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孔繁森·再赴西藏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15 评论:0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援藏干部,认为孔繁森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的经验,便准备让他再次赴藏并担任山东赴藏干部的领队。当省委组织部门领导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犹豫一会儿,但还是作出果断的回答:“谢谢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我是党的干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其实,按他家的实际情况,他是离不开的。妻子王庆芝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正在上学,88岁的老母生活不能自理,自己的身体远不如前。孔繁森真不知道该怎样向妻子开口。

孔繁森对妻子说:“庆芝,组织上又安排我进藏了……我欠你的太多了,等我从西藏回来,一定加倍补偿。”[1] 王庆芝支持孔繁森的意愿说:“你年龄也不小了,一个人出门在外,可得好好保重身体啊!”

临行之前,孔繁森轻轻地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对母亲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几条河。”老母抚摸着儿子的头说:“不走行吗?”孔繁森说:“不行啊,娘,咱们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母亲对儿子说:“那就去吧,俺知道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些干粮、衣裳,路上别喝凉水……。”

1988年10月7日,聊城地区行署大门口,老领导、老同事、亲朋好友前来为孔繁森送行。当孔繁森最后离开母亲走出房门的一刹那,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在母亲的面前说:“娘,儿子走啦,要过好长时间才能回来看你,你要多保重啊!”[1]

26日,孔繁森从成都启程第二次踏上西藏高原。这次赴藏他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上任四个月的时间,他跑遍了拉萨市所有的县、区、乡,访问了上百所学校、十几所医院和48个敬老院、福利院。

尼木县是离拉萨最远的一个县,孔繁森听说这个县卡如乡泽南村有一所仅有一名教师和16名学生的村办小学。这名女教师家境贫寒,四个孩子无人照管,但她不顾这些,每天坚持跑两三里山路到学校上课。孔繁森听后很受感动,决定到泽南村小学看望这位女教师和她的学生。

去泽南村要翻过一座海拔四千五百多米的高山,车到山前,随行的同志看到拔地而起的高山,山头上还有片片积雪,对孔繁森说:“回去吧!孔市长,这路没法走!”孔繁森说:“怎么可以打退堂鼓呢?车子不能走还有两条腿,腿不够用还有一双手呢!”随后,孔繁森手脚并用地向山上爬去。爬了一会儿,孔繁森脸色发青,嘴唇发紫,这是体内缺氧所致。又有同志劝孔繁森,身体吃不消,还是回去吧。孔繁森想:我们的女教师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为党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我作为一名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连看望她的困难都不能克服吗?他说:“这路再难走也要去。我们是代表拉萨市政府,代表拉萨市党组织啊!”孔繁森咬紧牙关,鼓起勇气,最终翻过大山来到泽南小学。当随行人员向女教师介绍孔市长专程来看她时,女教师感动得热泪盈眶,用夹杂着汉藏两种语言的话说:“孔市长,吐吉切(谢谢)!”孔繁森说:“阿佳拉(大姐),我代表政府看你来了,感谢你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看到女教师的穿着单薄破旧,抱歉地说:“来的仓促,没有给你带什么礼品,只给学生们带了点学习用品……。”

孔繁森对随行人员说:“多么好的老师,多么高的责任感啊!这种无私奉献、忠诚教育的敬业精神多么难能可贵。只要有这么一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人任教,尼木县的教育很有希望。资金再困难,也要把这所学校改建好。”阿佳拉说:“感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我一定安心山区的教育工作,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不辜负领导的期望。”[2]

1989年7月,王庆芝带着小女儿玲玲到西藏拉萨探亲。孔繁森见到妻子、女儿很高兴,答应明天带她们逛帕阔街,看布达拉宫。可是两个星期过去,孔繁森不是忙开会,就是下乡深入基层,却把母女俩扔在家里。女儿生气了,孔繁森就让市保险公司副经理杨书春(山东聊城人,与孔繁森既是老乡,又是朋友)带她们去转一转。杨书春一边答应,一边埋怨道:“三嫂子这么远来看你,你再忙也得陪人家玩几天嘛!”。孔繁森说:“我今天到墨竹工卡子贡乡看望两位孤寡老人,前些天,下乡时我答应过他们。”经过商量,孔繁森征得王庆芝同意,让杨书春开车带着她们一块儿到墨竹工卡,领略一下西藏风光。孔繁森到商店买了些点心、饼干、罐头、水果等,乘车到波拉、姆拉两位孤寡老人家。两位老人拉着孔繁森的手说:“我说孔市长要来,一定会来,这不来了!”孔繁森看到两位老人衣服单薄破烂,波拉赤着脚,连双袜子都没有,就把自己的褂子、袜子脱下来给老人穿上。他对王庆芝说:“庆芝,把你这件外套送给姆拉吧!这件颜色太老不赶‘时髦’了。回去,我给你买件好的!”

又是一个星期天,王庆芝和女儿玲玲心想,来了三个星期了,还没有领俺逛逛拉萨,这次该兑现了吧!可是星期天一起床,孔繁森便和王庆芝一块忙起来,又是剁肉,又是切菜,一连蒸了两锅大包子和一锅馒头。孔繁森借了三辆自行车,一家三人骑车到堆龙德庆敬老院看望敬老院的老人。王庆芝和女儿进藏一月有余,孔繁森没陪他们逛一次拉萨。

一个星期天,孔繁森身背小药箱,自行车上挂着大包小包的水果和食品,来到拉萨市福利院。见到福利院新来的院长巴桑,孔繁森对他说:“我陪这些老人过个星期天,你新来乍到,工作上有困难,可以告诉我。”孔繁森让巴桑把水果和食品分给老人,然后,背着小药箱进屋给老人查病。他发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波拉,名叫贡觉,是个盲人,被褥和衣服都很脏。孔繁森立即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毛裤,送给老人,帮助老人脱下衣服,找来脸盆,便在院子里的水管旁洗起来。巴桑对孔繁森说:“孔市长,你不要洗,我们来洗!”孔繁森说:“不,我来洗,你们去照管别的老人吧!”孔繁森一边搓洗,一边对桑巴说:“党的恩情,党的温暖,这些字眼不能只挂在嘴上,要靠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孔繁森在福利院忙了一个上午,临走时,对巴桑讲:“我该回去了,工作上有困难尽管找我,我的电话是39678,你记下来。”过了几天,巴桑给孔繁森打电话,说福利院又增添了31位老人,都是从乡下来的,还没有办户口,粮食局不给平价粮食,请帮助解决。孔繁森帮助他们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1989年冬,孔繁森下乡遇车祸,身负重伤,生命垂危,西藏军区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奋战十几个昼夜,才把他从死神身边拉回来。在医生建议下,组织上决定让孔繁森到济南继续治疗。临行前,他依然惦记着尼木县小学教室换玻璃、卡若乡制南小学的搬迁、堆龙德庆敬老院旺姆老人治病等事。拉萨市长洛桑格珠,知道他的伤势严重,对他说:“老孔,你必须马上回内地去,我已安排人去买机票,明天就走。”第二天,市政府和部门的领导前来送行。群众赞叹地说:“孔市长真是个干工作不要命的人啊!”

孔繁森在济南住院治疗期间,医生告诫他说:“你现在不到50岁,但你的大脑发生萎缩,必须治疗,尽快康复!”由于他时刻惦念着工作,对前来看望他的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克玉说:“你也对医生说说,我回拉萨边治疗边工作,那里的领导少,需要我啊!”正值孔繁森住院期间,孔繁森的妻子王庆芝因患肝炎病住进济南传染病院。孔繁森离开医院,到市内一位老朋友家里,亲手炖了一小锅鸡肉,用饭盒送到王庆芝的病床前,一口口地喂妻子,说道:“庆芝,你别埋怨我,我要回西藏去。”王庆芝坚强地说:“你去吧,我的病会好的。你一个人出门在外,可要照顾好自己。”孔繁森告别妻子,离开济南,回到拉萨。

1990年夏,孔繁森下乡发现墨竹工卡县续迈乡农牧民大都患有大骨节病,有的村有六七十个比较严重的病人。患者有老人、孩子、妇女,也有青壮年,有的腰椎变形,有的下肢萎缩,爬着走路,还有的瘫痪在床。得病的原因是这个地区水质含有大量的氟。孔繁森心急如焚,他说:“解放四十多年了,西藏民主改革也三十多年了,还未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问题,我们这些当官的心中有愧呀!”“为官一任,如不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解决几个问题,就对不起党组织的重托。”[1]

他带领财政局、民政局、卫生局等有关领导,深入续迈乡调查研究,就地确定了解决方案:立即组织卫生部门化验水质;由水利部门组织勘察新水源;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全部搬迁;由财政部门筹集搬迁费、打井款项。孔繁森起草了《续迈乡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方案》。自治区根据孔繁森起草的这个方案进行研究,拨款19万元,彻底解决了这个地区几十年未解决的问题。

1990年5月23日,孔繁森参加民主评议党员的会议。他在发言中谈到自己对人生最大幸福的看法。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组织信任,群众拥护,工作胜任,能为他人解决点困难和痛苦。他说我能两次进藏,帮助西藏同胞做些工作,心里感到由衷的幸福。[1]

1990年秋,孔繁森带领拉萨市教育工作组,到内地的西藏藏族中学进行考察。为了凑足给学生买礼品的钱,他到医院以“三木”的化名卖了300升鲜血。

1991年,数九寒冬的拉萨,孔繁森来到堆龙德庆县敬老院。看望这里的老人。他推开旺姆老人的门时,老人正在上气不接下气的咳嗽。孔繁森忙着打开自己的小药箱,给老人喂药。旺姆对孔繁森说:“菩萨,活菩萨!”孔繁森说:“姆拉,我不是菩萨,是共产党派来的干部!”离开旺姆老人又走进穷宗老人的小屋。穷宗是个哑巴,已经七十多岁了,上身穿着一件破旧的绒衣,用被子包着脚坐在床上。孔繁森坐在她的床边,发现老人的鞋是一双没有后跟的破胶鞋,脚被冻得又红又肿。孔繁森下地点火烧水,给老人洗脚,涂上冻疮膏,用布包好。孔繁森回到家里,将自己的一双新棉鞋让公务员给穷宗老人送去。孔繁森对公务员说:“每当我看到这些孤寡老人,就像见到了我远在家乡的老母亲,孝敬好这些老人,也就是为我的老母亲尽孝了。”秀宗老人接过这双新棉鞋,伸着大拇指啊啊地哭了。[2]

孔繁森在日记中说:“看看群众生活,听听群众话语,我自辗转反侧,虽是深夜,却难以入睡,心情沉重。中央三令五申,天天讲勤政为民,我们做的,离中央的要求差之甚远,需要不断努力,千万不能满足于现状。”“‘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古人言之有理,我们不为民解忧,何以言公仆!”[3]

1992年夏季的一天,尼木、墨竹工卡、当雄三个县发生了强烈地震。孔繁森闻讯,同民政局长群旦带人赶赴灾区。他们赶到尼木县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他立即召开县委、县政府紧急会议,部署抗震救灾事宜:连夜组织检查组和医疗队分赴各受灾区查看灾情;迅速组织农牧民撤离;立即筹备抗震物资,及早送往灾区。开完会,孔繁森冒雨赶往灾区,在通往朋岗乡的路上,大雨肆虐,引发了泥石流,汽车陷入半米多深的泥石浆里。孔繁森第一个跳下车,同大家用力推车,折腾半天,才把吉普车从泥石浆中拖出来。赶到朋岗乡,已是第二天的黎明时分。一连七天,孔繁森日夜奔波在三个县16个受灾乡的现场。在这次救灾中,孔繁森收养了三个失去父母的孤儿,一个叫曲尼11岁,一个叫曲印 7岁,一个叫贡桑才4岁。他带他们回拉萨住所,亲自照料他们的生活。

[1] 刘建国、陈霞:《雪域暖送人》第35页。
[1] 刘建国、陈霞:《雪域送暖人》第28页。
[2] 蒋明安:《和孔市长在一起工作的日子里》,《同在高原——怀念孔繁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73、74页。
[1] 《同在高原——怀念孔繁森》第68页。
[1] 《孔繁森札记》第10页。
[2] 刘建国、陈霞:《雪域送暖人》第60页。
[3] 《孔繁荣札记》第13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17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