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二晋前后延的历史故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0月30日 阅读:149 评论:0

 二晋前后延

话说曹丕篡位后,蜀中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汉中王刘备发丧,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章武,称为昭烈皇帝,命诸葛亮为丞相,立儿子刘禅为皇太子。刘备因关羽之死,想要攻打孙权,众臣都劝阻,刘备不听,留诸葛亮守在成都辅佐太子,自己率领军队东下。车骑将军张飞为人桀骜不驯,被帐下士兵张达、范强所杀。孙权派诸葛瑾来蜀地求和,刘备没有答应,派吴班、冯习在巫县攻破李异,随后向秭归进军。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前去迎战。陆逊用火攻的计策斩杀张南、冯习等人,攻破蜀汉四十几个军营。刘备连夜逃到白帝城,舟船器械等军事物资全部被掠。刘备一病不起,召诸葛亮前来,让他好好辅佐太子。刘备对诸葛亮说:“太子如果有才,就好好辅佐他;如果不才,你就继任帝位。”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心尽力效忠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在白帝城驾崩,在位三年,终年六十三岁。刘禅继位,称为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任命他为益州牧。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裁决。诸葛亮主政期间,勤修法制,集思广益。南蛮雍闿联合郡人孟获煽动暴乱,诸葛亮率军南征,所向披靡,斩杀雍闿。他听闻孟获在民众间素有威望,就七擒七纵,最终收编夷地的俊杰。此后一直到诸葛亮逝世,南夷再也没出现过叛乱。诸葛亮率兵屯聚汉中,向刘禅上书《出师表》,希望讨伐魏国,天水、南安和安定随后叛魏归蜀。

孙权命鄱阳太守周鲂向魏国诈降,魏国派扬州牧曹休率十万步兵前去接应,和陆逊大战于石亭,大败而还。诸葛亮听说曹丕战败,再次上书《出师表》讨伐魏国,带领军队包围了陈仓,谁知魏国在陈仓早有防备,久攻不克。诸葛亮又包围了祁山,曹魏派司马懿和张郃前去抵御,司马懿的军队不肯迎战。司马懿被气病,士兵才肯出战,魏兵大败。由于军粮用尽,诸葛亮领兵回朝。司马懿派张郃追击,张郃在追击过程中中箭身亡。诸葛亮回到巴蜀后,劝农习武,制作木牛流马,又征得士兵十万余人,从斜谷征伐曹魏。诸葛亮派使臣前往吴国,相约同时起兵伐魏。期间,诸葛亮屡屡派使者向司马懿下战书,又送给他女性的服饰,希望激怒司马懿,但司马懿据守不出。

诸葛亮像,载于《晩笑堂竹庄画传》

诸葛亮积劳成疾,自知命不久矣,向刘禅交代了后事,第二天他就死在了军中。诸葛亮死后,后主命蒋琬为大将军,行使尚书职权,先后任费炜、董允为尚书令。虽然没有诸葛亮主政期间那么强盛,但蜀国还是处于一片国泰民安的形势之中。姜维自负其才,几次想大举攻打曹魏,费炜每次都制止他。等到费炜去世,姜维开始大举伐魏,屡屡被魏将邓艾打败。姜维还是不死心,前后九次伐魏,搞得蜀国人纷纷埋怨姜维。

司马昭害怕姜维伐魏无休止,想大举攻打汉中,命钟会为镇西将军、关中都督。姜维启奏后主,希望后主分别护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以防万一,后主不以为然,认为司马昭不敢前来。等到魏兵攻入汉中,汉人毫无防备,谯周请降,将玉玺献给邓艾,北地王刘湛大怒,希望与魏国背水一战,后主不听,刘湛跑到刘备墓前痛哭流涕,先杀妻子儿女,然后自杀了。邓艾到达成都,后主率太子及群臣出门投降。后主刘禅在位四十年而亡,加上先帝昭烈皇帝,蜀汉共存在四十三年,三汉一共二十六帝,历经四百六十九年。

蜀汉的事情已经基本讲完,再来说说魏国的事情。话说魏主曹丕篡汉即皇帝位,将汉献帝废为山阳公,献帝的儿子都被曹操所杀,献帝的两个女儿在魏国做了嫔妃。曹丕与兄弟反目成仇,却信任强臣司马懿。曹丕在位七年去世,其子曹睿继位,称为魏明帝,曹真、陈群和司马懿奉遗诏辅政。明帝喜欢大兴土木,建造许昌宫、洛阳宫、凌霄阙,在芳林园里筑起土山,种植杂木美草,在其中放养禽兽。对于大臣进谏,明帝都置若罔闻。明帝命太尉司马懿攻打辽东公孙渊。公孙渊派大将军衍杨祚驻扎在辽隧,司马懿从水路出发从北面攻击,一直攻进襄平,衍杨祚引兵逆战,败于司马懿,辽东一带都被平定下来。这时,魏主病重,司马懿带领军马返回洛阳。曹睿拉着他的手让他和曹爽一同辅佐少主。魏明帝为人沉毅善断,礼待大臣,却不懂得稳固根基,致使大权落入司马懿手中,实在是可惜。明帝在位十三年病逝,太子曹芳继位。

魏国大将军曹爽,专擅权势,在宫内拉帮结党,屡次修改制度。太傅司马懿和曹爽有隔阂,称病在家休养,不干预政事。曹爽更加骄奢无度。不久,魏主前去拜谒明帝皇陵,曹爽一族都跟着过去了,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密谋趁这个机会杀掉曹爽。司马懿仗着太后的诏令,紧闭城门,命令军士占据兵库,上奏说曹爽谋反。随后,曹爽被诛了三族。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一族,魏主只是徒有虚名。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做了大将军,掌管魏国大权。司马师率兵废了魏主曹芳,将都城迁往河内,曹芳在位十四年,后又过了二十一年病逝。

随后,司马师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做了大将军,魏征东将军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昭,战败。诸葛诞向吴国求救,吴国派文钦等人前去搭救。诸葛诞素来和文钦有仇,便斩杀文钦,文钦的两个儿子归顺了司马昭。司马昭任他们为将军。不久,司马昭斩杀诸葛诞。曹髦见皇权逐渐旁落,心中惴惴不安,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废黜司马昭,曹髦率领将士攻击司马昭府邸,太子舍人成济拿起戈刺中曹髦,曹髦死在了车里。司马昭知道后大惊,于是和群臣商议接下来要怎么收场。大臣建议司马昭斩杀成济以息事宁人,于是司马昭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成济诛杀,灭其三族,随后拥立曹操的孙子曹奂为帝。不久,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等灭亡蜀汉,进爵为王。司马昭死后,其长子司马炎被立为相国晋公。司马炎废黜魏主曹奂,自己登上了皇位,魏朝灭亡。魏朝起于魏文帝曹丕,终于魏元帝曹奂,历经五世,共四十六年。司马炎篡位后,改国号为晋。到了太康元年,又灭了吴国,从此天下又恢复了短暂的统一。

晋武帝像

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河南人,是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篡位登基,随后灭吴,一统天下,定都洛阳。武帝明达善谋,能断大事。他吸取魏氏奢侈淫逸的教训,为人勤俭,穿戴朴实,只吃素食,晋国在武帝的统治下国富民强,天下安定。武帝立儿子司马衷为太子,又为太子选拔嫔妃。贾充的妻子郭槐贿赂杨后,让武帝纳其女为太子妃。贾妃年长太子两岁,为人善妒,擅弄权术,太子很不喜欢她。武帝又赐给太子才人谢玖,生下皇孙司马遹。司马遹自幼天资聪慧,深得武帝喜爱。武帝虽然知道太子昏庸愚笨,但因司马遹聪慧,因此也没有废立之心。

自从武帝平定吴国之后,怠于政事,在位二十五年后驾崩。太子司马衷继位,尊杨后为皇太后,立贾氏为皇后。贾后凶悍善妒,每次想要干预政事都被太傅制止,于是就污蔑太傅谋反,杀了太傅,贾后又将太后贬为庶人,太后到达金墉城时身边还有十几个侍从,贾后都给夺走了,太后绝食八天后去世。贾后妹妹有个儿子韩谧,贾后膝下无子,将韩谧立为皇嗣,改名为贾谧,干预朝政。一时间贾氏一族权倾朝野。

贾后淫荡,与太医令程据偷情,又征召美男子入宫,淫乱后宫。贾模、张华等人密谋废后,但因诸王势力强盛,朋党各异,不敢实施。不久,贾模去世。太子司马遹少时聪明,但长大后只知贪图享乐。贾后让人逼迫太子喝下毒酒,太子不肯就范。于是,贾后派人用药杵将太子捶杀。赵王司马伦起兵讨伐,将贾后贬为庶人,又将贾后亲信司空张华等人斩尽杀绝,司马伦自为相国。

当时,孙秀手握兵权,司马伦素来昏庸,受制于孙秀,天下大事都由孙秀裁决。司马伦登上皇帝之位,任孙秀为侍中,齐王司马攸之子司马冏联合成都王、河间王举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和孙秀十分害怕,派孙复、张泓率兵抵抗。成都王司马颖击败司马伦的军队,左将军王舆做内应,攻斩孙秀,将惠帝迎回金墉城复位。惠帝诛杀司马伦,任齐王司马冏为大司马,辅佐朝政,立武帝孙子清河王司马覃为太子。司马冏主政期间骄奢擅权,经常不上朝。河间王和成都王派长沙王司马乂起兵讨伐司马冏,司马冏被杀。政权落入司马乂手中。成都王觉得司马乂主政,自己无法随心所欲,于是举兵反对司马乂。司马乂起兵讨伐成都王司马颖,战败。司马颖进入京师做了丞相,废黜太子。东海王司马越奉皇帝之命征讨司马颖,战败。幽州都督王浚联合鲜卑、乌桓以及并州刺史,一起举兵讨伐司马颖。

自从汉魏以来,匈奴、鲜卑、羌族、氐族、羯族等投降的胡人,大都居住在内地。后来,他们数次因各种纷争杀害长吏,逐渐成为民患。武帝时期,侍御史郭钦上书请求将胡人迁往边境,武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匈奴左贤王刘豹的儿子刘渊博学多才,具有文才武略,在洛阳做侍子,齐王请武帝杀了他,武帝又没有听从。到了惠帝在位的时候,惠帝命刘渊为匈奴五部大都督,司马颖当政时命刘渊为匈奴左贤王。幽州王和并州司马起兵的时候,刘渊以五部有难为由请求返回匈奴。刘渊在大臣刘宣的建议下,乘着晋朝内乱的时机,自立为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改年号元熙,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占据山西、陕西等地。成都王司马颖逃到长安。长史刘舆诛杀司马颖,惠帝死后,太弟司马炽即位,称为怀帝。

当时,汉王刘渊已死,他的儿子刘聪即位,晋朝难民王如攻打南阳,刘聪派石勒攻击江夏,联合王如的军队进军襄阳,大败晋国太傅所率的军队。刘聪又让大将呼延晏带领一万七千兵马攻打洛阳,晋兵屡屡战败,死伤三万余人。刘聪攻入洛阳,将怀帝送到平阳,封其为平阿公,大宴群臣,让怀帝身穿青衣给大臣们倒酒。晋朝旧臣虞珉和王俊看见怀帝沦落到这等境地,不禁悲从心来,号啕大哭。刘聪见状非常厌恶,杀了晋朝十几位旧臣,怀帝也遇害。怀帝遇害的消息传到长安后,皇太子司马邺继位。司马邺在位四年的时候,汉派刘曜攻打长安,长安外城被攻陷。司马邺退守到小城之内。在城内粮食断绝的情势下,司马邺投降。刘曜将司马邺送到了平阳,西晋就此灭亡,历经四任帝王,共存在五十二年。

东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是宣帝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起初被任命为安东将军,管理扬州和江南。司马睿听说愍帝遇害,在建康自立为帝,立儿子司马绍为太子,任王导为谋主,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又任王敦为荆州刺史,祖逖为豫州刺史。祖逖少年时便胸有大志,和刘琨是至交好友,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以求报国。王敦蓄谋造反已久,因为忌惮祖逖,迟迟不敢行动。等到祖逖一死,立即起兵造反。

元帝派刁协等人率军讨伐王敦,被王敦打败。元帝任王敦为丞相,管理朝廷内外的军机要事。王敦不去朝拜天子却返回了武昌,举兵攻陷长沙,四方前来投靠他的宾客络绎不绝,元帝忧愤成疾,在位六年后去世。太子司马绍继位,称为明帝,司空王导受命辅政。明帝仁爱慈孝,喜欢舞文弄墨,武艺高强,为人机警明敏。明帝在位三年去世,其子司马衍即位,称为成帝。司马衍继位时年仅五岁,庾太后临朝听政。庾亮因受太后宠幸,专权于朝廷,他瞒着成帝杀死了他的亲信司马宗。有一天,成帝询问司马宗的下落,庾亮说司马宗谋反已经被处死了。成帝听后痛哭,对庾亮说:“舅舅说他人忤逆就可以处死,如果别人说舅舅谋反那要怎么办呢?”庾亮听后为之色变。成帝在位十七年驾崩,琅琊王司马岳继位,称为康帝,在位两年去世,太子司马聃继位,称为穆帝。穆帝继位时只是个两岁婴儿,国家大权掌握在太后褚氏手中。太后命何充为侍中,处理尚书之事。

割据蜀中的成汉君主李势骄奢淫逸,不问国事,桓温率兵讨伐,桓温灭了成汉之后威名大震,朝廷对他非常忌惮。过了一段时间,桓温率兵讨伐前秦,在蓝田大败秦兵,进军灞上,三辅郡县都出来相迎。

北海有个叫王猛的人,年轻时勤奋好学,为人倜傥,却对小事不屑一顾,人们都很看不起他。王猛听说桓温入了关,就前去拜访。他身穿粗布麻衣,一边抓着虱子一边和桓温纵谈天下大事。桓温觉得此人是个奇才,江宁无人能与之相比。桓温到达伊水,姚襄前来迎战,连连败退,逃到了平阳,想要占据关中。姚襄率兵伐秦,战败被杀。

当时有个叫谢安的人,不喜名利,在会稽隐居,虽然是一介布衣,却非常有才华,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被桓温请过去做了司马。穆帝去世后,膝下无子,大臣们推举成帝的长子司马丕做了皇帝,也就是哀帝。哀帝四年后病死,琅琊王司马奕即位。后来,桓温以太后诏令的借口,废黜司马奕,将元帝的小儿子司马昱拥上了皇位,即简文帝。桓温在东晋势力愈加强大,简文帝让他入朝做大司马,留在京师辅政。桓温不愿意,请求继续镇守故熟。简文帝在位两年去世,太子司马曜继位,称为孝武帝。桓温入朝,想要诛杀王坦之和谢安,未果。后来桓温病重,于是上书请求九锡之礼。谢安故意拖延,直到桓温去世,赐九锡的诏书还没有完成。

孝武帝沉溺于酒色,谢安等人去世后,将政权交到琅琊王司马道子之手,司马道子也嗜酒如命,整日和孝武帝饮酒作乐。司马道子为人浮夸,穷奢极欲。后来,孝武帝醉酒,被张贵人杀死在了后宫。太子司马德宗继位,称为安帝,司马道子晋升为太傅。安帝为人愚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寒暑饥饱。司马道子侍奉左右,替他出谋划策。

桓温死后,皇帝怕桓家功高震主,便不重用他的儿子桓玄,于是桓玄弃官回家,定居在江陵。殷仲堪因桓家世代常年治理荆州的威望,所以对桓玄非常礼遇。当时,重臣王恭对王国宝不满,于是领兵造反。安帝迫不得已杀了王国宝来平息战乱。第二年,王恭联合殷仲堪和桓玄意图再次谋反,安帝派军前去抵御,王恭在建康被杀。后来,桓玄击杀殷仲堪和佺期,攻下荆州和雍州,统领了荆、雍、江三州。随后,桓玄消灭司马道子一族,自己做了相国,不久又篡夺帝位,改国号为楚。

必考成语背背佳

桀骜不驯

【释义】桀:凶暴;骜:马不驯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

【语出】《汉书》:“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例句】文康《儿女英雄传》:“识字读书,聪明出众。只是生成一个桀骜不驯的性子,顽劣异常。”

鞠躬尽瘁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语出】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例句】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

不以为然

【释义】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语出】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例句】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反目成仇

【释义】反目:翻脸了。翻脸而变成仇敌。双方从和睦的关系转变成仇视敌对的状态。

【语出】曹雪芹《红楼梦》:“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夜,也就撂在脖子后头了,甚于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多着呢。”

【例句】集团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棘手官司,将使它与合作伙伴反目成仇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个愉快的结局。

徒有虚名

【释义】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语出】罗贯中《三国演义》:“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例句】但是,即便是一个徒有虚名的领导者,交易机构的损失有时眨眼间便会达到那个数目的几倍。

息事宁人

【释义】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语出】《后汉书》:“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例句】闻一多《四杰》:“我承认我是抱着‘息事宁人’的苦衷来接受它的。”

络绎不绝

【释义】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语出】《后汉书》:“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例句】李伯元《官场现形记》:“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

不屑一顾

【释义】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语出】方孝孺《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例句】曾朴《孽海花》:“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悍都然不屑一顾了。”

文史百科连连看

《出师表》

三国时期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内容主要为解释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所寄予的厚望,全篇言辞恳切,以议论为主,表达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之心。

木牛流马

三国时期丞相诸葛亮所发明的一种运送粮食的工具。出自晋朝陈寿《三国志·后主传》:“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庶人

指平民阶层,普通老百姓。周代时候将居住在城内及城郊的人称为国人,国人之中再分等级,居住在城郊的即是庶人,主要负责耕种贵族分予的土地,并且负有沉重的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

九锡之礼

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接受过九锡之礼,例如三国时曹操被东汉授予九锡,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被北周授予九锡之礼。

二晋前后延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027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