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浑仪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81 评论:0

是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而制造的测量天体的仪器。我国浑仪的发明大约是在战国中期至秦汉时代。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制造浑仪的是西汉时期的落下宏。由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测量天体的位置是用八宿度和去极度来表示,所以我们推测比较原始的浑仪由两个环圈组成:一个是固定不动的赤道环,它的平面平行赤道面,环面上刻有周天度数365.25度;另一个是赤经环,它能够绕着极轴旋转。在赤经环上附设有观测用的窥管,窥管可以绕着赤经环中心旋转。利用赤道坐标系统量度恒星的位置是很方便的,因为所有的恒星每天都是东升西落,都平行于赤道面的。但是,由于太阳在恒星背景上的视运动轨道——黄道,与赤道有23度的倾斜角,因此用赤道坐标系统测量太阳的位置就很不方便。为了便于测量太阳的位置,东汉的傅安和贾逵改进了浑仪,制造了名为“太史黄道铜仪”的浑仪。到了张衡时代,浑仪上又增设了地平环和子午环。

有详细结构记录传世的第一架浑仪直到东晋时期才出现。这架仪器是由前赵的史官丞孔挺于光初六年(323)制作的。据《隋书·天文志》记载,它有两层结构。外层由一个地平单环、一个赤道单环和一个子午双环叠套而成,它们既起骨架作用,又带有刻度,内层由一个直径8尺的赤经双环构成,环上带有一根径向轴,安装在子午双环上代表北极和南极的圆孔里,使赤经双环能绕极轴旋转,所以后世称为四游环。环上装一根用来瞄准的窥管,可以在环面内绕环心转动。通过调节四游环及窥管的位置,便可瞄准任一方位,进行测量。此时窥管在四游环上指示的是去极度,四游环在赤道环上指示的赤经度。后魏时,斛兰在永兴四年(412)制造一架浑仪,称为太史候部铁仪。这架仪器大部是用铁制的,它的结构基本上和孔挺的一致。所特殊的是它有个十字底座。仪器的东、西、南、北四根柱子就立在这十字底座上。底座上面有个字沟,灌上水以后就能用作底座的校正器。这架仪器一直使用了200年左右。唐朝初年,李淳风上书指出,孔挺式浑仪只有赤道而无黄道,建议重造新仪,经批准于贞观七年(667)制成了一架浑天黄道仪。这架仪器共分三层:最外层叫六合仪,由赤道、地平单环和子午环构成;中间一层名叫三辰仪,由赤道、黄道及白道单环与赤经环组成,直径达8尺,可绕极轴旋转;里面一层是四游环,也叫四游仪。这架仪器的主要创造在于三辰仪,其中的赤道环上标有二十八宿位置,观测时只要把它们与天球上的二十八宿对准,则黄道环就与天上的黄道对准了。另外,三辰仪上还首次装上了白道环,有利于月亮运动的精确观测。而且为了适应黄白交点每249个交点月沿黄道移动一周的变化,李淳风还在黄道环上打了249个孔,每过一个交点月就把白道环的位置移动一孔。李淳风浑仪确立了中国浑仪三重结构的形制,但同时也使其结构和操作复杂化了。开元九年(723),僧一行和梁令辉对浑仪进行革新,创制了铜仪,称太史黄道游仪。这架仪器与李淳风的浑仪一样也是三重,但外层和中层上都有明显改变。一是取消了李淳风六合仪中的赤道环,代之以卯酉环。二是在赤道环上每度打一个孔,使黄道环的位置能模仿古人所理解的岁差现象,不断沿着赤道环退行。黄道游仪之名由此而来。三是在黄道环上每度打一孔,而不是249孔,用以模拟黄白交点的退行。这比李淳风的仪器要稍简便些。此外,为了能更方便地进行中天观测,黄道游中的四根支柱安放在四个斜角方向。

浑仪

北宋制造的浑仪很多。从至道元年(995)到元佑七年(1092)前后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共制了4架大型浑仪,是浑仪发展的黄金时代。例如,皇佑三年(1051)制成的浑仪,取消了以前在地平环上进行百刻分刻的方法,而把百刻分刻刻到固定的赤道环上,从而起到时盘作用,可直接用于地方真太阳时及恒星时的测量。再如,沈括在熙宁七年(1074)制成的熙宁浑仪上取消了白道环,以减小它对视线的遮挡。还把窥管的下孔孔径按比例缩小为上孔孔径的五分之一,从而减小了瞄准误差。取消白道环是浑仪发展史上一个深刻的转折点。如取消白道环代之以用计算的方法确定月亮的位置,改变了浑仪中黄道环、赤道环的位置,使它们视线的遮挡减少了许多,等等。沈括的大胆革新,为此后的天文仪器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到了元代,郭守敬对浑仪进行了根本的变革,创造了着名的简仪。

这些浑仪大多未能保存下来,保存至今的只有明代正统二至七年(1437~1442)按古代浑仪仿制的一架,该仪器现存紫金山天文台。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32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浑象
下一篇:活字印刷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