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董振堂·为了红五军团的成长壮大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12 评论:0

起义队伍向宁都东南的彭湃县前进。苏区的老百姓,提壶携浆,在村口路旁欢迎招待。到了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固厚圩,国共合作时的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部长、著名共产党人刘伯坚,领着儿童团在村口迎接。

当天晚上,部队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出了《原国民党二十六路军于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宣言》(又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宣言》)。这份长达三千余字的宣言,表示了原二十六路军全体官兵,宁都起义后“永远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挥,永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实行土地革命,打倒国民党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完成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统一”的决心;沉痛地控诉了国民党军阀的沉重压迫;热切地号召一切白军官兵“掉转枪口”,“站到苏维埃这边来!”宣言最后的署名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副指挥兼十三军军长董振堂、十四军军长赵博生、十五军军长黄仲岳、全体指挥员战斗员。

12月16日上午,刘伯坚代表中央军委,向全体起义官兵宣布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命令,并颁发了委任状。接着,部队开到石城县的秋溪、龙岗、横江一带进行改编。

原二十六路军七十三旅改编成红五军团第十三军后,在龙岗圩整顿。12月下旬,部队的党组织召开支部会。十三军第一任政委旷珠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支部书记李青云首先报告了宁都起义的经过。然后,一致讨论通过了董振堂的入党问题,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在部队进行整编和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董振堂特别能够以身作则,并经常深入连队进行检查。他最关心部队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执行情况,常去警卫队检查询问:“干部有没有打骂战士的?”“有没有打骂老百姓的?”“有没有拿老百姓东西的?”查询之后,他就教育干部注意向老红军中派来的政治干部学习。董振堂本人,就是虚心向红军政治干部学习的模范。

起义四个月之后,为了把十三军办成红五军团的先进典型,把十四、十五军带起来,军委调何长工任十三军政委,并嘱咐何长工,到十三军后,抓紧研究批复董振堂的入党问题。

军委派何长工到十三军后,董振堂觉得何长工很正派,有学问,有很多实战经验,所以,非常尊重他。无论是下去检查工作,还是开干部会、士兵会,总是让政委先讲。回到军部,又请何长工介绍红军如何练兵,怎么打仗。何长工觉得,董振堂虽然出身于旧军人,但本质纯正,缄默少言,很有上进心。因此,两人关系融洽,相处很好。

老红军的传统和经验,经过各种渠道灌输下去以后,十三军改造得很快,各项工作都走在十四、十五军的前面。十四、十五军经常派人到十三军座谈,交流经验,董振堂、何长工毫无保留地把改造十三军的经验告诉他们。

董振堂并不以十三军的先进为满足,他经常带着十三军各级干部,到一、三军团和中央各机关参观学习。毛泽东、项英等亲自接见他们,并同他们亲切谈话[1]。到一军团参观之后,他亲自撰写了《模范的红五军团》[2] 一文,介绍老红军的情况。回到十三军,他就照着老红军的样子做。

起义之后,董振堂学习的愿望更强烈了。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12点以后。他不担抓紧学习,还经常言传身教,培养自己的下级。要带兵,首先要爱兵。这是董振堂的一贯思想。他当红军将领后,对兵士更是视如手足。凡是和他相处过的同志,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全都被他的爱兵精神所感动。当时,部队的干部战士有这样一个深刻印象:如果董军长的棉衣穿上了,就说明部队的棉衣都穿齐了;如果董军长的棉衣还没有穿上,那就说明部队还有人没穿上棉衣。

[1] 访问高志中、蒋跃德记录。
[1] 《红色中华》1932年1月13日。
[2]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第58期及1933年9月3日《红星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gong/2022121416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