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茅盾·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努力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02 评论:0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2月1日,国民党在昆明制造了“一二· 一”惨案。茅盾十分气愤,在12月9日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为“一二· 一”惨案作》一文。他以凝重磅礴的气势写道:“青年学生的血,自来是不能白流的,让我们后死者咽住热泪,沉着地踏着死者的鲜血前进罢!”1946年1月,他参加签署了《重庆文艺界慰唁昆明教授学生电》。24日,茅盾参加陪都教育文化界人士成立政协会议协进会,被选为17名理事之一。这次会议对团结文化教育人士,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一致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具有重要作用。

1946年1月5日,“中外文艺联络社”的刊物《文联》出版,茅盾任主编。他为该刊写了“发刊词”,同时发表了《八年来文艺工作的成果及倾向》一文,对八年抗战中的文艺工作作了一个总的回顾,最后指出:“不但过去的八年,即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们文艺的首要任务也为配合广大人民的迫切的民主要求。认定了此一中心任务,然后我们过去曾经热烈讨论过的一些问题如深入民间,如大众化,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相因相成等等,方可得到正确的理解。而在检讨过去的工作时,我以为也须以能配合人民的民主要求为准则。”

3月,茅盾离开重庆到达广州,文协港澳分会、剧联和文艺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在民众会堂联合举行欢迎会,茅盾在会上作了题为《和平、民主、建设阶段对文艺工作》的演讲。他分析了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说明实现和平民主是可能的。接着具体阐述了和平民主建设阶段的文艺工作的具体要求。这个演讲受到与会1500多名听众的热烈欢迎。同月29日,他还在中山大学演讲,听众最多时达200余人。

4月13日,他由广州去香港。在香港文化界举行的欢迎会上,茅盾又作了关于民主统一战线的文化运动问题的演讲,指出:“中国民主的前途,大体是乐观的,因为进步和平民主是人民一致的要求。但反动的阻挠,也不可无视。因此,民主的路还是一条艰苦的路,性急不得。文化是政治的反映,文化运动也不能一条直线的进行,一定有很多迂回曲折。”[1]

6月初,茅盾回到上海后,主编《文联》杂志。他一面翻译、介绍苏联文学,一面撰写了许多杂文,如《上海和平运动的阴暗面》、《暴露中国民族工业的危机》、《民间,民主诗人》、《鲁迅是怎样教导我们的》等等,对国民党反动派镇压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等罪行进行了揭露。在《民间,民主诗人》中他尖锐指出:“历史上的专制魔王,曾经用尽方法不许人民发表意见,不许人民诽谤,豢养了大批鹰犬,监视人民的一言一行。然而人民的声音还是不会绝响的。‘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人民用歌谣形式喊出了他们的决心与愤怒,而专制魔王的末日亦终于到了。”

茅盾还抽时间写了不少文学评论,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吕梁英雄传〉》、《关于〈李有才板话〉》、《里程碑的作品——论赵树理的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等。这几篇文章表现了茅盾对解放区文艺的关注。他满腔热情地把解放区的成功创作介绍给国统区的广大读者。他兴奋地称赞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标志了“向大众化的前进的一步,这也是标志了进向民族形式的一步。”

1946年12月5日,茅盾和夫人孔德沚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前往苏联访问。1947年4月25日回国。回国后,茅盾在上海各大学演讲和参加各种文化团体举行的座谈会,并写了《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等书,全面介绍苏联人民的生活、斗争和文艺工作。他还写了《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记录了斯大林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侧面。

由于国民党加紧对进步作家进行迫害,茅盾于1947年12月离开上海再次去香港,继续坚持革命文艺工作,先后写了《客气过分论》、《再谈方言文学》、《反帝,反封建,大众化》等文章,同时还担任《小说》杂志的编辑工作。

1948年下半年,茅盾开始写反映抗战时期生活的长篇小说《锻炼》(在中篇小说《走上岗位》基础上改编),在写了25章后因故中断。它以上海八一三抗战为背景,广泛地反映了抗日战争初期各方面的社会动态,着重描写了爱国与卖国、抗战与投降的斗争。作品构筑宏伟,气势磅礴,代表了茅盾创作上的新进展。同一时期,他还写了《惊蛰》、《从一个理想碰了壁》、《春天》等短篇小说。其中,在写于1948年12月12日的《春天》的末尾,茅盾写道:“春来了,一切有生机的都在蓬蓬勃勃的发展,呈献它们的活力;但陈年的臭水沟却也卜卜地泛着气泡。”这反映出茅盾是以欣喜的心情在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同时他也提醒人们:新中国诞生后,切不可放松对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分子的警惕和斗争!

[1] 陕西省现代文学学会编:《纪念茅盾》,第234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41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