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04 评论:0

1947年6月,中共中央、毛泽东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决定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命令晋冀鲁豫野战军首先突破国民党军的中央防线,揭开战略反攻序幕,千里跃进大别山。刘伯承和邓小平坚决地承担了这个任务,并对实施中央突破、转入外线作战,进行了周到的准备和严密的部署。在作战指导上,刘伯承制定、下达了《敌前渡河战术指导》,对渡河前的敌我情况、渡河准备工作、渡河战术指挥、渡河组织工作等,一一作了详尽的说明和规定。在作战谋略上,刘伯承决定采用声东击西和支作战、主作战相结合的方法。渡河地点本来早已选定在东阿至濮县之间,但为了迷惑敌人,渡河前部队一直在远离渡河地点的安阳地区休整和作渡河准备,到临渡河的前几天,才隐蔽神速地向渡河地点开进;开进时,又以地方部队伪装主力,在豫北等地发动攻势,把敌人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在西面,掩护主力在东面渡河的真实企图。在作战指挥上,在300里河防正面上选择敌人的侧翼和接合部,从八个地段同时渡河,实行强渡和偷渡相结合。
这样,就为渡河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一声令下,渡河部队奋起行动,猛扑黄河对岸,最快的仅五分钟就完成了强渡。敌人惊惶失措,防不胜防,处处被突破,全线很快陷于崩溃。国民党军吹嘘的“黄河天险可抵40万大军”的神话被彻底粉碎了。
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举突破黄河防线,楔入鲁西南地区,大大震动了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急忙从豫北和豫皖苏战场抽调三个多整编师的兵力前来增援。刘伯承乘援敌尚未靠近,采用“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术,连续攻歼了郓城、定陶等地的敌人,在鲁西南开辟了战场,将主力转到了援敌的侧背。
援敌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快速勇猛的作战行动所震慑,三个整编师竟呈一字形地挤在六营集、独山集和羊山集这三个相距不到30里的集镇上,犹豫不决,观望不前。刘伯承指挥部队直扑敌人的一字长蛇阵,将三个整编师一一分割、包围起来。接着,采用“围三阙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的战法,纵敌突围,在运动中歼灭了从独山集、六营集出逃的敌整编三十二师和整编七十师。又经过“围城打援”,先歼援敌1个旅,7月28日再全歼了据守羊山集的敌整编六十六师。至此,鲁西南战役胜利结束。
鲁西南战役经过28天的连续作战,共歼敌6.5万余人,打破了敌人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状战略态势,打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南大门。
鲁西南战役是刘伯承作战谋略和指挥艺术的一次突出体现。战役结束后,他欣然命笔,赋诗抒怀:
狼山战捷复羊山,
炮火雷鸣烟雾间。
千万居民齐拍手,
欣看子弟夺城关。

8月1日,刘伯承在戎马倥偬中完成了《合同战术》上部译文的重校工作,并写了长篇序言,要求营级以上干部“从实际需要出发来读此书,将于实战中获得若干帮助。”同时,他还向部队指挥员积极推荐介绍俄军统帅苏沃洛夫生平的《兵士兼统帅》一书。他这样重视借鉴外国的军事理论和战争经验,是为了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尽快丰富和提高指挥员的谋略水平和指挥能力。
鲁西南战役后,刘伯承和邓小平立即部署向大别山进军。刘、邓利用蒋介石纠集30个旅的庞大兵力,想把晋冀鲁豫野战军歼灭在黄河南岸,或逐回黄河北岸的心理,派出小部队在黄河渡口佯动,造成晋冀鲁豫野战军渡河北返的假象,迷惑吸引敌人去进行合围。他们却率大军以突然隐蔽的行动,于8月7日夜,兵分三路,一举跨过了陇海路,直向大别山插去。
南进途中最大的困难是要连续克服四道天然障碍,这就是南泛区、沙河、汝河和淮河。蒋介石最初把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南进行动判断为迫不得已的“南窜”,因而调动20个旅的重兵分路尾随南追,并另派四个旅到平汉线侧击,企图将晋冀鲁豫野战军聚歼在黄泛区。
黄泛区是纵深40里的一片汪洋泽国,到处浊水污泥,一脚踩下去,浅则过膝,深则没脐。为了与敌人抢时间,刘伯承和邓小平下马涉水,带领部队排成八路纵队,挽着臂膀前进。对大炮等重武器,或则拆整为零,分散携带;或则干脆丢弃不要。部队8月16日晚进入黄泛区,到8月17日上午,终于全部安全通过了。
紧接着,刘伯承指挥部队急行军30里,直抵沙河北岸,通过地方部队预先架设的浮桥,很快到达南岸。
这时,蒋介石才恍然大悟,察觉到解放军的战略企图是直指大别山,于是忙调两个多师赶到汝河南岸布防,以期造成前堵后打的夹击形势。
8月23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左右两路大军已渡过汝河继续前进,中路大军却被敌军阻在汝河北岸渡口,而敌三个师的追兵已赶到离汝河只有五十多里的地方。情况非常危急。刘伯承和邓小平对第六纵队进行阵前动员。刘伯承说:“现在要用进攻的手段来对付进攻的敌人,狭路相逢勇者胜,不顾一切地打过去!”[1]
前卫部队浴血向前,在敌阵中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掩护大部队和直属机关全部渡过了汝河。
部队到达南征中的最后一道障碍——淮河岸边。据查问当地的老百姓说,目前正是汛期,河深不能涉渡。刘伯承亲自坐上小船,用竹杆测量河深,发现完全可以涉渡。当全军渡过淮河后,上游洪峰已下,敌追兵被洪峰阻拦,只得望河兴叹。
就这样,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胜利完成了千里跃进的任务,于8月末先后进入大别山区。
大别山是国民党军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晋冀鲁豫野战军占了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蒋介石极为恐慌,严令23个旅跟过淮河,尾随晋冀鲁豫野战军进行追击,妄图乘晋冀鲁豫野战军立足未稳,夺下这块战略要地。
大别山的斗争是艰巨的。毛泽东曾就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大别山的前途作了三个估计: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并指示部队要从最困难方面着想,争取最好的前途。
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心按照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用大量歼敌和发动群众的基本方针来打开局面。在军事上,则根据“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原则,应敌变化,灵活地实行集结与分遣,趋利避害,机动制敌,开始了战略展开三个回合的斗争。
第一个回合是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初步创立根据地。8月27日,刘伯承、邓小平作出了战略展开的部署,命令第三纵队和第六纵队向大别山两翼行动,一个到皖西,一个到鄂东;他们则率第一、二纵队在大别山北麓牵制敌人,掩护展开。随后,把全区划分为豫东南、鄂皖、皖西、鄂东等四个工作区,由各所在纵队负责开辟,还由各纵队分遣一个团和抽调一些干部开展地方工作。在9月一个月中,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大别山麓指挥第一、二纵队连续打了三仗,把敌人的主力都吸引过来,使三纵队和六纵队很快在两翼展开,乘虚广占地盘,歼灭分散之敌及地方团队,摧毁敌人政权,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初步开创了根据地。一、二纵队在担任掩护中,也抓紧时机在大别山北部展开。经过一个月的斗争,到9月底,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第二个回合是积极寻机歼敌,进一步完成战略展开。10月上旬,集结在大别山北部的敌军主力,妄图合击光山、新县地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刘伯承和邓小平以一部兵力留下佯作主力吸引和迷惑敌人,亲率主力南下,转向皖西、鄂东。首先在皖西张家店抓住了孤立之敌一个旅,集中兵力予以全歼。进入鄂东的主力,迅速实行分遣,扫荡沿途分散孤立之敌守备部队和地方反动武装,连克长江北岸的团风、浠水、广济、英山、武穴等城镇。第三纵队于张家店战斗后,也进至长江北岸的望江地区。至此,晋冀鲁豫野战军控制了长江北岸达三百余里,威震大江南北。蒋介石唯恐刘邓部队渡过长江突入江南纵深,因此除慌令九江守军赶赴鄂东增援外,急令原在鄂东的一个整编师另一个旅进行追截,阻止刘邓部队渡江。刘伯承抓住敌孤军深入的有利战机,部署了高山铺战役,决心吃掉这股敌人。他对参谋人员形象地说:“蒋介石的5个步兵团,真是送上门的大块肉。还是我们四川人称呼的‘臀尖肉’啊! 我们是吃定了。”[1] 他以十个旅的兵力兼程作向心集结,在高山铺聚歼了这股敌人。这时候,挺进到豫皖苏地区的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大军和挺进到豫西的陈赓兵团,也已胜利展开。至此,三军在中原的“品”字形阵势已经形成。第二个回合的斗争又取得了胜利。
第三个回合是把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相互配合起来,实施战略再展开,粉碎敌人对大别山的围攻。从11月下旬起,蒋介石把用于大别山的兵力增加到33个旅,由国防部部长白崇禧亲自指挥,对刘邓野战军进行全面围攻。刘伯承和邓小平总揽全局,坚决把敌军重兵吸引在自己周围,以利于共同出击的陈粟大军和陈赓兵团大量歼敌,以利于全国其他战场发展进攻。
刘伯承和邓小平为了粉碎敌重兵围攻,采取了内线和外线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刘伯承率领第一纵队转到淮西区展开,另两个新调来的第十纵队、第十二纵队分别到桐柏、江汉地区展开,进行外线作战;邓小平指挥第二、三、六等三个纵队和军区部队、人民武装相配合,坚持内线作战。刘伯承率野战军司令部机关在向淮西转移的过程中,于12月14日夜在光山县北向店与敌不期遭遇。他凭着素有的警觉首先发现了敌人,随即迅速脱离,待敌人发觉为时已晚。
经过三个回合的斗争,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大别山站住了脚,争取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前途估计中的最好的前途,把战线一下从黄河推到了长江,完成了战略突击队的光荣任务。

[1] 《星火燎原》第9集,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第45页。
[1] 柯岗等:《刘伯承中原逐鹿》第90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35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