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铸币的最早铸币期大约在距今二千八百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据考古证明,春秋时期的楚国,不仅流通金铸币,而且也使用了银铸币。由于白银的提炼技术较复杂,所以在我国白银的使用时间比黄金稍晚。春秋时期,银铸币的形制为银质布币,战国时期为银质贝币,秦代白银仅用于装饰和贮藏,而不用作货币使用。汉代已有少量各种形状的银铸币用于大额支付,这时白银属称量货币,一般为银饼或银铤,如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银铤”,还有银砖。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铸造了“白金三品”,以银锡合金为币材,质色纯白。所谓白金三品指的是三种银币:一是圆形龙币,圆形而有龙纹,又名白选、白馔,重八两,值三千;二是方形马币,方形而有马纹,重六两,值五百;三是椭形龟币,肉椭圆好方(肉指钱币的金属部分,好指钱币中间的孔),币形似龟,以龟甲为币文,重四两,值三百。白金三品虽然不是中国最早的银币,但却是迄今正式见于方文献的最早的法定银币。西汉白金三品银币的发行仅仅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仅用了四五年就废止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银质的钱币,其形制有的类似五铢钱,有的仿外国银币的形状而制,但白银仍然不是主要货币。到了唐代,政府本来否认白银为法定货币,但中唐以后,由于主要货币绢帛货币已不适应市场交易发展的需要,所以,实际上白银货币在流通领域中的货币职能不断增强,比起黄金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到了唐末、五代时期,白银根本改变了原来主要用于装饰和贮藏的状态,而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一种最常见的货币了。唐代白银货币的形式主要是银铤,形状为笏状长方形的银钣,有的重五十两,有的重二十两。宋代政府正式规定白银为租税和官俸的法定货币,白银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货币职能也进一步增强。宋代白银货币主要是“银锭”,形状是银铤的两端为圆弧状,中间窄,正面铸有地名、用途、重量、官吏、匠人名称等。同时也铸造一些银质通宝钱币。在与南宋同时的金国,白银是一向通用的货币,五十两为一锭,价百贯,银锭仍属秤量货币。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铸为“承安宝货银币”,分一两至十两五等,每两折合铜钱二贯。这是我国有法定计数银铸币的开始。但到承安五年(1200)便停止流通了,而称量性质的银铤、银锭仍继续使用。元代以后,白银已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和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尺度了。
宋行人杨福五十两银锭
元京销银银元宝
明金花银
清嘉庆年间山东肥城银锭
从元代起,把银锭叫做“银元宝”,元政府发行的纸币,也以白银为本位,单位用两,或名银钞。明代使用银币更加普遍,用银的形式,仍为银锭计重秤量,最大银锭五百两重,一般元宝为五十两一锭。大锭上铸有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小锭上有时铸明年号。此外,还铸有明朝各代的银钱。到了清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最主要货币,政府财政收支一律以银为准,白银货币的形制仍为银元宝,或称宝银,以重量计算。道光以后,民间或地方政府也曾铸造过一些银币、银饼,但流通时间都不长,地区范围也不广。光绪十五年(1889),清政府开始用机器铸造“龙洋”银元。币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四字,背面为蟠龙花纹,重七钱二分。龙洋含银九成,与白银等价使用。宣统三年(1911)五月,清政府开始铸造统一的“大清银币”,但几个月后,就爆发了辛亥革命。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1981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3-01-20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