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廖仲恺·国共联合战线的主脑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03 评论:0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离广州北上。行前,他任命胡汉民为代理大元帅,谭延闿为北伐联军总司令,廖仲恺为所有党军及各个军官学校和讲武堂的党代表、大元帅大本营参议、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这样,连同廖仲恺原来担任的职务,同时担任了九个重要职务。

1925年2月初,孙中山在北京病重。廖仲恺得知后,致电北京,拟入京侍疾。孙中山立即复电阻止:“广东不可一日无仲恺。”[1] 这表明,在广东革命根据地当时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廖仲恺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消息传到广东,廖仲恺正在汕头棉湖前线指挥黄埔军作战。他惊闻噩耗,极为悲痛,于3月22日与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蒋介石联名发表通电,声明“谨遵总理遗志,继续努力革命。”4月6日,廖仲恺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73次会议,通过他所提出的建立党军案;随即以黄埔军校教导第一、第二团为基础,成立了国民党党军。廖仲恺任党军代表、蒋介石任党军司令官。廖仲恺还主持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反对唐继尧就任副元帅职案”。接着,他积极筹划讨伐勾结唐继尧的杨希闵、刘震寰的战争。

在是否讨伐杨希闵、刘震寰的问题上,廖仲恺和代理大元帅胡汉民发生了分歧。廖仲恺主张用武力消灭杨、刘,胡汉民则主张杨、刘在反唐继尧的宣言上签字,革命政府与杨、刘妥协。

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敦促廖仲恺等国民党左派下决心消灭杨、刘叛军,并公开揭露胡汉民的妥协行径。罗亦农在《向导》上发表文章指出:“至于胡汉民,原本与许崇智意见不合,与其他国民党各有实力的首领的意见又未见纯然融洽,不无恐怕军阀纯然肃清以后,许廖蒋提出改组大本营,难被推为政府首脑,因而想留一部分反动军队的力量,保存现有地位的嫌疑。”[2]

当廖仲恺、苏联顾问加伦再次与胡汉民讨论讨伐杨、刘的问题时,胡汉民还是主张调和,最后,廖仲恺与加伦提出,这一问题必须同在汕头的军事部部长许崇智、党军司令官蒋介石商量再做决定,胡汉民只好。答应。在赴汕头前,加伦与廖仲恺商定,必须造成回师广州讨伐杨、刘的事实,使胡不得不与杨、刘决裂[1]。1925年4月28日,廖仲恺、加伦、许崇智、蒋介石在汕头举行会议。由于廖仲恺、加伦的努力,蒋介石、许崇智也同意回师广州讨伐杨、刘。接着,为说服掌握湘军的谭延闿出兵,廖仲恺和加伦一起几次登门拜访,谭延闿也表示愿出兵讨伐杨、刘。讨伐杨、刘的计划就这样定下来了。后来,当党军、粤军、湘军等各军节节进逼广州时,杨、刘质问胡汉民,胡也只好答称,要谋妥协须得许崇智、廖仲恺等人的同意。

在廖仲恺等为出兵讨伐杨、刘奔走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积极发动工人、农民、黄埔军校师生,大造舆论,声讨杨、刘。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和正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纷纷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唐继尧,誓为革命政府后盾。并提出了“坚决反对唐继尧和一切反革命势力”的口号,锋芒直指杨、刘叛军。6月2日,廖仲恺以国民党中央工人部部长身份,任命共产党员刘尔崧、杨殷为工人部特派员,发动粤汉、广九、广三铁路工人和广州附近轮渡工人、邮电工人同时罢工,从而使杨、刘叛军的军事运输陷于瘫痪,电讯中断。6月12日,经过激烈战斗,在党军、粤军、湘军等各军和广大工农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杨、刘叛军大部被消灭。杨希闵部第三军由惠州回援广州。因铁路工人罢工,6月14日才步行到广州近郊,当即被革命政府派兵包围缴械。至此,杨、刘叛军全军覆没。

[1] 国民党中央海外部编:《廖仲恺先生纪念号》1926年8月印第6页。
[2] 罗亦农:《形势严重下之广州政府》,《向导》周报第118期。
[1] 《加伦在中国》第169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34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