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布币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阅读:179 评论:0

又称为布钱,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金属铸币之一。最早的原始布币出现于商代后期黄河中游的关洛、三晋等农业发达地区。布币是从我国古代农耕地区的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先秦时有一种农具叫“镈”,是用来锄草的,是铲的一种。由于“镈”字在古音韵中与“布”字可同声假借,先秦文字中互为通用,所以人们把类似农具镈的金属铸币称为“布”。同样,先秦时期的另一种铲类农具“钱”形状与镈类似。这两种农具,在交换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布币。

空首尖足布

布币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原始布又称为大铲布、古布,既像农铲,又像布币,是布币的最初形态。原始布的大小和原来的农具差不多,币面很少有文字。它的形状是从镈演化而来的,肩高足尖,称为尖足布;从钱演化而来的,肩平足钝,称为平足布。在殷商后期和西周初期已经存在,原始布流通使用的时间约四五百年之久。空首布又称为铲布,流通于春秋时期,体型较原始布更小更薄,首部圆空的銎更长。布的头上中空可以纳柄。空首布的形状,大体分为耸肩尖足、平肩弧足两类。背布三道纹。空首布的币面大都铸有铭文,如地名、干支、数字等。也有铸财富的“富”字、重量单位“釿”字等其它意义的文字的。空首布在当时流通使用的范围主要是周、郑、晋、卫等国,流通时间直到战国初期。平首布又叫实首布,出现于战国时期,基本上脱离了农具钱、镈的原始形状。为了适应货币流通发展的需要,平首布的首部、肩部、足部形状逐渐朝着平钝化、圆化的方向发展。以前的空首平肩弧足布演变为平首平肩平足布;以前的空首耸肩尖足布演变为平首斜肩尖足布和方足小布。战国晚期,地方铸造的布币有圆首圆肩圆足布和各种形状不规范的异形布。战国时期,赵国曾铸行一种圆肩圆足的“三孔布”,正面铸地名,背面记重量,是我国早期的一种过渡性的铢两货币,它是秦半两钱的先驱,也显示了古代货币向圆形化发展的趋向。平首布较空首布更为精巧、美观,币面一般都有铭文,记有地名和重量、价值单位,是我国最早的记值记重铸币。布币的货币单位是“釿”。其所代表的重量在战国早期,一釿布约重12~17克,半釿布约重4~6克。平首布流通的区域是北至辽宁,南抵河南,西起陕西,东至山东的农业地区。许多地方同时铸造行使同一货币单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大小分等级的布币,实行了一种“子母相权”的货币制度。大的重的为母,小的轻的为子,都是足值货币,大小币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二者之间不是主币辅币的关系。子母相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换的复杂化和货币制度的进步,表明了货币经济在我国已开始确立。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1987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博物志
下一篇:布达拉宫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