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齐白石·挂书牛角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47 评论:0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寄园、白石山人、寄萍堂主人、老萍、阿芝、杏子坞老民、借山吟馆主、借山翁、齐大等。1863年阴历十一月二十二日,齐白石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南百里的杏子坞星斗塘老屋。

这年,湘潭闹水灾,齐白石家乡白石铺一带除了加入曾国藩湘军的军属大发横财和世居这里的胡黎两姓富家望族外,大多是穷苦人。齐家当时只有一亩三分水田和几间破屋。他的祖父和父亲要兼做零工才能养活五口之家。

齐白石的父亲齐贳政,是一个很怕事、肯吃亏的老实人。母亲周氏则非常能干贤淑,17岁嫁给齐贳政,新婚三日后即躬亲井臼,入厨炊爨。过去农家做饭在灶中烧稻草,草中常带有残存的谷粒,周氏爱惜地摘下来,聚在一起,用捣衣椎槌打,一天可得谷一合。这样聚少成多,能换棉花。家园又植麻,于是周氏春纺夏织,机声不歇,衣布盈箱,齐白石的祖父母十分高兴。白石四岁时,寒夜与家人围炉取暖。祖父就着松枝火光以柴钳在炉灰中画字,说:“你念,阿,芝。‘阿芝’是你的小名。”[1] 这样,祖父或用炉钳画字于灰上,或用手指画字于膝上,教齐白石识字,农闲时一天教数十字,而他能过目不忘。望着聪颖的孙子,祖父常低头叹息。周氏知道他是忧虑无力让孙子上学,就说:“儿媳这些年来椎草得谷四斗,原来想买钗,就存放在山那边的银匠家。可以拿回换钱,买纸笔书本。我父亲明年正好在枫林亭教村学,纯芝不要交学费,朝去夜归,能够读一年书。”[2]

于是,1870年元宵节后,八岁的齐白石从外祖父周雨若在白石铺枫林亭读村学。周雨若先教之以《四言杂字》,继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和《论语》的一部分。而齐白石喜欢读《千家诗》。

就在这时候,绘画艺术之神向幼年齐白石展示了无穷的魅力。读书之余,他私下偷偷地画起画来。开始时,他临摹雷公神像,后来,又画过钓鱼老头以及身边常见的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外祖父见他学画耗费很多纸,而家境贫寒无力承受,就经常责备他。就在这年秋天,八岁的齐白石得了一场大病,加之家里实在贫穷,就只得辍学了。在家里,他仍然利用旧记事账簿上剩下的空白纸学习绘画。

齐白石在家,开始喜欢钓鱼,有时背着小钓竿,在塘边一坐就是半天。祖母担心他失足淹死,就说:“你每天只管钓鱼,家里没有柴火烧饭了,你知道吗?”就叫齐白石每天带着二弟纯松牧牛砍柴,她给他佩戴一个铜铃,母亲周氏又在铃上加系一块铜牌,上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每天暮色苍茫时,铃声由远而近,倚门瞩望的祖母和母亲知道牧儿将归,就下厨烧晚饭了。

星塘一带的砍柴儿童常常架柴为叉,站在三四米远处,以粗柴棍投击,将柴叉打倒的可以赢得这捆柴。齐白石对这样的游戏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喜欢倚坐在树根旁读《论语》,有时,贪读入神,竟忘了砍得柴归。这时,祖母就叹气说:“你是我的长孙,我很疼爱你,以为我们家日后耕种有人力了。你小时候多病,我与你母亲求神明保佑,叩头作声,经常将额头上叩起一个包,却不知道疼痛。医生说母乳宜禁油荤,可怜你母亲为了喂养好你,过年过节都不敢吃鱼肉。我下田插秧,还将你捆在背上,如影不离身。想不到你现在力能砍柴了,却只管写字作画! 俗话说:‘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明天家里就无米下锅了,孙儿啊怎么办?唉,可惜你投生时,走错了人家!”[1]于是,齐白石就将《论语》挂在牛角,日日砍柴牧牛,贴补家用,空闲时才取书阅读。几十年后,他已颓然一老,作客京华,借题牛画回忆起这段生活:

星塘一带杏花风,黄犊出栏东复东。

身上铃声慈母意,如今亦作听铃翁。

1874年旧历正月二十一,13岁的齐白石娶童养媳陈春君为妻。湖南习俗童养媳与其夫大都年岁相当,先正式举行婚礼,谓之“拜堂”,随后便在夫家操作,等到成年,择期“圆房”。

就在这一年夏天,祖父病故,齐白石想起祖父对自己的慈爱,整整哭了三天,不吃东西。

14岁时,父亲教他扶犁耕田,因体小力弱不胜其力而罢。于是第二年开春,拜本家堂叔祖齐仙佑木匠为师,学做大器作,也就是盖房立架等粗活,不久,因体弱被师傅辞退。他只好托人说情,转拜远房本家齐长龄木匠为师,仍学大器作。这年秋天,收工归途中,在洒满夕阳的山路上,遇上三个做细工的木匠,齐长龄站在路边,谦卑地向他们问好,他们傲慢应答一句即一走了之。齐白石很为齐长龄不平,齐长龄却训之道:“小孩子不懂得规矩! 我们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们是小器作,做的是细活。他们能做精致小巧的东西,还会雕花,这种手艺,不是聪明人,一辈子也学不成的。我们大器作的人,怎敢和他们平起平坐呢?[1] 少年齐白石自然不甘沉沦,决心改学小器作。于是转拜那次路遇木匠中的周之美学雕花木工。这一年,齐白石16岁。

周之美家住离星塘不远的周家冲,其雕花手艺远近闻名,特别是用平刀法雕刻人物,堪称绝技。齐白石勤奋学习,周之美很喜欢这个徒弟。

在周之美门下三年,他不仅学会了师傅的平刀法,又琢磨改进了圆刀法,且花样有所创新。那时候雕花匠所雕的花样,陈陈相因,千篇一律。雕的人物无非是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一类东西,雕的花篮则总是一个模式。齐白石不满足于这些老一套的玩艺儿,就想法子让人家看起来新鲜。他雕花篮,则加些葡萄石榴桃梅李杏等果子,或牡丹芍药梅兰竹菊等花木;雕人物,则从绣像小说的插图里勾摹出一些历史故事,还搬用平日所画的飞禽走兽作布景,构成图稿。这样,齐白石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花样,雕成后,乡人们都拍手叫好。他深受鼓舞,益发大胆地创造起来。[2]

这一年,19岁的白石出师后,遂与陈春君“圆房”,正式建立了小家庭。此时,齐白石仍跟随师傅周之美在白石铺方圆百里内做木工。雕花活是以件计价的,较之大器作,收入当然要丰裕一些。晚上闲暇时,他还可以做些烟盒子之类小手工艺品送到白石铺小店代销,以贴补家用。

有一次齐白石外出做工,在主顾家无意中见到一部乾隆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是以明代著名画家李毓芳画谱为基础、由清初王概增广而成,将人物、山水、花卉、草虫、翎毛等各种画法,分门别类地按图论析诸家程式,为初习绘画不可多得的教材。齐白石初见,双眼一亮,如获至宝,自觉以前的画作多不合规矩,便向主顾借回。这以后,他到晚上再不做烟盒子了。他买了薄竹纸和颜料毛笔,一幅一幅地摹绘,足足花了半年工夫才把这套《芥子园画谱》摹绘完,订成16本。有《芥子园画谱》为依据,他干起雕花活来也就成竹在胸,花样迭出,画起画来也觉得豁然贯通,避免了一些毛病。[3] 他画的神像和主家的祖先衣冠像也能每轴售钱一千了。

当时湘潭朱亭有个萧芗陔,号一拙子,出身于纸扎匠,是湘潭一带最负盛名的画人像高手,又会做诗。齐白石对他很仰慕,就请人介绍,在1888年旧历正月初一,踏雪来到距齐白石铺百里之遥的朱亭,以自己画的李铁拐像为贽,拜萧为师。萧芗陔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徒弟非常喜爱,尽传其法。家住湘潭小花石的文少可家传画像,文是萧的朋友,听说萧收了这么个出色的徒弟,就主动去访问齐白石,相见之下,对齐白石也十分欣赏,又将家传的画像技法授给齐白石。

“放下斧斤作知己,前身应作蠹虫来”。[1] 与艺术有缘的少年齐白石,就这样在贫寒的生活重压下,步履艰难地走向艺术的殿堂。

[1] 齐白石:《题霜灯画荻图样诗》自注,《齐白石作品集》第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 齐白石:《周太君身世》,《齐白石研究大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1] 《齐璜生平略自述》,转引自《齐白石研究大全》,第12页。
[1] 《白石老人自传》,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20页。
[2] 《白石老人自传》,第18页。
[3] 《白石老人自传》,第18页。
[1] 齐白石:《为家公甫画秋姜馆填词图》,《齐白石作品集》第三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41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聂耳
下一篇:齐白石·六出六归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