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仁义之根在中国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阅读:116 评论:0

二十六、仁义之根在中国

本世纪以来,金融行业允许用现金购买可以增值的“理财产品”。这使我想起了早在战国时期,在中国就有君子花钱买仁义的故事。正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中仁义的软环境已经成熟,而且民众基础深厚,所以就有人把仁义作为最好的理财产品来进行投资。

齐国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叫冯谖,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政治家。孟尝君叫他去自己封地薛邑收取土地租金和放贷款利息。他出于对主人的忠诚,根据欠债人新出现的还款难情况,制订一个新计划:用讨不回来的不良贷款,给主人购买了仁义。

冯谖代表孟尝君宣布:近期收不上来的利息和租金统统不要了,并且当众把那些欠条凭据都付之一炬。冯谖还宣布:孟尝君希望多多给予乡亲们一些恩惠照顾,特意嘱咐我这样做的。薛邑的老百姓当然非常感谢孟尝君。

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认为:钱财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人生最大的快乐和追求是:对他人施行仁义,给自己换来荣誉。这个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由来已久。

这里首先讲追求仁义的国君,让我们从远古时期的五帝说起。

黄帝:公道爱民,施行德政。有时候在老百姓呼吁下,他也会去镇压危害老百姓利益的恐怖势力。但是他打完仗,教训过不良势力后就立即撤军,不搞长期驻军更不会占领其他诸侯国家的土地。

黄帝的位子传给谁?他认真采纳群众意见,最后根据民意,决定挑选儿孙中具有仁爱之心的一个孙子——颛顼接任为帝,没有论资排辈传给自己儿子。

颛顼的位子让谁来接任?他也是广泛征求各部落首领们意见,挑选了比较贤明的侄儿高辛接任。实践证明,在候选人中(一定范围内)依据民意择优挑选出来的帝王,基本上能够做到自我约束、敬职爱民。

帝喾在大臣怂恿下想让自己的长子挚接任,结果他的长子挚不受老百姓欢迎。由于当时的民意力量强大,挚很快就在群众舆论声中被罢免。大家都说帝喾次子放勋很好,于是就改由仁爱贤明的放勋接任——这就是尧帝。

尧帝有一句名言说:君王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即使只有一个老百姓犯罪,也说明我们官员的引导工作没有做好,而且首先应该问责于我。所以尧帝走到哪里,老百姓就追随他到哪里。

尧帝因为一心谋求民众利益,所以由他开始实行真正的禅让制度。禅让制的精髓是:民主推荐、任人唯贤。

尧发现自己儿子丹朱私心杂念不少,缺乏仁爱之心,而且能力也不是出类拔萃的,就觉得不应该把国家政权交给儿子。于是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之后,把政权交给德才兼优的虞舜。

虞舜,对任何人都能够做到以德报德甚至以德报怨。他年轻时就因为仁孝而闻名,而且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有归附仁爱、支持正义的习俗。

尧帝死后,舜又谦让地把政权交给丹朱。然而老百姓不去丹朱那里诉讼,诸侯也不去向丹朱汇报工作,大家还是来找舜处理事情。这样,舜才正式主持工作。

舜的儿子商均也是个没有出息的青年。舜也没有把国家政权交给自己儿子,而是交给很有办事能力和奉献精神的禹。

当然,禹后来把政权交给了儿子启,从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世袭制,但是禹要求儿子启好好为老百姓服务。当他的后裔夏桀违背民意的时候,很快就被商汤取代。同样商的政权传到不肖子孙纣的时候,由于他的不仁不义,诸侯群起而攻之,国家政权于是归于贤能而且仁义的西周。西周之所以得到天下,正是长期实施仁义的结果。

我们来看看周朝的仁义政治。

周的先祖后稷,他的儿孙几经辗转,最后在豳地岐下(今陕西岐山之南)定居。古公亶父继位后,以德治国,仁爱待人,百姓非常爱戴他。

早些时候,周族还没有定居。西边戎狄的熏育族时常来侵扰周族,无缘无故就来夺取财物。亶父为避免冲突,就尽量满足熏育族的要求,给了他们许多财物。但熏育族贪得无厌,又想要夺取周族的土地和人口。周族的人民都很愤怒,忍无可忍,一致要求用武力反击。

但是古公却说:“你们拥立我,是想让我给大家带来好处。现在戎狄前来侵犯,目的是为了夺取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跟着我与跟着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人民为了我的缘故去打仗,我用牺牲老百姓的父子兄弟来做老百姓的君主,我认为这样做是不仁不义。”

于是,古公自动放弃权力,带领家人迁居到岐山脚下。

周族所有的人都扶老携幼,跟随古公来到岐山脚下。

邻国的人听说了古公的仁爱之名,也都纷纷前来归附。

这时候,古公才开始带领人民营造城郭,建筑房舍,让人民定居下来。民众都谱歌作曲,歌颂他的功德。

古公的长子名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古公的妃子太姜又生下小儿子季历,季历又生下姬昌,姬昌自幼就有圣贤的征兆。周太王有意把政权交给更为优秀的小儿子季历,从而再传递给孙子姬昌。

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虞仲得知父亲的意愿之后,就悄悄地逃到遥远的南方躲避了起来,而且断发文身表示不可能再继承王位。

以上故事说明在中国古代,不仅统治者仁义爱人,老百姓也都向往仁义,热爱和平。这就是说,仁义思想在中国深入民心而且根深蒂固。

再说,春秋时期的五个强大诸侯国,他们能够在众多诸侯国中被推崇为五霸,首要条件就是“仁义治国”。只有追求仁义才能真正取得诸侯霸主的地位。

当时诸侯国中有个小国家叫宋国,论实力根本不够霸主资格。但是,由于宋国国君宋襄公实行仁义治国,信奉仁义外交,而且打仗也追求“仁义战争”,所以受到各诸侯国拥戴,也成为大家公认的诸侯会议召集国。

让我讲个故事来验证这段历史:

宋襄公七年(前638年),楚成王派兵攻打宋国。宋国被迫迎战入侵的楚国,在泓水岸边两军对垒。当时,宋军已抢先一步在泓水北岸布好阵势,处于有利地形。但宋襄公固守“不等对方摆好阵势不能开战”的仁义战争观,在楚军渡河之际以及对方渡河后尚未完成战斗准备之前,两次拒绝部下“乘机攻击”的正确建议,一直等待楚军布好阵势后才下令攻击,结果反而被楚军打败了。

本来宋军可以趁敌军正在渡河的机会,打他个措手不及。可是宋襄公认为,不等对方做好战斗准备就出手袭击,用这样的方法打仗是不仁不义。这一仗宋国虽然失败了,但是宋襄公却因此在历史上赢得了久远称誉。

再说另一位霸主秦穆公。当初,秦穆公丢失了一匹良马被岐山脚下的野人捉去吃了。秦国官员抓住他们打算依法制裁。秦穆公说:算了吧,不可以因为一个畜生而去伤害人啊。听说吃良马肉不喝点酒会伤害人的身体,反而还让下级官员再送些酒水给这些盗吃良马的人喝……

这个秦穆公经常以释放战败国家将领和士兵的方法来显示自己具有仁爱之心。有时候,他还会优厚地招待这些俘虏吃喝几天,然后放他们回家。

再看另一个诸侯霸主楚庄王。因为郑国私下撕毁协约投靠晋国,所以楚庄王率军问罪郑国,结果听说被围的郑国已经断绝食粮出现饿死人的情况,楚军便接受了郑国停战请求。郑国对此感激不尽,郑国国君向楚庄王行跪拜礼,表示愿意把郑国土地全部并入楚国变成楚国的一个郡,自己愿意听从楚王安排,而且愿意被流放到蛮夷之地……

讲仁义和信誉的楚庄王不仅不接受郑国自愿归降的请求,反而立即命令军队后撤三十里。楚军撤出之后,郑国的友好国家晋国才赶来援救。

于是楚军和晋军打了起来,这时候出现一个怪异情况:郑国军队竟然帮助楚国军队去攻打自己的援军晋军,因为晋国在援救过程中故意拖延迟到,不仁不义,晋军因此狼狈而归。

战国时候,还有一个霸主齐桓公。他来燕国访问,燕国国王讲究礼节送他回国,出于对齐桓公的尊敬,送出国门之后又多送一程。这样燕国国君就来到了齐国土地上。

按照当时诸侯之间的规则,国君送行不能够送出自己领土之外。发现燕国国君走出燕国领土之后,齐桓公当即表示,现在大家脚下站着这块土地应该划给燕国。燕国再三推辞也不行,齐国就立即进行划拨了。

《吴太伯世家》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季扎受吴王阖闾委派去访问北方中原各国。

季扎经过徐国(今天徐州附近)时,受到徐国国君盛情款待。但是,徐国国君在吃饭过程中几次伸过头来观看季扎的那把佩剑,表现出非常喜欢的样子。

季扎也看出徐君的意思,但是出使各国,无论是礼仪还是从身份仪表来讲,他都需要有这把佩剑,因此就没有当即赠送他。但是季扎心中已经打算等回国途中再经过徐国时就把佩剑送给他。

然而,没想到几个月之后,当季扎回来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经去世了。于是,季扎凭吊完徐君的坟墓之后,就恭恭敬敬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坟前的一颗小树上。

随从人员于是问季扎:徐君已经死了,为什么还要送给他佩剑呢?

季扎回答说:当时,我已经在心里承诺要把佩剑送给他了,只是当时还不便相送。自己答应过的事情怎么能够改变呢?所以,现在我就应该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了。

孔子读史读到季扎赠剑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受感动,他十分推崇季扎的道德风范。后来孔子来到吴国访问时就专程去凭吊季扎,而且手书“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以此表彰季扎追求诚信的精神。季扎赠剑的故事至今仍在中国广为流传,这正说明中国人民是推崇讲诚信、歌颂守承诺的。

当然,我们讲诚信、守承诺,也需要看清对象:中国人善良谦让,但不是软弱好欺。

我们不能像宋襄公那样对于入侵之敌讲仁义,也不能像西楚霸王那样,对欲亡我之敌守信用。

宋襄公、西楚霸王不分辨对象就滥施仁义,这是我们应该记取的历史教训。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1025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