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山水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36 评论:0

简称“山水”。中国画画科之一。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有山水与屋本(一称界画)两科,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等均可入山水画。传统依画法风格不同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没骨山水”、“浅绛山水”、“水墨山水”等。独立的山水画创于魏晋、南北朝间,文献载,东晋顾恺之即画有《雪霁望五老峰图》。虽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但已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南朝宗炳与王微完成了两篇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和《叙画》。隋唐时始独立成熟,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吴道子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没骨山水亦出现于敦煌壁画中。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审美认识上达到一个高峰。继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分别开创或继承南北山水画派之后,关仝、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各擅胜场。荆浩《笔法记》,郭熙父子《林泉高致》,使山水画理论更加体系化。经南宋画家对寄幽情美趣于精粹景色中的探索,至元代尤其是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山水画又出现一重视主观抒发与风格创造的新高峰,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也完成了诗、书、画的统一。明代董其昌简化古人创造的山水形象,参照书法开合起伏原则,用以构置平面化的山水境界,造成了山水画的又一变异。入清以后,一派沿袭董其昌变化古法,在笔墨风格上谋求新意;另一派面向自然亦发挥笔墨传情效能,独抒个性。石涛撰写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画谱》)更是古代山水画论中最优秀的名篇。

在艺术表现上,中国山水画讲究用笔、皴法、布局和意境的表达,要求“以小观水”,“折高折远”,游动视点把高远、平远、深远、阔远巧妙加以运用,重视“势”的表现与“开合起伏”。并按写境与造境两种意境构置方式,实现画外意与“意外妙”,达到情景交融。这样,中国山水画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90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山海经
下一篇:山西五台南禅寺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