱,往往同时有两种书体,或篆、楷,或行、隶等相配成对,这些钱的大小、铜质、厚薄以及穿孔、轮廓广狭等全都相同。如北宋仁宗、神宗时期的真、篆书对钱;宋徽宗时期的篆、行书对钱,篆、隶书对钱;南宋高宗时篆、隶、真三体书对钱等。不过宋通宝钱的多书体以及对钱的形式,延续到南宋淳熙七年(1180),又复归于同一,而开始代之以一种纪年和纪地钱文的钱币形式。通宝钱币上的文字大多出自名家手笔。如唐开元通宝即为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宋代的元佑通宝的文字有司马光、苏东坡写的。宋代还有皇帝亲自书写钱文的,这种由皇帝亲自书写钱文的钱,叫做御书钱。如宋初淳化元宝就有宋太宗赵炅亲笔书写的真、草、行三种书体。在宋代御书钱中,最着名的要数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所书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了,有所谓“铁画银钩”之称,为藏钱家们所喜爱。此外,也有不少钱币上铸有星、月、太阳、莲纹等等各种不同的图案或标记,有专家认为这是受西域钱币上铸星月图案的影响,仅仅是钱币上的一种图案或标记而已。

开元通宝(正、反面)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115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铜圭表尺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