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玑衡抚辰仪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207 评论:0

也叫精密赤道浑仪。清朝乾隆九至十九年(1744~1754)造。主要用以测定天体的赤经差、赤纬和真太阳时。玑衡抚辰仪与古制浑仪一样分为三重。最外一层直衡六尺,古称六合仪,只比古制浑仪少了地平圈。它主要由云座托着南北正立的子午双环圈组成,双圈外径6.3尺,规面宽3.2寸,中空一寸,侧面厚九分,用铜枕将双圈固定在一起,空隙的中线就是子午正线。圈上刻着去极度,北极高度取北京所在的地理纬度,与天赤道平行的天常赤道交于距两极90度的子午双圈上。天常赤道(赤道圈固定不动)外径6.12尺,两面刻有周日时刻。子午圈下面的云座西面有一孔穴,穴内有狭缝,用它来校正铅锤线是否垂直,以保证观测仪器位置的准确。中间一层称为古三辰仪,但无黄道圈,它由平行于天常赤道内的游旋赤道圈和连接着南北两极轴的赤极经圈组成,经圈外直径5.55尺,规面宽2.2寸,中空1.2寸,侧面厚8分,圈两面刻有去极度,游旋赤道圈的直径和规面宽度与赤极经圈相同,只是比它厚了四分,两面刻着周天度360度。最内层为赤经圈,古称四游仪。实际上是一个双层的赤经圈,贯于南北两极轴上,外直径为5尺,规面宽1.6寸,中空1.4寸,侧面厚7分,两面刻有南北纬度各90度。联接两极的双层部件叫直距,宽1.6寸,中宽1.4寸,厚7分,用它来指定时刻和固定窥衡。窥衡置于直距中间,长4.72尺、中空一寸、方1.2寸,其上端圆孔中有一十字丝,下端有一小圆孔。转动游旋赤道圈和窥衡,将星、十字丝中央和圆孔联成一直线时,就可读出该天体的赤道坐标读数。窥衡右侧安装的一直表,以指示纬度。玑衡抚辰仪基本结构和原理,类似汉唐以来浑仪的传统制度。但是,它大胆地舍弃了地平圈和黄道圈,简化了古浑仪之结构,减少了不必要的部件,扩大了观测天区,提高了观测精度,这在浑仪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玑衡抚辰仪的用法虽和赤道经纬仪相似,但不同的是它多了一个可以转动的游旋赤道圈,这样在测星的赤道坐标之时,可以直接从上面直接读出此星的赤道经度,测量起来误差小、方便。其用法大致如下:测太阳,先转动四游仪,用乌玻璃遮挡的窥衡对准太阳中心,务必使窥孔与十字丝中心重合,将仪定住,此时四游仪所指天常赤道圈上的时刻,就是所求当时的太阳时。如所求的时刻在正午,就要使用附件借弧表来观测,其方法如上。玑衡抚辰仪是清朝,也是为古观象台制造的最后一架大型观测仪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德国人劫往柏林波茨坦宫前陈列。1921年归还我国,现陈列于北京古观象台。

玑衡抚辰仪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3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霍小玉传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