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曾侯乙编钟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63 评论:0

古代青铜制打击乐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因墓主人为曾侯乙而命名。曾,是今湖北汉水以东的随县、京山、安陆一带的姬姓诸侯国,其君主封爵为侯,其名为乙。其墓下葬年代约为公元前433年或稍晚,约在战国初期,当时正盛行所谓“钟鼓之乐”,即以编钟、编磬与建鼓为主要乐器的大型管弦乐队。编钟在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套编钟共64枚,分三层悬挂在矩形钟架上。上层悬挂纽钟19枚,中下两层各悬挂甬钟三组,共45枚。它们的形体和重量,自上层至下层递增。上层最小的一枚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下层最大的一件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总重量二千五百多公斤。每枚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音高的音。总音域达五个八度,几乎十二个半音俱全。此套编钟的每枚钟体上都刻有错金篆体铭文,用以标明各种发音属于何律(调)的阶名以及与楚、晋、齐、周、申(姜姓国,地域在今河南南阳以北)等五国或地区各律的对应关系。所记律名29个,音阶名和变化音名37个,其中很多专门名词未见于文献记载。全部铭文共约2 800字。整套编钟悬挂在钟架上,钟架为铜木结构,七根横梁和上层六个小圆柱为木质,其余部分为青铜铸造。木质横梁上有彩绘花纹,两端有浮雕或透雕成龙、鸟及花瓣形纹饰的青铜套。共由245个构件组成,可以拆卸、安装,设计精巧。中下两层立柱为六个青铜佩剑武士,气势雄伟。同时出土的还有敲击上中两层钟体的六个丁字形木槌,撞击下层甬钟的两根木棒。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弥补了先秦文献记载的缺失和不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它表明了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青铜铸造工艺的辉煌成就和音律科学的高水平,对古代音乐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乃至世界考古史、音乐史上都属空前的重大发现。

曾侯乙编钟

编钟(战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1990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测风定级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