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讲气节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51 评论: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话。这句话最早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据记载,北齐政权建立以后,文宣皇帝高洋大肆镇压过去的元姓贵族。为了苟且偷生,有的元姓家族的人想请求改姓高。元景皓说:“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后来,改姓高的元姓贵族得以重用,而元景皓由于不肯改换他姓而被杀。从此,“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便成了中国历代宁可杀头也不愿丧失气节的英雄们的共同的象征。

重气节历来是中国历史上士大夫的一种人生态度。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气节具有了不同的含义。秦汉以来,臣下对君主“无有二心”的忠顺就是气节的表现。根据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一仆不可二主,所以许多人誓死不肯屈服。南宋着名的将领文天祥,为了抵御蒙古的军队,挽救国家的命运,变卖家产,充当军费,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后来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诱降,文天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虽然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可他见到元世祖忽必烈时仍旧坚持站立不下跪,十分豪迈地说:“宋朝已经亡了,我身为宋朝的状元宰相,但愿一死,不愿苟活。”

东晋时代的大诗人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更是重气节的表现。陶渊明出身贫寒,家境不好,他即使在做官以后,仍旧体察民情,从不像有的官吏那样剥削人民。有一次,上级官吏到下面视察。按照惯例,大多乘机勒索。其他官吏都劝陶渊明要“衣冠楚楚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听后,十分感慨地说:“我怎能为了得到这五年来的官俸,而向那种得意的小人卑躬屈节呢!”即日便辞官还乡,还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归去来辞》。这种自重自洁的不肯奉迎贪官污吏的品格,也是为后人所称颂的讲气节的精神。

林则徐以民族利益为重,作出了令世人拍手称快的“虎门销烟”的壮举。在受到道光皇帝的罢官后,他义无反顾地表示,自己宁可遭流放、诽谤,也不会放弃反对侵略者的信念。他说:“尚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正是在这种民族气节的支持之下,林则徐在受到非议、革职、流放之时,仍旧上书建议筹办海防之事。这些不惜为气节献身的信念和追求,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不息。

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已经看到了追求仁和实现仁并不是容易的事,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们的“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无一不是表明了人们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不畏牺牲的气节。千百年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观念从各方面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这也是在各朝各代不断涌现大批仁人志士和英雄人物的精神动力。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人们一直称颂那些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视死如归的有气节的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38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姜夔
下一篇:交食及交食观测法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