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春秋经》。相传为春秋末孔丘据鲁国国史删削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包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计242年间史事。在时间上,本书反映鲁国历史的一部分,后世所称“春秋时期”,即以书中截取鲁史的时限而得名。“春秋三传”所载经文,《公羊》、《榖梁》两传皆止于哀公十四年,《左氏》传则补至哀公十六年,称为“续经”。《春秋》记事形式,“以事累日,以日累月,以月累时,以时累年”。凡一年之下标出四时,每年之始在时、月之间加“王”字,日书干支,按年、时、月、日记事。全书一万六千余字,分条记录,每年记录数条至十数条,各条中最长者47字,最短者仅一字。本书内容:“侵伐”272例,“朝聘”154例,“会盟”198例,“杂事”217例,均系当时鲁国君及史官认为应书于简册的史事,以及周王室与其他诸侯国正式向鲁国通报的史事。其中多记政治、军事、外交活动,“杂事”则有祭祀、婚丧、城筑、搜狩和田赋等记载,还有日月食、地震、虫灾、水旱、陨石等自然现象的记载。在价值上,它是春秋时期史事的基本信实的原始记录。书中所载该时期各诸侯国征战、弑杀、结盟、联姻等方面的事实及线索,是春秋史研究所不可缺少的材料。有关经济状况的记载,如宣公十五年“初税亩”、成公元年“作丘甲”等条,透露了当时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变革的信息,极富价值。所载天文现象,除有个别误记或存在错简之外,多属准确无误,如全书载日食36次,其中33次与现代天文学的推算完全相同;发生于庄公七年(前687)的“星陨如雨”和文公十四年(前613)的有“星孛入于北斗”两条事实,是世界上关于天琴星座流星雨和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书中反映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逐年灾变情况,是该时期自然史方面的惟一记录,为研究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灾害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可见,《春秋》实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记事的历史文献。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1995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03主编
2022-12-03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3-01-23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3-01-20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4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