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活动工具。它是由一根木头制成的,因此叫独木舟。继筏子之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制了独木舟。《易·系辞下》记载:“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刳”是割开、挖空的意思,“舟”是指独木舟。它的制做过程是:先选用一棵粗大挺直的树干,将不准挖掉的部位涂上湿泥,然后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位,待其呈焦炭状后,再用石斧等工具砍凿,这样疏松的焦炭层很快就被“刳”尽,如此反复多次,独木终被“刳”成带槽的舟。有了舟,人们尚不能在水中随意行驶,还必须有推动独木舟行进的工具。“剡”的意思是削。“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即削木头做成桨,以推进舟的行使。早期的独木舟非常简陋,一般是把树干去掉一半或一半以上,再砍一凹槽。这种独木舟载的东西不多,稳定性也不好。为了增加运载量和稳定性,所挖的凹槽渐渐增大,舟壳逐渐变薄。同时,古代劳动人民逐渐认识到头部尖形比方形省力,速度快,于是把头部加工成尖形,并使它起翘。舟壳变薄以后,为了加强横向稳定性,发明了用横梁加固的方法,这既能增加独木舟的结构强度,又可以供人乘坐。后来,又在横梁上加铺甲板,板下为舱,板上建上层建筑。由于独木舟是用单根粗大树干建造的,严整无缝,浑然一体,不易漏水,不会松散,而且制作方法简单,所以沿用时间很长,直至今日,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独木舟还被用作渡河工具。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我国各地发现的独木舟有二十多只。这些独木舟的年代,自新石器晚期至唐代不等,如1973年福建连江出土的独木舟就是西汉初年的。独木舟的出现,是人类开拓水域交通迈出的关键一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004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