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好主意来自“基层”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阅读:150 评论:0

二十二、好主意来自“基层”

贪便宜的鱼儿,喜欢在水面追逐,一见诱饵,就马上抢食。垂钓者说:这类鱼浑身是刺,肉的味道也差;而那些味道鲜美的鱼,总是在深水中游弋,若隐若现,藏身于水草中间。

人也是这样:活跃于上层者未必贤能,而那些有真知灼见者,往往谋生于社会下层——这是《史记》用大量事实揭示出来的一种现象。

略举一例:汉十三年,淮南王英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开宣布起兵造反。刘邦紧急召见群臣,问大家:“英布造反了,各位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文武大臣几乎同时大声地说:“出兵打!活埋了他!这个混账东西!”其实,刘邦也知道大家这样说不过是在哄他罢了。

这时候,只有滕公态度凝重。他等大家安静下来,就走上前去小声地附耳皇上:“你可以听听我的一位门客薛公的意见,他可能会有好主意。”

薛公是个平民百姓,家境贫寒,他长时间寄居在滕公家里,也就是混口饭吃罢了。但是刘邦很恭敬地请来薛先生,向他请教:英布造反,先生有何高见吗?

薛先生对皇帝说:英布造反奇怪,但看他怎样用兵罢了。我认为英布用兵有上中下三种计策。假如他计出上策,山东地区就不属于皇帝您了。计出中策,谁胜谁负难以预料。计出下策,陛下可以高枕无忧。

于是皇上就问他什么是上策呢?薛先生说:东边夺取吴国、西边夺取楚国,攻下齐国、占领鲁国。传一纸檄文让燕国和赵国固守本土,山东地区就不属于陛下所有了。

皇上又问中策。薛公说:向东攻占吴国,向西攻占楚国,拿下韩国和魏国,占领敖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天下就不知道归谁了。

刘邦再问下策。薛先生说:东边占领吴国,西边占领下蔡,把珍宝财物运送到越国,自身退居长沙,陛下就高枕无忧了。

刘邦于是问:英布会选择哪个策略呢?

薛先生说:他会选择下策。

皇帝奇怪地问:英布为什么不选择上策,也不选择中策,而要选择下策呢?

薛公回答:英布原本一骊山刑徒,靠着不怕死成为万乘之主。他只考虑自己荣华富贵,不知道顾及百姓利益,也不会替子孙后代考虑。而且英布性格刚愎自用,听不进下属人员意见,所以我判断他不会选择上策和中策,而只会选择下策。

皇上听完十分高兴,便开始由胆怯忧虑变为信心倍增,进而从容谋划,彻底战胜英布。

《史记》还记载了以下两件事。

当秦王朝已经灭亡,楚汉战争形势扑朔迷离、鹿死谁手尚不明朗的时候,燕赵大地发生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这就是代表汉军的韩信、张耳二人即将率军进攻赵、燕两国。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影响这场战争胜负的一个关键元素,是赵军主帅陈余自以为是、不采纳下属人员的战争谋略而败亡。赵军的失败、赵国的灭亡,导致整个中原形势开始向着有利于刘邦、不利于项羽的方向转变。

事情是这样的。战争发生之前,赵军总指挥陈余的下属李左车先生提出一条计谋。当汉军间谍把李左车这个计谋转达给韩信的时候,韩信急得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感觉到问题很严重、形势有危险。然而很快,间谍又向韩信转达好消息:李左车的建议没有被陈余采纳。韩信听到这个消息情不自禁地拍着双手连叫三声:好、好、好!于是,他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部署战斗。

李左车提出一个什么样的计谋呢?《史记》做出了专门记述:

李左车向成安君陈余献计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又血洗阏与,如今又在张耳协助下,计划要来攻打赵国。这是乘着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作战,这样的军队锋芒难以阻挡。但是,俗话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烧饭,士兵不能每餐吃饱。眼下敌军必经之路井陉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汉军行进的军队迤逦百里,运粮的车辆必然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我会从隐蔽的小路拦截汉军的粮草;同时请求您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拒绝交战。使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这时候我再出奇兵截断他们的退路,使他们在荒野里什么吃的东西也抢掠不到。如果这样,用不了十天,韩信、张耳两人的头颅就可送到将军帐前。

李左车两次向陈余说:希望您认真考虑我的计策。否则,我们很有可能会被韩信张耳二人俘虏。

司马迁惋惜陈余没有采纳这么好的建议,文中略带贬损地说:

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书生,经常标榜自己是正义的军队,不会采用阴谋诡计。他听不进去李左车的建议,反而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足一万,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汉军长途奔跑已经疲惫,像这样情况我们如果回避不出击,那么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假如我听从你的意见,诸侯都会认为我胆小,从而轻易地就会来欺辱我们。”

陈余不听李左车的话,李左车的计策被抛弃不用。

司马迁连用“不听、不用”两个“不”字,以加重语气,强调陈余不该放弃这个计策、因而铸成大错。

结果,陈余这个自以为是的总指挥,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比起陈余的迂腐,韩信显然更高明。原先是李左车给陈余提意见,陈余不买账。现在已经做了汉军俘虏的李左车低头不语,韩大将军却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像敬奉老师一样请求他给自己出主意。

果然,李左车给韩信出了一条妙计,从而使韩信轻松地收服了燕国,直逼齐国。就这样,韩信面临的下一个战役就是攻打齐国。

此时,齐王田广与楚国大将军龙且,结成齐楚联合军团正在静候韩信到来。可叹的是之前的故事重演。齐楚联军的下层将士中有人提出一条计策。而这个来自下层的计策,同样遭到齐楚联军总指挥龙且的否定。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来自下层的建议是一个好计谋。

韩信又一次捡了大便宜,不仅打了胜仗,而且在潍河岸边杀死了那个狂妄自大的龙且。

对于龙且不听部下意见造成的惨败,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齐王田广和楚军司马龙且联合起来共同与韩信作战,战争没有打起来之前,龙且的部下有人献计说:“汉军远离国土而来,士兵必然拼死作战,其锋芒不可阻挡。齐楚两军在本乡本土作战,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出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君主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千里之外,而齐国人民一旦起来反对他们,汉军就必然断绝了军粮的来源,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不战而使他们投降。”

面对这么好的计策,利令智昏的龙且竟然不加思考就予以否决。他十分自信地说:“我了解韩信的为人,怎样对付韩信我自有办法。而且我是来援救齐军的,不战而让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呢?这一仗我只要打败韩信,齐国一半的土地就分封给我了,我为什么不打呢?”

于是龙且决定与韩信开战,双方隔着潍水摆开了阵势。

韩信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只口袋,装满沙土,堵塞潍水上游,然后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攻击龙且,打了一会就假装战败往回逃跑。其实这一半渡河的军队,是韩信作为诱饵来佯攻一番,时间一到就立即往回撤退。龙且一看汉军逃跑,误以为汉军真的败逃,当即就高兴地说:“我一向知道韩信为人胆小。”于是就亲自率领士兵渡潍河追击汉军。

韩信按照计算好的时间,令上游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下,这时候龙且的士兵多数还正在河中央,于是慌乱起来。这时候,韩信命令士兵调转头来猛烈攻击楚军,就这样在乱军中杀死了龙且。潍水东岸尚未来得及渡河的楚军,看到这个情况后就四散逃去,齐王田广也逃之夭夭。韩信追赶败兵直到城阳,把楚军士兵全部俘虏了。

事实证明,大将军陈余用兵不如麾下谋士李左车,龙且田广用兵谋略也是不如下属。在这两场战争之前,分别给赵军和楚军提出好计谋的都是那些下级官兵。

在《史记》中,太史公还用大量事实说明:凡是听不进下属意见的领导往往会吃亏甚至会惨败,相反,善于听取基层人士意见的人,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我们再来看同样一件事,发生在刘邦和项羽身上之后,出现截然不同的反应。

秦国军队全部被诸侯军歼灭瓦解之后,项羽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咸阳。这时候,一位姓韩的老先生出于对反秦大英雄项羽的敬意,给项羽提出一条建议:希望霸王你能够在咸阳建立政权,咸阳地势险要,能攻能守。如果以咸阳为首都,可以雄视中原,君临天下。项羽不仅没有听取这个建议,还因为人家说了一句牢骚话“楚人真的是沐猴而冠”,就把这位老韩同志给烹杀了。

与项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邦。一年之后,有人给刘邦提出“定都咸阳”这一同样的建议,他不仅认真听取,而且给予建议者很高的奖赏。

给刘邦提出“建都咸阳”建议的人叫娄敬,他是来自齐国农村的一个民工头目,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乡镇长。他因为送一批民工戍边,顺路经过洛阳,听说高祖正好在这里,于是就决定去见一下刘邦。他的目的是要给刘邦提一条建议:撤离现在的大本营洛阳,建都咸阳。

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娄敬去会见皇帝的时候,衣着特别随便,身上仍然穿着旅途中一直穿着的破旧棉袄。有个守卫人员看他衣衫褴褛,就好心地劝他去换一件新衣服再去会见皇帝。可是他坚持不愿意换新衣服,还说:我穿什么衣服来的,就穿什么衣服去见皇上。

但是刘邦不仅没有嫌弃娄敬地位低下、衣服破旧,反而热情地留他吃饭,认真听取而且终于采纳他提出“迁都去咸阳”的建议。不久,他还特别下令为娄敬赐姓为刘,以赐予皇族姓氏以表示对他的褒奖。

太史公称赞娄敬的这个建议是:“一次进言,为汉朝建立了万代功业啊。”

这件事也使我们明白刘邦为什么能够得到天下。他不仅有仁者爱人的美好品行,还有善于听取群众意见的宽广胸怀。

有一天,刘邦在半路上被一群老百姓拦住了,当时他还只是一个诸侯——汉王,还没有当上皇帝。这些人拦住了他的马车,要求给汉王提一条意见、出一个主意。

刘邦不介意这些人地位低下,也不计较他们是拦在半路上七嘴八舌地喊叫,当即就停下车子接待这些普通百姓。

原来这些人希望汉王刘邦利用楚怀王熊心被杀这件事大造舆论,从道义上毁坏项羽的名声。

刘邦认真听取而且采纳了这一群老百姓的建议,第二天,他就为死去的楚怀王披麻戴孝,操办了一场葬礼,从而使项羽陷入“杀害义帝”的舆论旋涡中。

刘邦的事业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善于听取来自下层人士的正确意见。

中国传统观念有着尊重圣人言论、崇拜名人语录的倾向。小官说话是“指示”,大官说话要“执行”,皇帝的话叫作“圣旨”,好像这些人就是天生的智慧超人。而地位低下的人说了些什么话,就很难被注意,可听可不听。有个成语叫“人微言轻”——其实这个成语反映的是一个传统陋习。

一把手说了才算数,下级说话不顶用,老百姓提意见可以不听。这个现象虽然正在被改变,但是改变的进程却十分缓慢,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于这种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来自底层人士的好主意、好建议就很难被上级机关采用,有时候提出创新意见的人,还会遭到被嗤之以鼻的尴尬待遇。

然而,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却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说话,《史记》中很多故事都在证明:高贵者未必就聪明,卑贱者也许有高见。

《张丞相列传》记载了一个年轻人赵尧。他年复一年只是一个小小的御史秘书,然而正是低微的职务使他变得聪明起来。有一天,赵尧去侍奉高祖,发现高祖心中不乐,一会徘徊不安、一会悲歌慷慨。满朝文武大臣都在疑惑:皇帝今天怎么啦?为什么会这样?

朝会中有个休息时间,赵尧抓住机会上前请安,顺便问道:皇上您是在担心戚夫人和吕后二人不和,在您百年之后赵王不能够保全自己吗?

“是的!”皇帝惊讶地盯着他:“你小子怎么知道我的心思?我就是在担心这个事情,但是又想不出好主意。”

赵尧说:您最好给赵王派去一个德高望重的相国,而这个人又必须是吕后、太子和诸位大臣都很敬畏的人。

高祖说:对呀!我想也只能这样,但是谁能够担当此任呢?

赵尧赶紧说:御史大夫周昌呀。他为人耿直,而且满朝文武大臣包括吕后以及太子对他都很敬畏,因此他可以担当此任。

“好!”皇帝十分高兴:“宣周昌觐见!”

周昌也没有想到这次觐见是宣布他被下放去赵国。高祖刘邦很是费了一番唇舌,周昌才同意去了赵国。

周昌走了之后,高祖想来想去这个御史大夫的位子,还是赵尧比较合适。赵尧就这样当上了御史大夫。

在这之前,赵国长者也是相面大师方舆公曾经对周昌说过:你身边的年轻人赵尧,观其面相,是个奇才,你要另眼相看。他将来很可能会接替您的御史大夫职位。当时,周昌不以为然,笑笑说:赵尧不过是个年纪轻轻的小秘书,他怎么可能上升到我这个地位呢。

周昌不了解赵尧,赵尧却把周昌看得清楚明白。作为下属的赵尧,当被周昌压迫急了的时候,终于想出一条“借虎赶狗”的妙计,把顶头上司周昌送到赵国去做了赵王刘如意的国相兼太傅。赵尧的这一高招,从此定格了周昌这个汉家鹰犬的悲哀命运。

两千年前,司马迁就已经在呼唤改变“以地位高低看言论价值”的陈腐观念了,然而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才刚刚感受到有了一点微小的进步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1023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