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李公朴·归国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08 评论:0

1930年10月中下旬,李公朴离开比利时乘日舰白山丸号回国。船行至中国南海时,李公朴写了《中山先生给谁气死的》一文。文章回忆他在日内瓦偶遇孙中山在广东大元帅时的总参谋长蒋作宾,向他介绍了在广州因久攻惠州不下,杨希闵、刘震寰两军阀对孙中山的指示阳奉阴违不肯用命的情形,蒋说:“总理的病以那时期所种的根为重要!”他是被号称革命的同志气死的。李公朴很有感慨地说:“物必自腐也而后虫生之”,外敌不足畏,内敌最可畏,这是任何团体失败之由来。我们要记住孙先生反复叮咛的“发扬民族的团结精神”,“唤起民众共同奋斗”,以“振兴内政,抵御外侮”,不要“各私其所私,倾轧排挤”,否则“决难脱离衰弱”的命运。否则,“无异于我们自己摧残自己,夫复何言”。[2]

11月3日,李公朴所乘船只抵达上海码头,邹韬奋和张曼筠前往迎接。邹韬奋在《生活》上发表了《记欢迎李公朴君回国》一文,盛称“李公朴为异常爱护《生活》之一人。两年前,他赴美求学,本刊即以驻美特约通讯员相托,承他于百忙中为《生活》执笔,异常勤奋,其通讯之见于本刊者夙为本刊所传诵,不必记者重为介绍。”

李公朴回国后的首要任务是积极筹办出国前所要办的《环球通讯社》,宣传民众,实现孙中山“唤起民众”的遗愿。经过几个月努力,多方奔走求援,终于筹备就绪,但国民党政府百般刁难,不予批准,终未能出版。李公朴还多次与邹韬奋、戈公振、杜重远、毕云程交谈,协助他们筹办《生活日报》,国民党政府也不批准,最后该报由邹韬奋在香港出版。

李公朴回国后的第二个任务是实现中国人团结自救的宏图。他郑重声言:中国若能“整顿政治,努力建设”,发扬民族团结精神,能卧薪尝胆地“共同奋斗”,以中国之宝藏,中国人之智力,中国之广土众民,绝对永无衰弱的道理。若自相残杀,自己把自己弄得奄奄一息,则他人不必用力来压迫我们,随便一举手、一投足,已足置我们的死命而有余[1]。当他看到蒋介石集团对内用兵,集结几十万大军发起对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进行“围剿”,对外执行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后几个月,日军侵占了东北,接着日军又发动对上海的进攻,爆发了有名的“一· 二八”抗战,但又被蒋介石破坏了,十九路军被迫撤退等事实,激忿地说,这不是自戕嘛! 如此下去,国何以为国,民何以为民?他称赞上海抗战是“中国人民未完成的杰作”,抗日战争一定能胜利[2]

在日军侵占我东北,威胁华北,进逼上海、南京的形势下,国民党统治区人心惶惶,国民政府先有迁都洛阳,复又以西安为陪都之议,国民党要人亦纷纷前往西北,大唱建设陪都、开发大西北之高调。1929年到1930年,西北诸省连续发生大旱灾,赤地数千里,饿死人数达200万,其中以陕、甘两省为尤甚。就陕西而论,灾民即逾200万,饿死者近100万,达全省l/3强,惨酷情形不堪想象。此时,李公朴也决定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前往西北,不过,他去的目的是为了考察,期望能为开发大西北真正做出贡献。[3]

1932年4月中旬,李公朴乘火车到潼关,再转坐汽车去西安。途经华阴、临潼,他都下车,参观古迹,访问农民群众。后由西安至兰州,深入西北几省广大乡镇考察,历时一月,写出了有关政权、教育、经济等多方面的报道。在5月15日写的《潼西道上》一文中,对陕西种鸦片提出忠告说:“鸦片在陕西为公卖品,价格低廉,老幼男女,无论贫富,吸者甚众,虽贫如乞丐,亦有吸烟资格。”陕西“执政者历年以来,因陕省人祸天灾之频仍,老百姓中不饿死者亦大半赤贫如洗,故政费之来源,竞籍此毒物为主要之收入。饮鸩止渴,何以异此!”[4] 李公朴的报道和文章,如实地揭示西北几省的困难和弊端,提出改进措施,唤起了社会注意。

1932年上半年,由于国民党坚持不抵抗主义,致使热河告急,华北几省已处于风声鹤唳之中,李公朴进一步认清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政策,十分气愤:“蒋介石不配作中山的继承人,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如何,需要重新探索。”[1]

[2] 《中山先生给谁气死的》,《李公朴文集》,第67页。
[1] 《中山先生给谁气死的》,《李公朴文集》第68页。
[2] 1932年1月李公朴在上海中国青年会上盼演说。
[3] 《记欢迎李公朴君回国》,《李公朴文集》第73页。
[4] 《潼西道上》,《李公朴文集》第79页。
[1] 《李公朴文集》第68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33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