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钢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炼钢工艺。最早大约出现于西汉初年,到西汉末、东汉初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工艺通常用于制作名剑宝刀,它是渗碳制钢和炒钢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其原理是通过反复加热、折叠和锻打,使熟铁或炒钢的成分均匀、晶粒和夹杂物细化,提高钢的质量。1974年山东临沂苍山县出土了一把东汉永初六年(112)制造的钢刀,上有错金铭文“卅湅大刀”等字,说明该刀为三十炼钢刀。科学鉴定表明,它是由含碳0.6%到0.7%的炒钢反复叠折锻打而成,跟比它时间稍早的西汉中期刘胜墓刀剑相比,它叠折的层数更多,夹杂物更少,更分散细小,分布更均匀;碳的分布也比较均匀,未见高低碳层。这说明冶炼加工次数的增多使得钢的质量提高了。日本奈良县东大寺山古坟出土的一把钢刀,上有铭文“百练清刚”字样,为东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造,其后传入日本,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标明“百炼”的实物。
“湅”、“练”即“炼”,“刚”即“钢”。“卅湅”,“百练”都属于同一类型的工艺,即百炼钢工艺。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对百炼钢的工艺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予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磁州是今河北的磁县,自古就是冶铁的中心。这里叙述的百炼过程,是指反复加热锻打百余次,挤出钢中的夹渣即所谓“柔面”,从而得到纯净的钢。这里说最后斤两不减是相对的,实际上,不断地加热锻打,氧化铁皮不断地产生和脱落,重量要不断地减轻。加工过程中是否渗碳,要看料铁本身的含碳量和对成品性能的要求而定。如果料铁是高碳钢,就不渗碳;如果还是低碳钢或熟铁,又还嫌软,就要渗碳。百炼钢是在块铁渗碳钢反复锻打的基础上,伴随着炒钢的发展而兴起的。它的原料主要是炒钢。十炼、三十炼的说法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用在炼铜上,后来用到炼钢上。百炼钢这个词现在看到的最早是在“中平刀”上,到东汉末三国初应用就普遍了,百炼钢是十分锋利的。曹操造“百炼利器”5把,吴大帝有宝刀3把,分别是百炼、青犊、漏影。刘备令蒲元造宝刀5 000把,上刻“七十二炼”。魏晋时期是百炼钢的鼎盛期,以后由于其他炼钢方法的发展而逐渐减少。百炼钢是为了满足刀剑制作等特殊需要而发明的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制钢工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制钢技术的先进水平。从东汉以至明清一直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常用的成语“千锤百炼”、“百炼成钢”,都是由此而来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1981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