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叶挺·北伐名将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30 评论:0

1926年,广东革命根据地日益巩固,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浪潮日趋高涨,北方封建军阀势力则加紧联合起来向革命力量进攻,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的斗争日趋尖锐。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议和推动下,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并命令叶挺独立团提前出发,作为北伐的先锋。
1926年5月1日,独立团由肇庆、新会出发北伐。部队抵达广州时,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部长周恩来召开独立团连以上党员干部会议,对独立团的工作任务作指示,要求他们“在战斗中,要起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要坚决地完成战斗任务,要注意发动群众”[1]。周恩来最后以“饮马长江”这句话勉励大家,并充满信心地对大家说:“武汉见面。”[2] 叶挺当即保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指示。
在叶挺率领下,独立团由广州北上,越过五岭,于5月31日抵达湖南永兴。其时,唐生智部正受湘鄂军阀部队的攻击而退却湖南安仁一带。他急电叶挺,要求独立团火速赶往安仁增援。6月1日,叶挺率部冒雨强行军,翌日赶至安仁,与唐生智部第三十九团团长会晤,向他了解敌军情况后,命令独立团二营协同友军防守渌田,三营进驻龙家湾,另派出一个连到黄茅铺,协同友军防守。
3日下午,敌军进攻渌田、黄茅铺。叶挺召集独立团开会研究对策。他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又是北伐先锋。我们不但代表革命军,而且代表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们北伐中的第一次打仗,我们一定要胜利。”[3] 叶挺在会上提出由他本人率一支队伍向龙家湾方面增援,参谋长周士第率另一部到渌田增援。时值阴雨,道路泥泞,行军困难。战士们在叶挺、周士第分别率领下,不畏艰险,迅速赶往目的地。4日凌晨,部队向敌出击,经数小时激战,将敌人击溃。部队乘胜追击,于5日占领攸县。叶挺随即下令将攸县南岸之涞水浮桥拆掉,通令全团说:我们前面是长沙、株洲、醴陵、萍乡,这一带工人、农民、学生运动都有基础,我们有了依靠。如果敌人来进攻,我们必须向前打,不能向后退[1]
是役,独立团仅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了六倍于己之敌,奏响北伐胜利的先声。“叶挺独立团的首次胜利,使得该团及全团的指挥官们在国民革命军中享有威名”[2]
7月初,北伐军先头部队第四军第十师、第十二师陆续抵达攸县地区,独立团奉命拨归十二师( 师长张发奎) 指挥。7月10日,攻打泗汾、醴陵的战斗开始。张发奎命令独立团担任向泗汾、豆田( 在泗汾以西) 进攻的任务。在当地农民群众的支持下,独立团迅速占领了豆田,并强渡渌水,“与敌谢文炳增援部队千人相对抗,卒将敌击溃。官兵们勇敢精神,颇为友军所赞叹”[3]。独立团乘敌人溃退之际,于是日下午4时半首先攻占了醴陵。叶挺在醴陵城里等了一个多小时,张发奎方才率部队赶到。叶挺对张发奎说:“我们今天是运用灵活的战术,把佯攻变为主攻,先入了醴陵城。”张发奎无可奈何地说:“你们打得好,我们也打得不错。你们是打得猛,追得快,我们是打得稳,追得稳。”叶挺说:“你们太稳了! 太稳了!”[4]
7月11日,独立团继续向北追击,12日占领浏阳,完全切断了敌人在湘赣之间的交通。独立团在浏阳驻防期间,叶挺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和扩充,新组建了一个特别大队和一个补充营,进一步加强了战斗力。
8月19日,独立团参加了攻打平江的战役。当时,敌人以重兵1万多人防守平江,在平江、汨罗江南岸一带高地构筑坚固工事,配备强大的火力,并在阵地前面设置地雷、鹿砦等障碍物,由吴佩孚的心腹陆沄在平江设指挥部统一指挥。张发奎“令团长叶〔挺〕统帅第一、二营向平江前进,与第三十六团联合,立刻破灭在平江城的敌军,并指派一部越过平江从后面的云山及天狗山进攻”[5]。独立团接受命令后,即从小路迅速渡过汨罗江到达北岸,绕到敌人侧后,协同兄弟部队以突然动作迅速攻破平江城;又迅速渡回汨罗江南岸,从侧后向据守在天岳山等阵地的敌人攻击,使敌全线崩溃,敌将陆沄自杀。翌日,北伐军乘胜追击,占领通城。战斗结束后,叶挺向师部报告情况说:“7月19日始攻击平江,获敌枪340余支,水机关枪1支,迫击炮2门,俘敌官兵400名。”[1] 苏联军事顾问捷斯连科叙述这次战斗的经过时说:“该城和敌人全部防线的命运,是由叶挺独立团解决的。”[2]
平江战斗后,北伐部队迅速向湖北境内进发。独立团奉命占领中伙铺车站,切断粤汉铁路,以断敌人后路。事前,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召开军事会议分配任务时,由于这一任务相当艰巨,要在一天多时间内日夜兼程强行军100多里,还要来回越过几次大河和翻过几座高山,中途还可能与敌遭遇,因此会上各部负责人都不肯主动承担任务。陈可钰见状,便对叶挺说:“希夷,你们去吧!”叶挺立即回答说:“好!”[3] 返回团部后,他向全团作军事动员,旋即出发。途中战士们互相督促说:“快,与火车赛跑!”部队行军速度很快,至第三天拂晓,便赶至中伙铺附近;与正乘火车北逃之敌李金门部遭遇。叶挺命令部队立即向敌发动进攻,经过一小时的激战,连团长李金门在内敌军全部就擒,无一漏网。部队随即占领了中伙铺车站,控制住粤汉铁路,出色地完成了预定任务。
8月26日,攻打汀泗桥战斗开始。汀泗桥是鄂南要地,通向武汉的第一道门户,素有天险之称。战前,上级把攻打汀泗桥的任务主要交给第四军,第七、八军等部于附近策应。第四军攻打汀泗桥的部署为:由三十五团向汀泗桥正面进攻;三十六团和第十师从右翼进攻;独立团为预备队。汀泗桥东面为崇山峻岭,南、北、西三面环水,只有一座铁桥可通,北伐军从正面进攻遇到很大困难,打了一天,也没有什么进展。
当天,叶挺跑到附近农村向农民作调查,发现东面大山上有一条小路,可以绕到汀泗桥东北之古塘角附近,乘敌不备,攻其后背。叶挺将情况向军部报告,陈可钰当即命令独立团执行这一战斗任务。
8月27日凌晨2时,叶挺率部出发,迅速绕到古塘角附近,突然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第七军和三十六团等部亦从其他方面同时向敌开火。四面八方都是枪声,敌人大为恐慌,纷纷溃退,天险汀泗桥遂为北伐军攻占。
打下汀泗桥后,独立团向咸宁方向疾进。途中,叶挺曾接到十二师师长张发奎的命令,要独立团对敌追击不得超过15里。但叶挺认为敌人正处于慌乱状态,战机不可失,乃毅然决定继续向咸宁追击。当时洪水暴涨,周围一片汪洋,只有一座铁桥可通咸宁城,而部分路基亦被水淹没,情况相当险恶。叶挺抓住敌人刚从汀泗桥溃退而陷于异常混乱的时机,指挥部队向敌人猛烈进攻,终于将守桥之敌打垮,乘势攻过桥去,于27日当天赶在吴佩孚援兵的前面占领了咸宁城。对于这次行动,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初时还责怪叶挺“好胜鲁莽,过于急进”,但当他得知吴佩孚的援兵已赶到贺胜桥,如敌抢先占领咸宁,将会给北伐军继续进军增加极大困难及叶挺果敢指挥作战的经过后,又改口赞誉叶挺“具有军事天才,能见机进取”[1]
贺胜桥是鄂南通向武汉的最后一道重要门户,地势同样十分险要。此时敌人已投入2万多兵力、60多门大炮、100多挺机枪加强防守,吴佩孚还亲临指挥,妄图阻止北伐军北进。8月29日,北伐军开始向贺胜桥进攻。独立团担任正面沿铁路攻击的任务。叶挺在战前向全团战士作政治动员说:“我们有广大人民群众支援,攻破贺胜桥是有把握的。但贺胜桥战斗与过去几次战斗不同,这次吴佩孚亲自指挥,有一部分生力军,敌人炮火较强,防御纵深很长,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勇敢作战,不怕牺牲,完成光荣的战斗任务。”[2]
战斗打响后,独立团的战士在叶挺指挥下,以迅猛的动作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向纵深展开。但左侧第十二师三十五团及右侧第七军第二路都远远落在后面,配合不力,致使独立团在敌人阵地纵深孤军苦战。他们发扬大无畏精神,英勇顽强,猛打猛冲,终于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反击,突破了敌人十余里纵深的防御阵地。此时,兄弟部队陆续赶到,几路人马协同作战,终于胜利地占领了贺胜桥,吴佩孚带残部仓皇乘车向武汉逃去。
8月底,北伐军直指武汉。北伐军前敌总指挥部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攻城作战部署为:第四军并配属其他一些部队主攻武昌城;八军担任对汉阳、汉口的主攻任务。9月3日,第四军等部攻打武昌城,因敌人设防坚固,且已有准备,北伐军缺乏重型火器及攻城工具,攻城没有成功。5日凌晨,第四军等部再次攻打武昌。叶挺接受了攻城任务后,命第一营为奋勇队( 敢死队),第二营为拥进队。第三营与特别大队为预备队。出发前,他向全团作了简短的动员。第一营在营长曹渊带领下,向宾阳门与通湘门之间发动攻击。敢死队员逼近城下后,立即竖起云梯,向城墙攀登,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但由于其他部队的攻城奋勇队配合不上,敌人得以集中火力向第一营正在攀登城墙的战士还击,使他们全部壮烈牺牲。逼近城墙附近的第一营主力也在敌人猛烈射击下遭到重大伤亡,共产党员,一营营长曹渊亦于是役光荣牺牲,第二次攻城战斗又告失败。
进攻武昌不下,北伐军改用围困封锁之策。这期间,叶挺仔细观察了通湘门一带的地形,提出了一个新的攻城方案。按照这个方案,独立团把缴获来的一列铁甲车请铁路工人冒着敌人炮火开到距通湘门200米处;再动员一批安源矿工协助开挖了一条通向武昌城的坑道,以便攻城。独立团一部分战士守卫在铁甲车上,掩护矿工们作业。敌人发觉后,大为恐慌,集中火力,掩护一批士兵从通湘门冲出来,企图破坏坑道作业。叶挺指挥全部兵力英勇迎击敌人,迅速将其打退。
10月10日凌晨1时,北伐军对武昌城发起总攻。独立团担任由通湘门附近攻城、占领蛇山的任务。拂晓前,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在通湘门附近架起梯子越过城墙,再向蛇山方向进攻。敌人利用蛇山上的工事负隅顽抗。独立团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英勇地从四周冲上了蛇山,终于歼灭了敌人。蛇山为北伐军攻占后,武昌全城敌人停止抵抗,放下了武器。
在叶挺领导下,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所向无敌,威震天下,在各次战斗中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起到了先锋作用和骨干作用,对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人民群众称誉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为“铁军”,称誉叶挺团长为“北伐名将”。但是,叶挺十分谦虚,把一切功劳都归于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他在一次独立团干部会议上总结北伐战斗经验时说:“我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的伟大战功呢? 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甲。”[1]
武汉攻克后,独立团奉命驻守在武昌南湖。1927年3月,叶挺调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后来再升任第十一军副军长兼二十四师师长。同年4月,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还命叶挺“兼管武昌卫戍工作”[2]
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一方面使得革命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一带,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极大恐慌。他们加紧勾结起来,极力想扑灭这场大革命风暴。1927年“四一二”政变发生。广东等地也相继发生了反革命政变。武汉国民政府内汪精卫集团的反动倾向也日益增长,武汉地区形势渐趋恶化。叶挺运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兵权,及时打击那些敢于破坏捣乱的反革命分子,维持武汉地区的社会秩序和捍卫工农革命利益。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叶挺亲自挑选了一部分战士担任大会的警卫任务,严防反动分子破坏。他自己亦不辞劳苦,经常布置及检查警卫工作,使党的五大得以安全举行。
5月17日,驻鄂西南的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乘国民革命军向郑州二次北伐、武汉空虚的机会,联合杨森和鄂南反动地主武装公开叛变,向武汉偷袭。叛军沿武长铁路,经蒲圻、咸宁一直打到距武昌仅40里的纸坊镇。隐藏在武汉地区的反动分子也乘机进行破坏活动,使武汉陷于危急状态。当时,“武汉政府张皇失措,一筹莫展。据说政府官员甚至准备逃跑”[1]
在这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保卫武汉,镇压夏斗寅反革命叛乱。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根据蔡和森、李立三等的建议,决定调遣叶挺部队担任平叛任务,并把武汉军校、武汉工人纠察队等武装力量拨归叶挺指挥。武汉人民听到叶挺将亲率部队平叛的消息,信心大增,认为“这次战斗由叶挺指挥,一定能把夏斗寅打败”[2]
叶挺受命后,当即下令将分散于武汉各处担任警戒任务的部队集中,并派七十二团向纸坊镇挺进。七十二团在团长许继慎指挥下,向叛军展开猛烈进攻,夺回了被叛军占领的纸坊车站及纸坊镇。第二天,叛军向纸坊反扑。叶挺派遣援军及时赶到,他要求各部队英勇杀敌,只准进,不准退。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将叛军打退。部队又乘胜追击,把敌人驱赶至鄂东,从而使武汉局势转危为安。陈毅曾赋诗称颂叶挺的功绩:
脱颖自北伐,初胜湘江曲。
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
江汉功更伟,一战安群黎[3]

[1] 周士第:《叶挺独立团始末》,《星火燎原》1980年,第1辑,战士出版社出版。
[2] 《周士第回忆录》。
[3] 《周士第回忆录》。
[1] 《周士第回忆录》。
[2] 萨坡什尼科夫:《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解放军政治学院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4册。
[3] 《叶挺同志参战报告》(1926年9月9日)。
[4] 《周士第回忆录》。
[5] 张发奎交战情况报告,《北伐战争》,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1] 《叶挺同志参战报告》(1926年9月9日)。
[2] 捷斯连科:《回忆叶挺》。
[3] 《周士第回忆录》。
[1] 邓演达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加北伐战争的回忆》,《广东文史资料》第22辑,1978年出版。
[2] 《周士第回忆录》。
[1] 周士第:《回忆叶挺同志》,1946年4月20日《解放日报》。
[2] 1927年4月10日汉口《国民日报》;《周士第回忆录》称,叶挺当时兼任武汉卫戍司令职务。
[1] 捷斯连科:《回忆叶挺》,《在中国土地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周士第回忆录》。
[3] 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1946年4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51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