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龙门石窟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8 评论:0

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之后我国北方最大的一处石窟群,始凿于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它是北魏后期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龙门石窟地处洛阳市南25公里处的伊阙,石窟群就开凿在伊水两岸的岩壁上,其2000余个龛窟、10万余尊造像、40余座浮雕佛塔,大部分都分布在伊水的西岸,东岸则多为唐代洞窟。西岸北魏时期的洞窟最具代表性的有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魏字洞、石窟寺等。古阳洞四壁满布佛龛并大多刻有造像铭记,当是北魏贵族发愿造像最为集中的一个洞窟。龛内佛像的造型也都是当时流行的瘦削型,下垂的衣裙刻画为极规则的叠纹,龛额上雕造的故事画像也很有绘画的趣味。宾阳洞共有三窟,所以也叫宾阳三窟,其中间的一窟为北魏时所完成。这是一处布局严谨、技巧出色的造像群,其中释迦牟尼坐像及其左右二弟子、二菩萨的刻画和背面石壁上的头光、身光、藻井等雕饰都极为严密、精致,传神而又多彩。宾阳洞其余两窟则为唐代所续成。莲花洞内正中为5.3米高的立佛,旁有高为4.2米的二菩萨立像,四壁亦一样嵌满了各类浮雕。窟顶大莲花藻井六尊飞天环绕,洗练地表现出生命的律动,充分发挥了雕塑艺术所特有的体感的胜长。其他如魏字洞、火烧洞的力士,石窟寺的供养人浮雕等都是北魏时期所创作的优秀作品。从西魏到唐初,龙门虽续有造像,但终不成气候。直至初唐以后,龙门造像才再卢舍那大佛次形成高潮。唐窟依然多在西崖,自北而南次第开凿。主要有潜溪寺洞、敬善寺洞、狮子洞、双洞、万佛洞、惠简洞及奉先寺等,大都是唐高宗时所建。西崖最南的极南洞、东山擂鼓台、看经寺诸洞则是武则天时所新辟。在龙门的唐代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当数奉先寺。这个石窟的开凿,历时不过3年零9个月,而规模之大却居龙门之冠。这种速度与气派当与当时所拥有的实力分不开的。奉先寺本尊卢舍那佛坐像高17.14米,据唐开元铭记“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二菩萨七十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五十尺”,这样大的雕造规模及造像群内在关系的缜密,充分显示了当时工程技术人员与艺术家们的豪迈气度和高超技艺。卢舍那大佛的端庄、温和、睿智与大度,不仅体现了匠师或主事者的艺术追求,也形象地体现了当时人们已对西来佛教作出了完全中国式的演绎。佛教艺术自从在中国落地生根,艺术家们就一边摹传,一边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使之逐步中土化,逐步从天国走向现实人间。龙门的唐代造像,在丰腴的体态中表现出情性的温馨、慈爱与宽容;在奔放的动感中表现出精神的信仰、欢乐与殷实。其风貌的瑰丽,造型的多姿,技巧的高超,俱足反映唐代艺术的成熟与辉煌。

大足石刻·玉印观音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61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六朝志人小说
下一篇:龙山文化黑陶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