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是宋国贵族。父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母颜氏。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多能鄙事”。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15岁即“志于学”,“三十而立”,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不得志,返鲁。“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鲁定公九年(前501)见用于鲁,任中都宰,“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再行为大司寇。孔子任于鲁,齐人恐惧,以女乐馈于当政之君鲁定公,欲以怠堕鲁国之政,果然奏效,孔子感到政治抱负难以施展,便带领弟子开始了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生活。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归鲁,仍不被重用。晚年致力于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
孔子的一生,在宗教天命观上,敬重天命,但却怀疑鬼神。在哲学思想上,他的天道观包含着辩证法因素,他的人道观的主要特点是标仁智以统礼乐。在认识论上,他提出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认为前者高于后者,但他没有举出一个生而知之者,即便他自己,也“非生而知之”。所以他十分强调学而知之,认为不好学即有“六蔽”之患,他自己一生“好学不厌”,主张学行并重,学以致用。非常崇尚中庸,称中庸为至德,要求君子在处事过程中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过犹不及。在伦理思想上,他强调“仁”,把它做为伦理思想之根本。此外他还提出忠、信、恕、孝、悌、恭、宽、敏、惠、义等道德规范,特别重视道德修养,提出关于修养方法和修养境界的理论。在政治思想上,他提出“为政以德”,主张君主集权,却又反对个人独裁与大臣专权。他称颂周制,但并不认为周制是永恒的、尽善尽美的,更非主张复古。在政治思想上,他崇尚“大同”。在教育思想上,他主张“有教无类”,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理想人才。他的教育内容涉及道德教育、知识教育、美育教育、体育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举一反三”、“因材施教”等等,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此外,他在法律、经济、军事、心理学、美学、逻辑学、史学等方面也都提出过极为深刻的见解。
孔子生前没有把他的思想着述成书,死后,弟子们搜集他生前的言行,编成《论语》,来传述他的思想。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思想从此便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所以,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孔子本人也不断地被封建统治阶级上尊号,成为“圣人”、“万世师表”等等,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儒家文化的奠基者和创造者,全世界公认的历史文化名人,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尊敬。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48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16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2-11-1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