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东城怀古,英雄当年葬美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阅读:127 评论:0

六、东城怀古,英雄当年葬美人

说起霸王和虞姬,许多人会想起戏曲《霸王别姬》,知道那是一出超越了生与死的爱情之歌。然而,在霸王和虞姬的爱情经历中最感人的场面,并不是垓下的霸王别姬,而是东城的霸王葬姬。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2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东城县西郊池河水北岸——今天安徽省定远县二龙乡虞姬村。从垓下逃跑辗转而来的项王和他的二十八位壮士,被正在追杀他们的数千名汉军重重包围在一个小山包上。

项王判断这次是难以逃脱了,于是告诉身边的部下:“弟兄们,我们不再往前走了,就在这里与汉军决一死战吧!”

“听您的,大王!”二十八位壮士跟随项王从阴陵一直冲杀到现在,依然气壮如牛。

这时候,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的汉军越来越近。但项王非常镇定。他轻轻地翻身下马,从马鞍上解下随身携带的虞姬头颅,然后捧着头颅朝着小山包最高处走去。

突然,他停下了脚步,双手托起虞姬头颅哭泣着说:虞姬,我把你先埋在这里,我会再回来重新安葬你的。说完,他轻轻地放下虞姬头颅,然后用战剑在地上挖出一个小土坑,再把虞姬头颅轻轻摆放在坑中,脱下自己的战袍盖在虞姬的脸上。然后,他招呼部下们每人捧来一块土坯,大家一起就用捧来的泥土,把虞姬头颅埋得严严实实……

关于霸王东城葬姬,《定远县志》是这样记载的:

当地故老历代相传:项羽自阴陵南逃时身负姬首。悲万分,喑哑叱咤,怒发冲冠,左剑右戟,大显神威,马踏箭射,所向披靡,一日九战,血染战袍,虞姬首血与项羽伤血融在一起,从北向南淌下七摊鲜血。后来长出七个小土包,后人称“七星照月伴美人”。

恶战一场以后,项羽被迫退回山顶,他把二十八骑布成方阵,四对四向,准备四面突击。为了不使虞姬首级落入敌手,项羽匆忙用剑挖出个小坑,割下袍襟,缠好姬首,边泣边埋……

《定远县志》又载:

项羽在汉军追击下,来不及带走爱姬身体,只好怀揣姬首,一口气跑到东城西边四溃山,喘气未定,又被追兵包围。号称“万人敌”的霸王,“自度不得脱”,无奈何,只得埋姬首泣别,挥兵决死战……

自唐宋以后,就有许多史料记载:虞姬墓在古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南六十里),其中明确记载虞姬在此被杀,而且被埋葬在东城的是《太平寰宇记》:

虞姬墓在定远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

今天,如果你来到安徽定远县南边的严桥、张桥、二龙、仓镇、大桥等几个乡镇,这里的老百姓就会手指不远处那一座土山丘似的虞姬墓告诉你:当年的霸王因为汉军已经从他的四面包围上来,他就抓起几块土渣巴匆匆掩埋下虞姬娘娘的头……

这里,我得说一说霸王东城葬姬的来龙去脉。

项羽从四面楚歌的垓下战场逃出来过了淮河之后,因为走错道路来到阴陵。这时天色已经大亮,项羽一行人这才发现不对劲,是不是走错路了?因为他们不知道眼前这是什么地方。

于是他们就问路边一个刚刚起床的农民去乌江渡口怎么走。这个农民叫陈铎,因为是刚起床,人还有些迷糊。他一听是问渡口,心里自然就想到家西边三十多里地的那个古渡口,于是就随手往西一指说:往左。

陈铎这么一指不要紧,项羽一行人便飞马向西奔驰。很快他们就陷入一片沼泽地,由于行军速度快,在沼泽地里越陷越深,因而折腾了好一会才撤离这片沼泽。就因为耽搁了这么一段时间,后面的汉军已经追上来了。

汉军追上来之后,双方自然就是一场恶战。但是项羽的策略是边走边打——往乌江方向逃跑。在古阴陵城西郊的一条溪流上,至今留有几个深陷巨石中的马蹄印。民间传说:灌婴只差十步没能追上项王。这个叫作“少十步”的马蹄印遗址,在当地老百姓中世代相传,妇孺皆知。

项羽当时认为这个指错路的陈铎是故意在坑他。因此,楚军从沼泽地折回头来,硬是找到了陈铎。项羽的一个部下见到陈铎之后,不由分说就一刀砍下去,陈铎也就身首异处了。

陈铎的妻子和妹妹看到丈夫、哥哥惨死,而且是受了冤枉被杀,当然就上前来纠缠拼命。这时候,项羽另外两个随行人员不等项王吩咐,就把这两个女人也杀了。于是这个原本好端端的家庭,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颤巍巍的老太太和两个躲在被窝里的孩子……

然而,项羽正是因为寻仇陈铎,耽误了楚军回兵东进的时间。

所以我说项羽的灭亡还有一个性格原因——那就是睚眦必报,缺乏宽容精神。何况人家陈铎也不一定就是故意要欺骗你项羽。

为了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我有必要再说说英雄末路留下的这个遗憾:

项羽问路发生在古阴陵东郊、即今天的定远县永康镇靠山村。这里至今还是偏僻的山区。即使今天的靠山村农民,也不一定能够听懂项羽的外地口音。而且当时项羽问路时行色匆匆,不可能从容地说一些使对方听得懂的话。所以我认为陈铎并不是故意要欺骗项羽,而是没有听清楚对方所问的渡口是哪个渡口,就随手往西一指说:往左!因为项羽自北来,陈铎面北答话,左,就是西。

这里,我必须说明陈铎指路的一个心理背景:

在陈铎家西大约三十里处就是一个古渡口。2003至2006年,我在定远县文化、文物局工作期间,曾经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在文物调查中发掘出一块埋在农家院墙里的明代石碑,上面篆刻的是关于加强炉桥古渡口管理的有关规定。大意是:不准地方恶势力在渡口设卡,不准掠夺南来北往的客商……

炉桥老一辈人说:古代的炉桥渡口是庐州合肥北去寿春、洛阳的必经之地,也是南北交通的一个咽喉。

正是这个渡口使得陈铎一听项王问他乌江渡口怎么走,他就立即想到所问的应该就是这个渡口。他没有听清楚,也没有想到楚军问的是“乌江渡口”。

乌江渡口距离阴陵陈铎家还有多远呢?足有300华里,那是阴陵的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熟悉,甚至未曾听闻过的渡口。

对于陈铎被杀这件事,太史公应该清楚事情真相。但是他未作详细叙述。

我之所以说司马迁了解这件事,是因为他在记载项王问路与陈铎指路的情节中,特意回避了“乌江渡口”四个关键词,同时在双方对话中用了一个绝妙的“左”字。司马迁甚至可能也意识到项羽追杀陈铎这就是个冤案,陈铎未必是故意欺骗项王,因此他用一个“左”字,把一些悬疑和空间留给后人去思索。

关于此事,《项羽本纪》只写道:“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刘邦登基之后,陈铎后人理所当然地要求封赏。

而陈家子孙期望得到的功劳,恰好危及汉家朝廷引以为豪的面子。这样,自然就有了官方记载:“陈铎因为心中拥护汉王,所以就故意欺骗项王……”

于是不久,阴陵城边立起一座祠堂。皇上封陈铎为“阴陵忠义王”,封陈铎夫人为“一品夫人”,封陈铎妹妹为“忠贞姑”。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陈铎祠堂的断壁残垣,至今仍在诉说着当年发生在阴陵城边这个阴差阳错的故事。

其实,这也是项羽最后一次不该杀的三个人。

试想,假如陈铎故意欺骗项王,他有充足的时间躲藏起来。再说,阴陵历来为楚地,九江郡的阴陵县、东城县,当时都属于项羽的势力范围。阴陵、东城(今定远县)老百姓从来都是称赞项王——因为他是推翻秦王朝的英雄,而秦王朝在楚地百姓心目中是十恶不赦的王朝,定远县民间世世代代都称赞项羽是“万人难敌”的大英雄(《定远县志》)。

我曾经看过陈铎家谱,知道陈铎祖籍是今天的江西省,属江左人氏,他又何必欺骗自己的大王呢?

当然,刘邦夺得江山,被冤杀的陈铎家人自然要申诉邀功,于是这才有了陈铎故意欺骗项王的说法,而且这个说法立即为官方文书所记载。但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司马迁真乃绝代史家,他的文字既要顾全官方文书记载,又于字缝之间留下考辨的空间。

于是太史公妙笔写道: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试想,“左”,俩人对面而言,“吾之左即汝之右也,何错之有”?

田父陈铎一家被杀又一次诠释:项羽的失败是其疾恶如仇的刚烈性格使然。在那样的紧急关头,他仍要坚持找回原路,找到这个指错路的人。杀了陈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应该同时砍杀了陈铎妻子和那个无辜的陈铎妹妹。

其实,司马迁在这段文字中暗示了项羽因性格弱点而酿下的悲剧。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假如项羽一行发现走错路之后,不去寻仇陈铎,而是放他一马,直奔东城方向而去,也许汉军就追不上他们了。我们相信,项羽一旦到了江东,稍微整顿一些人马,灌婴的五千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可见有仇必报,是导致项羽走到末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住古阴陵的民间野老陈铎先生是歪打正着被刘邦封侯了。历史上这桩蹊跷事,引起当代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的极大兴趣。2005年5月,我第二次陪同冯老先生来此考察时,他即景生情写下一首七言绝句:阴陵城北古村溪,跃马扬鞭有马蹄。十步之遥嗟不及,灌婴空见项王飞。

冯先生诗文之精妙在于最后一句:一个空字,写尽了灌婴追击项王时的望尘莫及;一个飞字,写活了项羽的神勇和速度。我认为老先生的四言绝句,其实难能可贵,这是关于楚汉阴陵之战的千年补叙啊。

因为虞姬其实是跟随项羽逃出垓下之后死于阴陵,所以后来阴陵地方官员就按照老百姓的意愿在陈铎祠堂旁边建立一座虞姬祠。当地老百姓来烧香的时候都亲切地念叨:虞姬娘娘,我们看你来了……

在《定远县志》记载的古代文化遗址中,阴陵,不仅有一个陈铎祠,还有一个虞姬祠。

关于阴陵虞姬祠,定远县志有明确记载。唐宋直至晚清时期的文人墨客,途经此地者,多有诗歌咏叹。

说到虞姬祠,我们就要说起安徽的两个虞姬墓。

一个是在安徽定远县城南五十里处由项羽匆匆埋葬的虞姬头颅;另一个虞姬墓在安徽灵璧县城东二十里。两个虞姬墓同时在1985年被确定为所在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灵璧虞姬墓于1993年又经过该县申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接待国内外游客,可以说是规模很大而且游人如织。而定远虞姬墓至今仍然是一座荒丘,冷冷清清。

然而,冷清的恰恰是不应该冷清的。笔者经考察研究认为:虞姬在垓下的四面楚歌声中,也可能有过自刎的念头,那是为了项羽得以顺利突围。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她的自杀没有成功或者说是还没有死掉。虞姬其实是在楚汉两军混战中死于阴陵(今定远县永康镇境内)。虞姬死后,她的头颅被项羽一路携带过来埋葬在东城(今定远县二龙乡)。

当然,我说虞姬不死在灵璧,决不是说她的尸骨就不可能埋在灵璧。然而,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谜团,可能涉及历史事件本身的机缘和巧合,也可能是先秦墓葬风俗的人为演绎,总之,都还等待人们去探索研究。这里不涉及虞姬墓真伪辩论,而且我历来认为两个虞姬墓都应该是真实的虞姬墓。这里只是就虞姬战死于阴陵,提出几点依据:

一、历史上确实有许多史书记载虞姬自刎在垓下。然而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却很少有人做出详实考证。大家知道,距离虞姬死亡年代最近的正史,就是《史记》。而《史记》只有一处写到“虞姬”,即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是这样写的: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里,其实是作者的一段似实而虚的描述,而且根本没有说到虞姬的生与死。所谓“自刎”一说,乃是后人附会。一句话:虞姬自刎于垓下并没有确凿的历史根据。

二、项羽半夜突围,并没有遇到汉军阻挡,甚至没有被汉军发现。对此,《项羽本纪》的记载十分清楚:“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就是说项羽半夜逃跑,刘邦的军队直到天快亮了才发现项羽已经走了。那么,既然突围时没有发生战斗,甚至连汉军的阻挡都没有遇到,深爱虞姬的霸王就不可能丢下虞姬,虞姬也不可能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自刎。因为霸王和虞姬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听说打仗就会害怕。虞姬家乡沭阳县民间传说:虞姬是一个自幼习武的大家闺秀。总之,项羽和虞姬都是久经沙场的勇敢战士,他们会如此轻生么?

三、关于垓下之歌的真实性,历代史家都有怀疑。清代大学者周亮工评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

周亮工坚持认为:“垓下悲歌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罢了。”一句话,周亮工先生认为“垓下之歌”值得怀疑,当然也包括对于虞姬垓下自刎的存疑。

四、古阴陵(今天的定远县永康镇靠山村)汉代就有虞姬祠。而霸王垓下突围南逃是在阴陵被灌婴的五千骑兵追上的。楚军和汉军在阴陵遭遇,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恶战,阴陵留下的遗址证明了这次战斗异常惨烈。从司马迁的记叙中我们得知,楚军渡过淮河之后,继续跟随项羽逃跑的百余名精兵,在阴陵战斗中牺牲了大约八十人。

楚汉两军发生在阴陵的这一场战斗很是蹊跷。我们把它和东城大战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汉军同样大约是五千人,东城楚军只有二十八人,冲锋三次只损失两人,但汉军损失近百人。就是说东城战役楚汉双方兵力损失的比例为1:50.而阴陵战役时楚军人数还较多些——尚有百余人,汉军同样是五千人。照理说,楚军在阴陵的战斗力,比后来在东城的战斗力应该强大许多,但阴陵战斗中楚汉双方伤亡比例竟然差不多为1∶1.为什么霸王在阴陵的损失如此惨重?我推测这与保护、抢救虞姬有着直接关系。

关于楚汉两军发生在阴陵的战事,司马迁有一段暗示:“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就是说汉军是在阴陵追上了项羽。既然追上了当然要打,灌婴可不是带着几千人来玩耍的。但司马迁的绝妙就在于他不明写这一仗,或者说他只是用楚军人员伤亡数字来暗写这一仗——作者是用一条隐线在叙述着。其实,阴陵这一仗,除了楚汉两军的伤亡,当地农民还死了三个人。历代《定远县志》的记载和汉高祖刘邦恩赐建造的“陈铎祠堂”便是证明。司马迁讲的那个“田父”,《定远县志》记载得十分详实,他姓陈名铎,祖籍江西。司马迁说是他欺骗了霸王,给项羽指错了路,这才使楚军百余人陷入沼泽地(这是太史公沿袭汉代官方文字资料的说法)。这一片沼泽应就是今天的高塘湖,位置在阴陵再往西约三十华里。这片沼泽历史上就阻隔着庐州合肥至开封洛阳的南北交通。2002年淮南市政府斥巨资修建了一座3.7公里长的大桥。当年项羽无法跨越的沼泽,今天已经有了一条高速公路大桥。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2005年专程来考察这一片古大泽,趁着晚霞的映照,老先生感叹唏嘘之余接连拍下好几幅照片。

我认为司马迁不写阴陵之战,是从《项羽本纪》文章结构的总体布局考虑,预设了读者的心理感染效果。司马迁需要浓墨重彩地写活东城大战,目的当然是成就一位不败的英雄,所以对于阴陵恶战,他只能是轻轻带过。虽然阴陵战死了虞姬,但是东城战死的是项羽呀,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从文章的结构来设计,司马迁也是欲写阴陵而不能。那么,既然不写阴陵战斗,不写陈铎被杀,不写陈铎妻子和他的妹妹被杀,不写楚军八十位将士牺牲,也就可以不写虞姬之死。

五、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王存等人主编的《元丰九域志》明确记载:虞姬死于阴陵。《元丰九域志》历来被称为“一部纲要性的地理书”,该书文字简要、条理井然、内容丰实,所记载的事件应该真实可信。

六、关于虞姬死于阴陵,还有一条重要证据:清代诗人王溥路过阴陵时,曾以阴陵为题赋诗一首,诗云:隔面数峰回,披云径可寻。山空悲霸气,草冷想虞心。落木依僧定,幽禽卧月深。古今离别恨,流水弄清音。

诗人在诗的题目引语中就明确注解:“旧传项羽别虞姬于此。”这也是特别说明:虞姬和项羽是在阴陵这个地方生离死别的。

定远县老百姓一直传说虞姬就是死在阴陵。定远有一位研究虞姬的学者叫董书冰,他出生于古阴陵,自凤阳师范学院毕业后首先做青山小学老师,后来做孙集中学校长。董书冰先生从民间调查中记录下大量关于虞姬战死阴陵的民间话语。当然,虞姬战死定远最有力的证据还是汉代官方在阴陵城边建立的“虞姬祠”。因此,我认为虞姬战死地应该是今天的定远县永康镇靠山村。

七、定远县城南五十里、古东城西郊的虞姬墓,也在证明着虞姬的死亡地就在今天的定远县境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地老百姓世世代代都在传说:人们看见霸王把虞姬头颅拴在马鞍上,一路滴着血——既然还是血淋淋的人头、就说明虞姬是刚刚被杀。试想,人死之后超过半天也就不会滴血了,从而推断出她死的地点距离东城应该只有半天的路程。所以说虞姬应该是死于当天早晨发生在阴陵的恶战中。

项羽为什么在生死关头还要带走虞姬的头颅?他本来可能是想要带走爱妃的遗体的,无奈是在战斗和逃亡之中,夹带一具尸体就难以逃脱敌军攻杀,因此只有割下头颅系于马鞍上——正如老百姓所见所传那样。那么,他为什么坚持带上虞姬的头呢?这是由汉代人的婚姻观念所决定的。

《诗经》表示爱情的诗有“生则同毂,死则同穴”。就是说古人认为忠贞的婚姻爱情,应该是活着坐同一辆车,死了埋在同一个墓穴中。这样才是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目的当然是追求来世来生再为夫妻。

汉代之前的文化观念还认为:今生的夫妻只有死后埋葬在同一墓穴,才可能求得来生再为夫妻。所以吕后临死之前再三嘱咐要把她和高祖刘邦合葬在同一个墓穴里。可以说,这个观念一直沿袭到今天。今天有许多人给已故父母合葬,但并不一定知道其中的道理,而项羽是知道的。由此可见,英雄不到末路是不会丢下爱妃头颅的。

其实,霸王和虞姬都是战死在今天的定远县境内。项羽把虞姬的头带到了东城之后,因为“自度不得脱”,这才毅然埋下虞姬头颅。

对于项羽的一生,太史公是这样结论的: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太史公《史记》所说“项王身死东城”恰好和东城西郊的虞姬墓形成了相互印证。

想当年英雄挥泪葬姬首的情景,那是怎样悲壮的场面啊。可以说,那是中国乃至世界爱情史上的一次震撼人心的悲剧!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1022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