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李公朴·奔赴延安和敌后战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22 评论:0

在周恩来的支持下,李公朴偕夫人张曼筠于1938年10月离开武汉,经重庆、成都、西安,11月24日抵达延安。在延安,李公朴参观了抗大、鲁艺、边中附小,以及各种民众组织和军政机关,感到延安民众组织严密,有男女自卫军、少先队、农救会、商救会、妇救会、青救会、文协会等,各组织的工作表现得非常活跃。他称赞边区的村长、乡长、县长,都是由民众根据民主原则,采取真正的民主选举方式选举产生的,他们“和群众打成一片”,“同民众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按照民众的需要和困难进行工作”,是“新民之官”。

李公朴还访问、调查了延安农业生产和军政民情,了解到这里过去的生产非常落后,种田不用肥料,田内的野草也不拔,很不讲究垦植技术。自从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后,领导教育民众施肥、拔草,发动军队帮助春耕、秋收、开荒,改善生产技术;边区政府还帮助人民发展畜牧业和各类手工业,相当好地解决了陕北农民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边区的司法管理、文化教育、行政、民运等方面也都很有成绩。目睹这一切,李公朴很受感动。他认为延安同国民党统治地区比较,完全是两个世界,它“可供全国选择的地方很多”,应当设法“推广到其他地方去”。他说,有人说延安是革命的圣地,的确,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青年男妇,真像朝圣一样,“顶礼膜拜”。这是象征一种人类的希望。它不仅是革命圣地,还是革命的摇篮。因为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都在这里得到孕育、成长,然后又到四面八方去发展壮大。延安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是至为深远的[1]

李公朴在延安受到毛泽东的多次接见。毛泽东第一次接见李公朴时说:“延安是一个抗日的实验区,一切都在试验中进行工作,既无什么神秘的、了不得的好处,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坏处。”[2] 毛泽东还亲自到李公朴住的窑洞看望他们夫妇,为张曼筠所画的长城图题词。张曼筠几次被感动得落泪。李公朴说:我们像个流浪子一样,到处漂流,只有现在才找到自己的家。

在延安,李公朴住的窑洞靠近冼星海的住处,冼星海谱曲唱歌时,李公朴也放下笔随之和唱。有时,他用粗大嗓门独唱“黄河颂”或“家家户户种田忙”,可见他的心情极其愉快。李公朴在延安还有些老朋友,如艾思奇、柯仲平、高士其等,常在一起交谈。他对延安的民众组织、民众教育,对八路军的抗战精神,赞不绝口。李公朴原计划写一本《革命的摇篮——延安》的书,后因他收集的大量素材,在成都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所谓“抢米风潮”中丢失了,只留下个提纲,他深感惋惜。

1938年底,李公朴等离开延安向晋西进发,经宜川渡过黄河至吉县。在那里,他会见了山西许多高级将领,参加了在井圪塔村惨遭日本侵略军屠杀的“二八”烈士追悼会,并应县长的请求,为“二八”烈士写了近千言的碑文。碑文最后指出:“后方当局与民众,应更加警惕,接受此次血的教训,加强民众的武装自卫工作,充分发挥民众集体力量,保证抗战最后胜利,则诸烈士之死,就有造于民族之永生了。”[1] 因河防战争紧张,李公朴等在吉县未能久留,又退回河西宜川桑柏。1939年1月15日,晋西战局好转,李公朴等再渡黄河进入山西。这次在山西,实地考察了四个多月,到过襄陵、汾城、临汾、乡宁、吉县,了解牺牲救国同盟会、民族革命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决死队、国民、民兵军官教导团、随营学校、新军、政权建设、国民教育。工运、农运、妇运等情况,还参与新军和游击队的一些活动,访问了一些穷困农民。同年3月,他写出了《走上胜利之路的山西》一书,高度评价了山西在军事、政治、教育、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上的进步。山西地处抗战前沿,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山西的统治者阎锡山先于蒋介石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统一战线。中共派薄一波等一批共产党人对山西做统战工作,推动山西当局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给予人民一些民主自由,在军事、政治、教育诸方面都有些改革。李公朴未能预计到阎锡山很快改变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主张,他在书中欢呼的“黄河之水,正泛滥着民族革命的狂潮;太行山峰已高举起抗战胜利的旗帜”之形势,不久就因阎锡山的投降反共而烟消云散,他提出的“我们跟着这条‘胜利之路’更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吧”[2] 的期望,自然成了泡影。

1939年5月,李公朴回到延安。他向中共中央报告了他考察西北的见闻,提出组织抗战建国教学团的建议。他希望这个教学团把抗战教育和发动群众结合起来,把形势宣传和文化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以较少的人力和物力,传播更多的抗战教育的种子。它既是流动学校,又是上门先生,登门传授艺术。李公朴的这些想法,立即得到毛泽东的赞同。他指示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中央军委,按照李公朴的要求,从抗大和鲁艺抽调干部和艺术人员,并配备后勤和警卫工作人员,组成抗战建国教学团,并要罗瑞卿通知华北敌后根据地的领导人,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个团的工作。

6月15日,李公朴率抗战建国教学团从延安出发。行前,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接见了他们。金城、续范亭以及文化界许多朋友送他们上车。续范亭临别赠诗一道:“吴蜀同心破曹瞒,周郎意气要争先;欲收赤壁鏖兵效,还凭子敬苦周旋。”李公朴确也曾以鲁子敬自居,续范亭这首诗深深地扣中了他的心弦。他在以后工作之余,经常同友人谈论这首诗,对这首诗充满了深情的回味。

李公朴率队经绥德、神木跨过黄河,到达晋西北的兴县。兴县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山城,晋西北军政民运工作的中心,晋西北最高军事指挥官驻地。山西省政府办事处和牺盟总办事处以及晋西北的青联、妇联和农联也都设在这里。这里迫切需要艺术干部,在各抗日团体的要求下,决定开办兴县各界抗战艺术研究班。在兴县的各机关、团体和驻军的艺术干部、文化娱乐工作干部、政治干部许多人参加了这个班的学习。研究班开设的课程有“抗战文艺理论”、“墙报旧形式和小形式”、“通讯和报告文学”、“剧作法”、“表演术”、“舞台装置和化妆”、“美术理论”、“漫画和木刻的作法”、“标语写法”、“识谱”、“练声和指挥”等11门课。这个班结束后,教学团又应青年团的邀请,开办了一个艺术班和专为政治工作人员开办的训练班,还在兴县开办了临时的流动图书馆。抗战建国教学团在兴县工作了两个多月,培训了大批文艺干部。

此后,李公朴等离开兴县到岢岚县,为驻岢岚县的机关开办了一个艺训队。艺训队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教、学、作、用”的统一。一般是上午讲课,下午实践。开课以来,出刊了六期内容丰富的墙报,五期内容充实的《抗战画报》,开了四次晚会,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公演。在艺训队所在地岢岚西豺峪方圆30里的要道处贴满了诗歌、小型传单和抗战画报。城关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艺训队的歌声和慷慨激昂的讲演。街头剧、杂技、舞蹈等宣传活动,轰动了附近的民众。

1939年10月28日,李公朴及其教学团一行10余人,在警卫部队的护送下,冲过了同蒲路封锁线,连跑带走不停地行进了2000余里路,进入了晋察冀边区境界——阜平。在那里,赶上参加晋察冀军区成立二周年纪念大会。会后不久,遇日军“扫荡”,李公朴率领教学团又翻越太行山,连夜急行军,终于脱离敌军的包围圈,到达晋东北。在晋东北,李公朴等参观、考察了五台、盂县、定襄等县的工作,听了繁峙、代县、忻县、崞县等县领导人的汇报,慰问了在阜平偏僻山村的后方医院的伤员,参加了晋东北各县救灾工作。还应晋察冀边区政府邀请,顺着滹沱河流,赶去参加边区政府行政委员会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途中又参观了平山县。旧历年过后,李公朴等向东进发,沿途参观考察了涞源、涿县、房山、良乡和宛平诸县,还化装到北平外围敌占区,做了三天的考察。

1940年3月,李公朴一行在平西反“扫荡”战火中,取道紫荆关折返冀西,途中访问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冀西各专署、第三分区,参观考察了易县、满城、曲阳、唐县、定县,完成了《我们的工作在晋西北》、《不断在战斗中》、《在雪的太行山里》、《晋察冀的救灾斗争》、《民主政府抚育下的五台》、《没有汉奸的定襄》等篇通讯的写作。5月4日,李公朴等在第四军分区派部队护送下,通过了正太路封锁线,离开晋察冀边区到达晋东南地区。

李公朴等在晋察冀历时六个多月,考察15个县500余村庄,遍访军政民各界,出席了许多会议,收集到抗日根据地各方面的资料,写出了近10万字的长篇通讯——《华北敌后——晋察冀》,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全面抗战路线和他们为民族解放的献身精神,高度赞扬华北抗日根据地取得的巨大成就,预示“中华民族行将吹送出解放胜利的号角,在华北,新生的中国,在战斗的血流里,已绽出灿烂之花”[1]。他把建立新中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敌后根据地上。

李公朴在晋东南拜会第十八集团军彭德怀副总司令,计划1941年春去华中抗日根据地考察访问。为此,彭德怀已派左邱阳先行,为李公朴访问做准备工作。但因皖南事变发生,沈钧儒又急电李公朴到重庆商谈计拟成立民主政团同盟事,李公朴只得取消原行动计划转回重庆了。

[1] 《革命的摇篮——延安》,《李公朴文集》,第337,349页。
[2] 《革命的摇篮——延安》,《李公朴文集》,第337,349页。
[1] 《两渡黄河》,《李公朴文集》,第353页。
[2] 《走上胜利之路的山西》,《李公朴文集》,第534页。
[1] 《华北敌后——晋察冀》,《李公朴文集》,第707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32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