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麦积山石窟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56 评论:0

麦积山在甘肃省天水县的东南,因其山形颇似麦垛,故称麦积山。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及其成为佛教寺院乃始于南北朝的初期,其后隋、唐、五代、宋、明、清各代都续有维修或增塑,唯独元代没有染指,所以麦积山石窟纯是汉式的壁画与造像。麦积山高142米,近300龛造像都开凿在垂直的山腰崖壁之上,各龛窟之间全靠栈道相连接,其据势之险要,窟凿的艰辛也就可想而知。由于长期自然力的侵袭,麦积山山体的中间部分早已纵断崩裂,龛窟也因此被分成了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东崖的龛窟,主要的有涅盘窟、千佛廊、散花楼上七佛阁、牛儿堂及中七佛阁等,规模都相当大。涅盘窟始凿于北魏晚期,窟前排列着六支石柱,形制颇似四川的崖墓。窟内塑像虽经明代重修但犹可看出魏代的风格。千佛廊长30余米,始凿于魏代的200余尊石胎泥塑密密排作上下两窟,但因多经后代修饰,早就原貌尽失了。散花楼上七佛阁是麦积山石窟中规模最为宏伟的,这座七间八大柱的汉式崖阁开凿在离地面5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每两大柱之间一个佛龛,共有七佛龛。造像共75尊,其中两尊天王像为宋代修塑,其他的则为明代乃至清代所修塑。龛壁及龛顶天花板上都绘有近似隋或初唐作风的壁画。牛儿堂也是汉式四支柱,共3佛龛,柱头上的石雕斗拱是佛教汉化的见证。其中脚踏牛儿的天王像和蹲伏其下的牛儿刻画得威猛生动。西崖三大窟,最大的是万佛堂,堂内四壁,满缀着不胜细数的小浮雕“贤劫千佛”,龛楣上亦塑有小型圆雕供养人及作为背景的山水浮雕。这些众多的塑像,罗列了从魏及其后各代的作品。其中,迎门而立、高在3米以上的一尊唐塑宋修的接引佛,其慈祥、温和与亲切神态的刻画最为生动、贴切,是一尊优秀的塑像。天堂洞在西崖的最高处,有从他处移来的沙石质魏代造像三尊。此洞最有特色的是完好地保存了一幅表现古代骑士驰骋搏杀、气氛惨烈的战争场面的壁画。西崖三大窟中最小的一个便是被称为麦察127号的洞窟,这里保存的壁画最多,魏代泥塑和石刻造像也都保存得相当完整。麦积山石窟的与众不同处,除了纯是汉式造像及其所体现的本土风韵之外,最主要的还在受岩质和其他自然条件的制约,而出现了石胎泥塑这种非常特殊的造像手法,这种手法又恰恰便利了各朝代造像风格的次第推演,并由此形成了体骨清癯、面容扁方的魏刻与其后历代尤其是身相丰盈、塑技纯熟的宋代泥塑济济一堂、相与媲美的大观局面。这些自5世纪以来创作的佛教造像尤其是数逾千尊的大型泥塑的存在使麦积山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泥塑石窟。

麦积山七佛阁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67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