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知识百科

什么是《哲学·韩非子》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2日 阅读:161 评论:0

中国战国时期韩非(约前280~前233)着。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是思想家、哲学家、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曾与李斯同为荀况的弟子。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实行变法,未被采纳。前233年,韩非出使秦国,尚未得秦王重用,便遭李斯、姚贾馋陷,被毒死狱中。《韩非子》一书,共55篇。除极少几篇疑为伪作外,其他均为韩非自着。作者发展了前期法家商鞅的重法、申不害的重术、慎到的重势的思想,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制思想。作者法治理论的提出,是以其“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五蠹》)的社会发展观、“人民众而货财寡”(《五蠹》)的人口论、人皆利己“自为”的伦理道德观为依据和出发点的。作者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五蠹》)。因此,要治理好国家,就应“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能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但又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将道德与法律对立起来,否定道德的作用。韩非的法制思想为秦始皇所采用,并影响于中国2000多年的整个封建社会。《韩非子》一书中的哲学思想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是天地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据,是客观规律。作者认为鬼神是不存在的。二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要认识客观外界的情况,必须运用人的各种感官;要判断人们的言论、观点是否正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效果进行验证。三是朴素的辩证法。作者在《难一》《难势》中两次提到的矛和盾的故事,正是哲学上矛盾一词的来源。作者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充满着矛盾,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转化。但强调矛盾对立面不可调合,把斗争绝对化。书中还讨论了形名逻辑方面的问题,是先秦逻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较流行的注释本有清代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近人有中华书局出版的梁启雄的《韩非子浅解》、陈奇猷的《韩非子集释》。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ishibk/2023013465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