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茅盾·大革命失败后现实主义创作的两个高度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46 评论:0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对中共和进步人士的猖狂进攻。在此情况下,中共指令恽代英、茅盾等筹备组织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25年12月成立,茅盾任宣传部长。月底,上海市党员大会选出五名代表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茅盾作为代表之一,于1926年元旦离开上海。

到广州后,他参加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担任毛泽东为代部长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并负责《政治周报》的编辑出版工作。由于他的辛勤工作,使《政治周报》成为团结国民党左派、反击右派的战斗阵地。不久发生“中山舰事件”,茅盾遂于3月21日离开广州回到上海,接任国民通讯社的主编工作,继续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1926年底,茅盾到达武汉,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和总主笔。当时该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由董必武任社长。该报采用的新闻,多来自工会和农民协会,因此茅盾同这些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汉口民国日报》整版整版地刊登讨伐蒋介石、号召东征的消息和文章。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也叛变革命,与蒋介石公开合流。大革命失败。茅盾受到国民党通缉,离开武汉去庐山牯岭。

大革命的失败,使茅盾精神上极为苦闷,8月底到上海后,他开始了创作生活。9月初,动手写《蚀》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幻灭》。这个中篇仅用了四个星期就完成,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8卷第九至十期。11月初,写《蚀》的第二部《动摇》,至12月初完成,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9卷第一至三期。1928年4月至6月他又写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追求》,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9卷第六至九期。1930年5月,开明书店为这个三部曲出了单行本,后结集出版,书名《蚀》。它在《小说月报》上连载时,引起了读者极大注意,震动了当时的文坛。

《幻灭》以1926年5月20日左右到1927年8月3日前后的上海、武汉、南昌为背景,描写了国民革命军北伐获得初胜的生动情景。《动摇》是三部曲中最好的一部,从正面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前夕的艰难困苦,也从某些侧面揭示了大革命失败的根源和教训。《追求》展现了一群知识分子在革命失败后的遭遇。从《幻灭》到《追求》,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从胜利到失败后的部分历史面貌,揭示了一部分小知识分子由向往革命到进入革命后或幻灭、或动摇,革命失败后又从悲观中抬起头来追求未来的历程。

《蚀》是茅盾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第一个高度,是他在大革命失败后,从迷茫中寻找出路的产物,也是我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奠基作之一。茅盾成为自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连续性的三部曲来反映革命时代风貌的作家。这部小说也存在消极的一面,正如茅盾自己所说:“表现在《幻灭》和《动摇》里面的对于当时革命形势的观察和分析是有错误的,对于革命前途的估计是悲观的;表现在《追求》里面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也是既不全面而且错误地过分强调了悲观、怀疑、颓废的倾向。”[1]

在写完《幻灭》以后,茅盾还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鲁迅论》,全面介绍了鲁迅已发表的所有著作,提出鲁迅“能够抓住一时代的全部,所以他的著作在将来便成了寓言”。[1]

1928年7月,茅盾到达日本东京。此时他虽然同中国共产党失去了组织上的联系,但仍然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的文化活动和文学创作。7月16日,茅盾写了长篇论文《从牯岭到东京》,就《蚀》发表后文坛对它的评价中存在的意见分歧作了答辩,同时对于革命文学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在肯定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方向之后,批评了当时一些倡导革命文学的作家的作品有“标语口号”式和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然而,他自己却又过分强调了文艺应注重反映小资产阶级和为小资产阶级服务的倾向。

这期间,茅盾写下了《希腊神话与北欧神话》、《小说研究ABC》凡例、《中国神话研究ABC》的序等文章。茅盾在这些文章中,分别叙述了希腊、北欧和中国神话的构成、演变、修改,它们的宇宙观及其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以及建立系统的中国神话的条件等,从而为文艺界研究中外神话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方法,带动了对神话的研究。他还编写了《现代文艺杂论》,收入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及流派介绍、评论等12篇,另加一篇序。

1928年12月初,茅盾到达日本京都。14日,写了散文《雾》,透露出他对革命决不会就此死灭的期待,以及对新战斗的向往。此后茅盾还写了《叩门》、《卖豆腐的哨子》等文章,并结集成《野蔷薇》。茅盾在《写在〈野蔷薇〉的前面》中提出:“真正的勇者是敢于凝视现实的,是从现实的丑恶中体认出将来的必然,……真的有效的工作是要使人们透视过现实的丑恶而自己去认识伟大的将来,从而发生信赖。”[2]《野蔷薇》是茅盾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

1929年4月,茅盾开始写长篇小说《虹》和短篇小说《泥泞》。《虹》是一部未能完成的长篇,作者原打算以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这一整个时期为背景,反映出这一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斗争,但刚写到五卅运动爆发就因病而中辍,只完成原计划的1/3。这部小说,一洗先前在《蚀》里面反映的那种消极悲观色彩,表现出知识青年在斗争中觉醒、探索中前进和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小说中流露出的乐观情绪,正是作者思想情绪变化的反映。《虹》是茅盾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二个高度。短篇小说《泥泞》是茅盾第一次正面描写农民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认识到教育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1929年5月4日,茅盾写了长篇论文《读〈倪焕之〉》,对叶绍钧的小说《倪焕之》作了分析评价,明确提出了文艺的时代性问题,特别是对当时正在倡导的新写实主义文学的时代性,作了精辟的阐述。《从牯岭到东京》和《读〈倪焕之〉》两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茅盾当时文艺思想的发展轨迹。

[1] 陕西省现代文学学会编:《纪念茅盾》,第224页。
[1] 李标晶:《茅盾传》,第79页。
[2] 李标晶:《茅盾传》,第89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40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