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有慈悲为怀的仁爱心
有一天,刘邦在与两位美女聊天时,听说她们曾与自己的一个姓薄的妃子有约,但现在她们却背弃了原先的约定。刘邦对那个被冷落的薄姬顿生怜悯之情,于是就丢下身边两个美女,去会见了薄姬。这个晚上,薄姬受到临幸。
得知彭越有造反的念头,刘邦并没杀他,而是流放他去蜀地,给他以自由。刘邦的意思就是:不杀你了。你走吧,走得远远的。
蒯通当年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为王。刘邦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把蒯通找来要杀他。但是,听了蒯通一席话——其实,老蒯那不过是几句忽悠人的拗口令——之后,刘邦却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而且当场就下令:放了他吧。
魏豹背叛刘邦,自立为王而且暗中投靠项羽。但刘邦俘虏他之后,并没有杀他,仍然让他做将军,给他高级干部的待遇。后来,倒是刘邦两个部下不满刘邦的过分宽容,私下杀了魏豹。
吕后经常责怪刘邦心慈手软,于是就背着他把韩信、彭越一一给杀了。就说吕后杀韩信这件事吧,对于巩固汉王朝政权来说确实是必要的,但刘邦回到京城听说韩信被杀之后还是有些于心不忍,司马迁为此描述: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
对韩信被杀刘邦不仅表现出很可惜、很怜悯,还关心他临终有没有什么交代和要求?
刘邦没想到韩信的临终遗言竟然是后悔当初没有听信蒯通的话。原来,韩信临死前说:早知今日,我当时就该反叛汉王。
然而,这个教唆犯蒯通被抓来之后,只说了三句话,就被刘邦释放了。
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提出杀了他是上策。因为他毕竟是秦王,留下他就有可能发生变故。但是刘邦却说:人家已经投降了,杀了不好。
宽以待人是刘邦一贯作风。后来,项羽死了,汉王亲自为他举行隆重葬礼。对刘邦的宽容大度,司马迁给予特别称赞:“诸项王枝属,汉王皆不诛。”
栾布向刘邦解释他为什么来祭祀彭越,其实就是当面批评刘邦制造了一次冤假错案。可是刘邦不仅放了他,还给他封了官。
对蒯通,放了。对韩信,算了。对彭越,你走吧,走的越远越好。对季布、栾布,更是既往不咎。周昌,当面骂他是桀纣之主。他反而笑了起来。就是一向瞧不起刘邦的雍齿,刘邦也没有记恨他们,甚至从来没有难为过他们,而且最终都给予他们高官厚禄。
刘邦的人格魅力,使郦食其、周苛、王陵母亲等人自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张耳、英布、周殷、韩信、陈平等人曾经犹豫不决,但最终也都选择了刘邦,背弃了项羽。
张良、陆贾、随何、叔孙通等一大批文化人,也是跟随刘邦之后,就忠贞不二、再也不愿离开了。
其实赵高决定投靠义军时,也是选择刘邦作为谈判对象的。可惜刘邦身边的人多疑了,因而赵高是有遗憾的——反秦功臣而且应该是重要功臣,非但没有得到尺寸封地,反而被后世唾骂了两千多年。
司马迁给我们讲了许多刘邦的故事,使一些读书人在随意式思维中产生出许多关于刘邦的负面印象。其实,有些故事司马迁也可能是听闻人们怎么说他就怎么写,只是写出人们眼见的一面。
比如刘邦从车子上推下自己孩子这件事,两千年来大家都在指责刘邦:危险时刻连自己骨肉都能够抛弃——可见他是多么自私无情。
其实,大家是犯了先入为主的误区:只用眼,不用心。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反向思考,也许刘邦推下孩子正是希望孩子赶快脱离危险。他可以嘱咐孩子:自己去逃命吧,只要你别说是刘邦的儿子,就没有人会杀你。后面追兵正急,他或许担心自己被楚军抓住之后,孩子也自然就一块被杀。
我个人倾向于相信这种推理,道理很简单:这兵荒马乱的,一两个孩子在路边乞讨流浪,是多么正常的现象呀,楚军目标是追捕刘邦,他们应该不会去留意流浪乞讨的孩子。在这件事上,刘邦可能一直背负了无法说清楚的冤枉。
刘邦危险时刻从车子上推下孩子是事实,滕公救起孩子也是事实。事后,滕公作为笑话讲出来给大伙儿听听也很自然。就是刘邦本人听到了这段往事也不便否认,也许只是附和着一笑了之。可惜从来少有人深究当时他为什么要扔下孩子,以致这个黑锅他一直背负了两千年。
好在太史公毕竟又用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刘邦的凝聚力来自他的人格魅力,因为他出身于一个勤劳的农民家庭,他性格的核心元素依然是善良。
我蓦然想起刘邦死后那惊人的一幕:在汉王朝刘氏皇族与吕氏势力生死较量的关键时刻,老谋深算的太尉周勃大步流星走进北军军营,面对严阵以待的士兵,他突然发出一道奇怪的命令:
“将士们,大家听好:支持姓刘的袒左膊,支持姓吕的袒右膊!”
结果令人震撼,军队全部袒露出左膊。
想一想吧,吕氏是多么失败。而汉王朝在生死攸关时刻,能够如此得民心,其根源不正是开国皇帝刘邦宽厚而善良的人格魅力吗?
随和、宽容、大度,爱江山尤爱美人,这才是刘邦。真实的刘邦是大胸怀、大韬略、大智慧。汉王朝四百年江山给中华民族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奠定了汉族、汉字、汉语言文学等民族历史基础,我认为这与刘邦始所具有的宽容厚道的品行是分不开的。
刘邦的人生应该说是辉煌的。然而,他在书写完自己的辉煌历史、正要画上人生句号——那个奇怪圆圈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恰恰与两千年后鲁迅笔下的阿Q奇妙般相似。两个人死因都是自欺欺人,死前状态都是精神麻木,结局却是同样的悲哀。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102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4主编
2023-01-06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2-19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2-12-08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