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

《刘少奇倡议两种教育制度“并行”》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阅读:192 评论:0

“两种教育制度”指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农)半读学校同时存在的学校教育制度。1958年由刘少奇同志倡议实行。这一教育发展谋略的内容是:全日制学校,由国家主办,学生在校期间整日进行学习;半工(农)半读学校多由厂矿、企业、公社主办,或在中等技术学校、大专院校附设半工半读班,学生一部分时间学习,一部分时间劳动,根据情况可实行“4.4制”(每天4小时学习,4小时劳动)、“6.2制”(每天6小时学习,2小时劳动)或“隔日制”(隔日学习或劳动)等形式,学习内容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个时期内国家主要发展全日制学校。但在实践中发现,只是发展这种单一类型的学校有不少问题,如:第一,由于国家经济条件不富裕,全日制学校难以迅速发展,不能尽快普及教育。第二,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脱节,不能升学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缺乏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很难安排工作。第三,许多出身工人、农民家庭的学生往往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怕耽误农时而中途辍学。

为了解决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刘少奇同志于1957年11月8日建议试办半工半读学校。1958年5月27日,天津市创办了第一所厂办半工半读学校。同年5月30日,刘少奇又在中央

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即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全日制的工厂、机关工作制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工厂劳动制度。此后,1964年5月,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曾进一步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的建议。

在刘少奇的倡议下,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很高。有些省市为了加强对半工(农)半读教育的领导,相继成立了第二教育厅(局)。1965年,教育部先后召开了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工议,总结经验,制定规划。原高等教育部也召开了半工半读高等教育会议。半工(农)半读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据教育部统计,1958年半工半读在校学生200万人,到1986年,已达443.3万人,增长很快。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革教育结构,一方面切实办好全日制普通学校,一方面有计划地把城乡部分高中改为各种类型的职业中学,恢复了农业中学,发展了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工厂、企业的职工教育也开始恢复和发展,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改变教育制度同经济发展不适应的情况,我国的教育事业面向“四化”建设,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uo/2022121067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