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王昆仑·参与成立“小民革”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42 评论:0

皖南事变后,鉴于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尽量减少党和进步力量的损失,中共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白区工作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准备在重庆建立一个党的外围组织,配合党的工作。牵头做这一工作的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王昆仑。因为他既是受周恩来、董必武直接领导的中共秘密党员,又是国民党内素有影响的著名人士,在国民党内也有较高的地位。

1941年夏,在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人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王昆仑、许宝驹和中共代表王炳南等发起组织了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参加成立大会的有18人。王昆仑、许宝驹被推为主要负责人[2]。这个组织最初的名称是“中国民族大众同盟”,一年后改为“中国民主革命同盟”( 史称“小民革”)。“小民革”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政治团体,有严密的组织,在参加发起的18位成员中,既有中共党员,又有国民党左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因此是一个统一战线组织。

根据党的指示,“小民革”的工作重点是:团结国民党内愿意进步的人,把他们争取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在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制造分裂、阴谋妥协、反对民主的情况下,从国民党内部去进行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在参与发起“小民革”的18位成员中,王昆仑与孙科及其“太子派”的关系比较密切,刘仲容与李宗仁、白崇禧关系密切,屈武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至亲,赖亚力与冯玉祥关系密切,其他一些成员也与国民党内一些中上层人士有一定联系,可以利用各自的有利条件,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国民党中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小民革”成立后,成员不断增加。到1945年春“小民革”召开盟员大会时,成员已达200多人(参加盟员大会的代表有45人),王昆仑主持了盟员大会,并作了宣传工作报告。大会选举王昆仑、屈武、曹孟君等21人为中央委员。为了保密,中委们都分别用了代号。王昆仑的代号是“冈”,故大家都称他为冈兄。

1945年9月1日晚,毛泽东在重庆应邀出席中苏文化协会举行的庆祝中苏同盟条约签订大会,盛况空前。王昆仑是这一盛会的主要经办人[1]

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在重庆红岩村约见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的主要负责人王昆仑、许宝驹等,并招待晚餐,谈了一个通宵。中国民主革命同盟领导人向毛泽东反映国民党当局假和谈、真备战的真实情况,并表明了对时局的看法。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的工作表示赞赏,首先对他们经常提供情况表示感谢,认为这些材料对延安分析时局动向帮助很大,同时表示了对争取国民党内部进步势力的问题十分关心,勉励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同志努力在国民党内部进行工作[2]

1945年10月,毛泽东离开重庆回到延安后,在一次干部会上谈到在重庆与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的同志会见的情景时说,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的这些朋友对党的政策了解得透、理解得深。

在抗战胜利前夕,王昆仑在重庆秘密筹办并主编了《人民观察家》这一刊物,“主要内容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发给盟员阅读,借以统一认识”[3]。该刊共出了六期,每期评论文章或重要报道,大部分都由王昆仑撰写或由他和汪季琦商量撰写,有的则是他口授,由他人记录、整理定稿[4]

为了进一步地把国民党内爱国民主力量集结起来,1943年2月,王昆仑与谭平山、陈铭枢、杨杰、郭春涛、朱蕴山等14人决定举办一个时事座谈会。座谈会每月开一两次,有时每周开一次,一直延续到 1946年5月前后。参加座谈会的先后有一百多人,以国民党上层人士为主,有时也邀请教育界、工商界一些上层人士参加。这些人大都有较丰富的政治经验、较渊博的学识和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参加座谈会的许多人经过经常接触,大家交上了朋友,在政治认识上也有明显的进步。朱学范说他后来在香港追随李济深、何香凝等发起筹建民革,并奔赴大洋彼岸会见冯玉祥将军,共商成立民革组织大计,都与王昆仑对他的影响分不开的[1]

在座谈会的基础上,1943年9月,王昆仑与谭平山、陈铭枢、杨杰、朱蕴山等十人筹备建立了一个新的革命组织名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1944年初,“民联”开始秘密吸收会员,并起草《政治主张》和组织章程等文件,王昆仑参与了其中大多数的工作。1945年10月28日,“民联”第一次全体大会在重庆上清寺“特园”(四川实业家鲜特生的别墅)召开,选举谭平山、陈铭枢、杨杰、柳亚子、朱蕴山、王昆仑、郭春涛等七人为常务干事,宣告“民联”的正式成立。

“民联”积极开展争取国民党内上层爱国民主人士的工作,多次举行了座谈会和宴会,邀请国民党内民主派代表人士以及中共南方局领导人共议民主和救国大计,在朝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民革”与“民联”,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一个是国民党内坚定民主派的组织,在抗战中后期的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以及在抗战胜利以后力争国内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2] 王昆仑、王炳南、屈武:《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史略》,《文史资料选辑》87辑,第2—3页。
[1] 夏衍:《白头记者话当年》、《新闻研究资料》第33辑,第42页。
[2] 王昆仑、王炳南、屈武:《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史略》,《文史资料选辑》87辑,第6页。
[3] 周旧邦:《我所知道的小民革》,《统战工作史料选辑》第1辑,第75页(上海版)。
[4] 周旧邦:《诀别悠悠已一年》,《团结报》1986年8月23日第7版。
[1] 朱学范:《我与民革四十年》,团结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25—26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47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