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花鼓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20 评论:0

又名《打花鼓》、《花鼓会》等,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其形成一般认为在元明之时,因其所用的伴奏乐器——花鼓而得名。花鼓流行于淮河两岸,以怀远、凤台最为盛行,形成不同风格的两大派,每逢春节到元宵节,当地民间大闹花灯会,都要跳花鼓舞。歌舞的玩友,扮男的叫“鼓架子”,扮女的叫“拉花”,演出首先是上灯场,由男角顶着女角绕场起舞,做出有较高难度的动作如“喜鹊登枝”、“白雁亮翅”、“童子拜观音”等,目的是打开场子招揽观众。然后是舞岔伞,有文伞、武伞之分,文伞中点蜡烛,似荷花瓣,执文伞者主要是领唱;舞伞为领舞,称“伞头”。舞岔伞之后是引场,引场就是鼓架子引拉花下场;有歌的引场,有舞的引场,也有歌舞相结合的引场。引场之后,由伞头领鼓架子和拉花舞出各种队形,如“满天星”、“蛇蜕皮”等。这被称作“大场”或“乱场”。大场之后有花场,花场分单花场、双花场,是由二或三人表演的情节舞蹈,此外还有盘鼓和后场。盘鼓分地盘鼓、中盘鼓、上盘鼓。后场属于小歌舞剧部分,曲调为山歌和地方小调形成的花鼓歌。花鼓舞风格活泼,简练利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建国之后,艺术工作者对民间流传的各种花鼓舞进行了收集、整理、加工,使其艺术水准大为提高,内容也更具时代特色。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27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瓠种器
下一篇:花翎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