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十三陵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99 评论:0

明代皇陵,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北十公里的天寿山下,距北京市区约四十四公里。是明代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即长陵(成祖朱棣)、献陵(仁宗朱高炽),景陵(宣宗朱瞻基)、裕陵(英宗朱祁镇)、茂陵(宪宗朱见深)、泰陵(孝宗朱佑樘)、康陵(武宗朱厚照)、永陵(世宗朱厚熜)、昭陵(穆宗朱载垕)、定陵(神宗朱翊钧)、庆陵(光宗朱常洛)、德陵(熹宗朱由校)、思陵(思宗朱由检)。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至清顺治元年(1644),历经二百余年的营建,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被燕山山脉环绕,中有朝宗河萦绕东流。从陵园大门起,左右连接有蟒山和虎峪山。依山就势原有绕陵垣墙一道,长约四十公里,并设有十个关口,置兵把守。现墙垣已倒塌不存。整个陵区既是统一的整体,又各自独立。每一陵都建在一个山下,每一陵都叫“宫”,每宫外面都有红色宫墙包围。各陵除面积大小和建筑繁简不同之外,其布局规制基本相同,各陵均由石桥、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宝顶等主要建筑,并设有神库、神厨、宰牲亭、朝房、神马房等附属建筑。当时有监、园、卫等职专司守卫和祭祀活动。在十三陵中,长陵建筑规模最大,献陵最为俭朴,景陵次之,承陵、定陵最为豪华。

长陵为明成祖朱棣之墓,建于1413年,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基本建成。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由陵道和陵园两部分组成。陵道由石牌坊、大红(宫)门、碑亭、石兽、石人、龙凤门等组成,长达7公里,充分显示了帝王的尊严。石牌坊建于嘉靖十五年(1536),全部采用汉白玉石构件组成,面阔五间,为六柱十一楼,宽约二十九米,高约十四米,雕以云、龙、怪兽、狮子、麒麟等图案,形态逼真生动。它是我国现存保留比较完好的明初大型石坊建筑之一。大红门面南,红墙黄瓦三开门,是陵园的总门,门东边是蟒山,意谓青龙,西边是虎峪山意谓白虎,象征二将守卫大门之意。碑亭为重檐四出歇山顶。碑亭四角有白石华表四座,亭内是高约6.5米驮于龟背之上的明成祖的神功圣德碑。石象生立于碑亭至龙凤门之间神道的两侧,共有石兽二十四座,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四座,均为二立二卧;石人十二座,文臣、武将、勋臣各四座。均用整块巨石雕成,体积庞大。为明代早期作品,距今已有五百四十多年的历史。龙凤门是一座汉白玉牌坊,为三门朝南并开,门与门之间有短垣连接。因三门之上均雕有石火珠一颗,故而又称火熘牌坊或火烧门。长陵从石牌坊到龙凤门这条神道最初仅为长陵专用,待十三个陵墓的逐渐增多,就成为整个十三陵所共用的祭祀通道了。

长陵的陵园部分由陵门、神库、神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和宝城等组成,分成三个院落。祾恩殿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坐落在以汉白玉为护栏高3米的三层石台基之上,面积为1 956平方米,东西九间,长66.75米,南北五间,宽29.31米,为黄瓦红墙重檐,殿内有32根十米高的楠木柱。中央四柱最大,高14.3米,直径1.17米,其他所有木制构件也均为楠木,均未施彩绘,庄重无华。至今仍香气尚存,完整无朽,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之一,也称“楠木殿”。是祭陵时行祭祀礼之地。在十三陵中,只有长陵的祾恩殿还保存完好。明楼在祾恩殿后,平面为方形,四面辟券门,中央为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顶。高14.78米,黄瓦重檐歇山顶。斗拱为上层九踩,下层七踩,上檐下额书“长陵”二字匾。明楼中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碑。楼前有石刻香炉一个,烛台二个,花瓶二个,合称为石五供。明楼后便是宝城,圆形砖砌,直径约三百四十米,周长7公里。上有垛口,形似城堡,墙内为厚实的封土,封土下即为地宫。宝城与明楼之间有甬道相通。

长陵除陵园本身外还有东西二坟,分别位于德陵馒头山南和定陵西北。分别埋葬着朱棣的十六位陪葬宫妃,因其坟形如深井,故名东西井。

永陵位于长陵的东南方,是明世宗朱厚熜和他的三位皇后的陵墓。陵园主要部分有三进院落,享殿(祾恩殿)七间,两庑配殿各九间。这些现已不存,残留的陛石上雕有龙凤图案,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是明代雕刻艺术的杰作。明楼尚保存完好,为十三陵中之冠。斗拱飞椽额枋等均为石雕。宝城的垛口和甬道为石砌。永陵是十三陵中保存较好的一处。其构造极为精美细致。

定陵位于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是明神宗朱翊均和他二位皇后的陵墓。万历十年(1582)神宗带领文武官员、术士、钦天监等亲自选定陵址,并于次年开始动工兴建。动用军士工匠三万余人,历时六年,耗资八百万两白银。现仅有明楼、宝顶和地宫尚保存完整。明楼为重檐黄瓦歇山顶,四角及台基均用巨石拼砌而成。枋椽斗拱也为石雕,并饰以彩绘。定陵现存的主要部分是地宫。进入地宫要经过长达四十余米的砖隧道和石隧道,然后进入隧道券——地宫的外室。地宫的总面积为1 195平方米,地宫距墓顶27米,由前中央左右五个殿堂构成。为石拱券结构,均用汉白玉雕成,异常坚固。地宫的大门每扇高3.3米,宽1.8米,重达40吨。门扇上方是宽84厘米、厚30厘米、重10吨的长方形青铜大梁,门内有顶门用的“自来石”,高1.6米,两端刻莲花瓣,前殿和中殿纵向长58米,宽6米,高7.2米。全部用金砖铺地。中殿设有品字形三个汉白玉石“宝座”,座前摆有五供。在中殿两侧,各有一条通道,可达左右配殿。殿中均有用汉白玉和金砖砌成的棺床,床上没放任何东西,只是中间有一长方形孔穴,内填黄土,称为“金井”。地宫中面积最大的是后殿,也称玄堂,是地宫的主要部分。面积274平方米,高约9.5米。地面为磨光的花斑石。棺床中间摆放着一大二小三个棺椁。中间为万历皇帝之柩,左右两侧是孝端、孝靖两位皇后之柩,周围有二十六只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从1956~1957对定陵地宫的发掘中出土各种金、银、玉、瓷、漆器、丝织品等三千余件。其中金冠和凤冠用细如发丝的金线以及数千颗珍珠宝石镶嵌,极为珍贵。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1958年我国在十三陵区建成水库。成为着名的游览胜地。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95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十六天魔舞
下一篇:十通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