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说文解字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29 评论:0

东汉着名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许慎编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许慎(约67~约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人。曾师从贾逵受古学,博通经籍,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曾由郡功举为孝廉,官至太尉南阁祭酒。《说文解字》创稿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成书于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历时22年。本书创作的初衷是为了驳斥今文学家在解释经籍时的某些说法的,没想到后人首先肯定了其在文字学上的贡献,从而变成了一部旨在分析文字形体结构、探究原始意义的经典着作。

《说文解字》俗称《说文》,共15卷,共收篆文字头9353个,另收重文(即附于篆文下的古文、籀文字体)1163字,总共10 516字。许慎把这些字头按540部首分部排列,然后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关的部首依类相从地加以编次,从而形成“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的条理。《说文》是据古文经和《史籀篇》、《仓颉篇》等书加以广泛征引古书中的材料和先秦两汉学者的说法编撰而成的。其释字体例大致是:先列出篆文字头,然后释本义,再用“六书”的理论分析字的形体构造,有时还列出异体字,用形声声旁或“读若”来说明读音;然后收录异说,广证博引,以使其说丰满。《说文》是当时许多经文学家、文字学者的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为后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成就有二:一是总结阐发了“六书”理论(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一理论奠定了汉字形体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而在《说文》一书中,许慎率先科学地运用这一理论于汉字系统的分析。可以说,“六书”理论的阐述及广泛运用,是我国文字学真正产生的标志。另一成就,《说文》首创了部首分类体制,这一举措使纷纭杂乱的文字初步有了门类可归。这不仅使汉字有了便捷的检索方法,而且有助于后人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和对字的本义的深入理解。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说文》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有时候受小篆字形的束缚,不考字的本源,因而误解字形;再者,归纳的部首繁多,翻检起来仍不方便。

历代研究《说文》的学者很多,唐肃宗乾元年间,李阳冰规摹小篆,刊定《说文》为20卷。南唐时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世称“小徐本”。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徐铉同葛湍、王惟恭、句中正等人奉诏校正《说文》,补收了很多字,每字加反切注音,还加了许多个人的见解,此本世称“大徐本”(即现今通行本《说文》)。清代学者研究成就最大,据统计,研究《说文》的竟有203人之多,其中着名的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说文解字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史称“说文四大家”)。近人丁福保把研究《说文》的二百多种专着汇集在一起,编成《说文解字诂林》,共82册,书末附有通检,为阅读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版本有明崇祯年间毛氏汲古阁刊本、《四部丛刊》影印北宋刊本、清朝孙星衍校刊《平津馆丛书》本、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陈昌治本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101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朔望月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