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13 评论:0

1894年7月—1895年10月发生的后起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新老殖民国家开始把侵略目标投向尚未完全被分割的少数地区。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蒸蒸日上,迅速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对外扩张政策则自明治初年即已确立。70年代后,日本积极扩军备战,推行“大陆政策”,把朝鲜与中国作为其主要侵略对象。1893年底,日本大体上已完成了对中国的作战准备,便寻机制造事端,以发动对朝对华侵略战争。1894年春天,朝鲜全罗道发生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朝鲜国王请求清廷出兵协助镇压。日本也竭力劝诱中国出兵,以提供其“保护在朝臣民”的借口出兵干涉,把中国拉入未来战争。6月,经朝廷批准,李鸿章先后派太原总兵聂士成、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官兵共3500人进驻汉城以南牙山港;并派“济远”、“威远”两舰开赴汉城(“平远”号已在仁川)。清政府并照会日本外交部:一俟抄剿完成,即将部队撤回中国。

日本政府窥知清廷已落入他们设计的圈套,于月初便已成立战时大本营,先后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返任和保护侨民为名,派出一支400人的海军陆战队、一个8000人的混成旅团,占据汉城至仁川一带的战略要地,日本海军则派出8艘军舰,控制了釜山和仁川港。镇压东学党起义后,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日本拒绝撤兵,反而提出了干涉朝鲜内政的所谓“改革方案”,蓄意制造事端。双方屯兵朝鲜,战争一触即发。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等幻想通过外交途径,运用“以夷制夷”之策,制止日本侵略。他奔忙于欧美列强之间,乞求调停,结果一无所获。日方在外交上则以保护列强在华利益为条件,换取了他们采取有利于日本的“中立”,使日本得以放心地进攻中国。清廷遂派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丰升阿等四军共13000人取道辽东渡鸭绿江进驻平壤;另外抽调兵力2000人从天津雇英商“爱仁”、“高升”、“飞鲸”三轮运兵渡海增援牙山。7月23日晨,日军混成旅团悍然进攻汉城,攻进王宫,劫持国王,组成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朝鲜亲日傀儡政权。同日,日本大本营获悉清军海道增援牙山的情报,命日本联合舰队进行拦截,破坏清军增援计划。7月25日,日本“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在丰岛西南海面上,对从牙山返航的清军“济远”、“广乙”两舰发起攻击。“广乙”受重伤东逃至朝鲜十八岛附近搁浅,管带林国祥等将舰自毁登岸至牙山。“济远”因战舵被毁向西退却,恰好“高升”号、“操江”号自天津向东驶来,加入战斗。“济远”以尾炮重创日“吉野”号,迫其逃遁而去,管带方伯谦却贪生怕死,只顾逃命,未能及时给“吉野”以致命一击。“高升”号被日“浪速”击沉,“操江”号亦被日“秋津洲”掳去。丰岛海战中,清军死伤八百余人。

7月25日,日本陆军混成旅团,在旅团长大岛义昌率领下,由汉城龙山出发,进攻驻守牙山的清军。当时清军由聂士成率主力驻牙山东北五里的成欢驿,由叶志超驻公州。7月28日,聂士成率部于成欢驿英勇抵抗进犯日军,给日军以沉重打击,29日,聂士成兵败,退至公州与叶志超汇合,叶志超率部北逃,8月21日抵平壤。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宣战后,清政府决定增兵平壤,南下驱逐日军,并命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海军分守各自海口。北洋海军主力集结在黄海北部,扼守渤海湾,并策应在朝清军。日方则派以山县有朋为司令官的第一军15000人北攻平壤奉天,牵制清军主力;第二军则伺机攻占辽东半岛。8月下旬,叶志超率败军抵达平壤后,矫言沿途屡败日军,反受朝廷嘉奖。8月25日,清廷又命叶志超总统平壤驻军计35营。9月,日军逼近平壤,清军依城划分了各军防区,赶修工事。9月14日,日军北路两支部队攻占了城北山顶数垒,当晚叶志超主张弃城逃跑,为左宝贵制止。15日,日军从东南、西南、东北、正北四个方向向平壤发起总攻。左宝贵亲登玄武门,指挥部众拼死杀敌,不幸中炮阵亡,城北阵地相继失守,玄武门为日军攻破,叶志超悬白旗乞降,并下令撤军。马玉崑、卫汝贵部刚刚击退东南、西南两路日军,正准备反击,忽闻撤军令,被迫率部回城。叶志超率军逃过鸭绿江,退至九连城、凤城一带。

9月17日,日本先遣队由平壤出发北上,把侵略战火烧至鸭绿江边。9月16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舰队主力,由大连湾护送增援平壤清军至鸭绿江口大东沟。17日上午10时,北洋舰队正拟准备返航之时,日本联合舰队突然出现在西南海面上。丁汝昌立即命令各舰起锚应战。北洋水师以“定远”为旗舰,成“犄角鱼贯”阵迎敌,日本舰队则排成鱼贯纵阵来攻。双方舰队不断接近,北洋水师改“犄角鱼贯”阵为“犄角雁行”阵,以“镇远”、“定远”两铁甲居中,准备发扬各舰舰首主炮的炮火威力攻击敌人。12时50分海战开始。日舰集中火力攻击北洋舰队右翼阵脚的“超勇”、“扬威”以及旗舰“定远”。战斗开始不久,“定远”桅楼即为敌舰排炮击毁,信旗无法发出。提督丁汝昌负伤,舰队失去指挥,阵形紊乱,被敌舰包围。但中国广大海军将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刘步蟾代丁汝昌指挥,誓死抵御,不稍退避。“超勇”被击中起火,在近沉没之际,前部炮火仍发射不停。“致远”中弹累累,且弹药用尽。管带邓世昌下命全速撞向日舰“吉野”号,不幸为敌炮击中沉没,全舰官兵250人壮烈牺牲。激烈的海战达5小时之久。结果,北洋舰队“致远”、“经远”、“扬威”、“超勇”被击沉,“广甲”自毁、“来远”等舰重伤,官兵伤亡千余人。日舰“西京丸”、“比睿”、“赤城”、“松岛”受重创。论损失,中方大于日方,不过北洋舰队主力舰“定远”、“镇远”无恙,舰队实力尚存。但李鸿章坚持“保船制敌”方针,令北洋舰队避守威海卫一隅,放弃制海权,为日后造成坐困局面。

平壤、黄海战后,日本凶焰大张,进一步把侵略战争的战火烧到中国境内。10月24日,日军一部由朝鲜义州渡鸭绿江来犯。守鸭绿江防线清军共80余营3万余人。但清军毫无斗志,一触即溃。几日之内,鸭绿江防线被攻破,日军连陷九连城、安东(今丹东)、凤凰城(今凤城)。以后宽甸、岫岩、海城等辽东重镇相继失守。而日军二部则自10月24日起在联合舰队掩护下在花园口登陆。当时金州、旅顺、大连地区的清军大部已被调往鸭绿江一线,留下的只有30余营官兵,且一半以上是新募而成。日军在花园口登陆的12天中,清军无任何阻击。金州、大连湾落入日军手中。其后旅顺守军徐邦道部英勇抵抗,兵单无援而败退。日军攻入旅顺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日军在辽东战场得手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山东半岛,以图消灭匿驻于威海卫的北洋水师,对清政府施以新的打击。1895年1月20日,由大山岩率领的山东作战军25000人在联合舰队护航下从荣城湾分批登陆。1月25日,日军兵分两路,北路直扑南帮炮台,南路指向威海。1月30日,日军进攻南帮炮台,守军伤亡惨重。下午炮台陷落。北帮炮台守军望风而逃。丁汝昌下令炸毁了北帮炮台。日军对威海军港形成包围之势。2月3日,日军合击北洋舰队。战斗中,“定远”中鱼雷后自毁,“来远”、“威远”、“宝筏”、“靖远”相继被击沉,刘步蟾自杀。清军伤亡惨重,弹药将尽,丁汝昌下令沉船,但无人执行。一些洋员与无耻将领要求投降,军心涣散。丁汝昌自杀殉国。马格禄、牛昶炳等盗用丁汝昌名义,向日军投降。北洋舰队所剩“镇远”等10艘舰艇、刘公岛炮台及军资器械,全部落于敌手。2月17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全港,北洋水师宣告覆灭。3月,清军又连失山海关外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军事要地。清军在辽东战线全线崩溃,清政府上下转向求和罢战。3月20日至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方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谈判。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政府放弃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白银二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后日本在俄、德、法干涉下放弃了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马关条约》是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签订的空前的屈辱条约,其丧失领土主权之重,赔款数额之巨,开创了《南京条约》以来的记录。这也势必激起中国人民更加激烈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36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甲骨文
下一篇:艰苦创业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