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尊敬老人也是每个晚辈应尽的社会义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内部的协调,关系到人们的实际幸福,也关系到某个社会的稳定。因此,中国传统道德理论把“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所谓“齐家”,最主要的就是要处理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在所有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最为密切的伦理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天然的生养关系。
数千年来,“见其长老而敬礼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切有教养的人,都把“在家敬父母,出外敬长老”当作为人处世的起码的道德准则。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老有所终”,孟子大声疾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可见,敬老,包括对自己父母的“孝”和对别的长辈的“敬”。中国有一句古话:“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在中国人看来,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真诚地去爱他人呢?所以,对父母孝敬是立德之本。《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这是一个概括的说法,是说对于父母好、善待父母就是孝。中国传统道德对于如何善待父母提出了两方面要求:养体和养志。养体就是以尊敬的态度、快乐的心情、合乎礼义的言行来奉养父母,使其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达到满意;养志就是让父母生活得快乐、安心、舒适,没有忧愁。
在中国古代,涌现出许许多多孝的故事,如三国时期陆绩怀揣橘以孝母,汉代花木兰替父戍边,少女缇萦上书救父,清代康熙年间朱寿命三千里寻母等等感人的故事,都反映了敬亲爱亲、救亲于危难和历尽艰辛寻亲的孝行,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对别的长辈的“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其年长而敬礼之”,“为长者折枝”都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具体表现。敬老的故事举不胜举,最有名的要数汉代开国功臣张良桥下拾履。张良替老人拾鞋穿鞋,恭敬地接受老人的所有苛求。老人三次约他桥头相会,也不说明原因,他挨了老人的批评也不埋怨。他能够这样做,就是尊敬老人的高尚品格。老人正是看出“孺子可教”,可赋予重任,才放心地把兵书珍本交给他。张良日夜苦读,终于成为一个精通韬略的军事家。后来他与韩信、萧何成了辅佐汉高祖刘邦推翻秦王朝统治,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的开国三杰之一,因大功被封为“留侯”。刘邦曾经多次在群臣面前赞扬他“在军帐中运用谋略,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进履的故事广传天下,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43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